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 > 第129章 以我的名义,嘉奖汉卿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9章 以我的名义,嘉奖汉卿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张学良的专列在晨曦微露时驶离了上海站,如同来时一样隐秘。

月台上,张宗兴(钟先生)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渐亮的天光中,但他的心却并未感到轻松。少帅虽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心稳坐北平,静观其变,可南京那潭浑水,一旦搅动,又岂是那么容易平息?涟漪终将扩散至全国。

数日后,南京,黄埔路官邸。

蒋介石的脸色阴沉。他刚刚收到张学良从北平发来的通电。

电文措辞恳切,大谈“维护党国统一”、“避免内部阋墙”、“一切以党国大局为重”,并表示东北军“谨守防区,严防外侮”,呼吁各方“通过党内协商解决分歧”。

通篇下来,看似拥护中央,实则未对胡汉民作任何指责,更未承诺一兵一卒的军事支持。

“滑头!十足的滑头!”蒋介石将电文重重拍在桌上,声音冰冷,

“他张学良是打定主意作壁上观,要看我和胡汉民的好戏了!”

一旁的陈布雷推了推眼镜,小心翼翼道:

“校长,汉卿此举,虽未明确支持,但也未倒向胡汉民一方。眼下稳住他,不让他被胡汉民拉过去,已是上策。至少,华北暂无后顾之忧。”

“后顾之忧?”蒋介石冷哼一声,

“他现在是坐山观虎斗,等着我们两败俱伤!”

“还有那些从日本回来的学生,一个个眼高于顶,张口闭口‘武士道’、‘彻底清党’,胡汉民把他们当枪使,殊不知是引狼入室!”

他烦躁地踱步。胡汉民以“扞卫约法”、“反对军事独裁”为名,联合党内粤籍元老及部分西山会议派残余,在立法院和监察院频频发难,指责他“以军干政”、“破坏训政”。

更麻烦的是,那些留日归来的少壮派军官,如潘佑强、滕杰等人,思想激进,主张效仿日本,建立绝对权威的军政府,对蒋介石的“温和”与“权术”颇多不满,这股力量被胡汉民利用,形成了党内一股不容小觑的“极右”压力。

“给北平发电,”蒋介石停下脚步,命令道,

“以我的名义,嘉奖汉卿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同时,提醒他注意日本关东军动向,华北防务,至关重要,切不可懈怠。”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另外,让我们的人,盯紧胡汉民和那些‘士官系’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们与北方,与广州,乃至与日本方面的任何接触!”

“是!”

就在蒋介石加紧布局的同时,广州,胡汉民的临时寓所内,也是暗流涌动。

古应芬、邓泽如等粤籍元老围坐一堂,气氛凝重。

“展堂兄,张学良的通电,态度暧昧,看来是指望不上了。”古应芬叹了口气。

胡汉民穿着长衫,面容清癯,眼神却依旧锐利。他捋了捋胡须,沉声道:

“张学良坐拥东北军,首鼠两端,不足为奇。我们本也未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他。关键在于‘理’和‘势’!”他提高了声调,

“蒋介石破坏约法,专横独裁,此为失‘理’!我们联合党内同志,高举护法旗帜,顺应民心,此乃得‘势’!只要我们将事情闹大,闹到全国舆论沸腾,闹到国际社会关注,他蒋介石难道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我们这些党国元老动武不成?”

“可是,蒋手握军权……”邓泽如仍有疑虑。

“军权?”胡汉民冷笑一声,

“他敢动用军队镇压党内同志?那他就是自绝于党国!况且,我们手里,也不是完全没有力量。”他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意有所指。

那些聚集在他身边的“士官系”少壮军官,以及部分对蒋不满的地方实力派,便是他的底气所在。

“潘佑强、滕杰他们联络得如何了?”胡汉民问。

“他们已经秘密串联了一批同志,决心拥护先生,肃清党内‘妥协分子’。”一个心腹低声汇报。

“好!”胡汉民眼中闪过一道光,“让他们做好准备。我们要在南京,在立法院,在舆论场上,向蒋介石发起全面的进攻!看他能撑到几时!”

……

就在南京与广州暗战正酣之际,上海,“仙乐门”顶层密室。

张宗兴听着“账房”汇报从各方渠道汇总来的情报,眉头紧锁。

“兴爷,南京方面,双方剑拔弩张,蒋先生调集了嫡系部队在京畿一带布防,胡汉民派则在鼓动学生和商会团体,准备发起请愿示威。”

“广州那边,古应芬等人也在积极联络各地党部,寻求支持。还有……日本方面,‘梅机关’和黑龙会的人活动异常频繁,似乎对这场内斗极为感兴趣。”

张宗兴点了点头,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他更关心的是那些“士官系”军官。

“那些留日回来的少壮派,查清楚他们的底细和具体动向了吗?”

“正在查。”阿明接口道,“这些人大多出身黄埔前期,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后,思想变得极为激进,推崇武力统一和铁腕统治。”

“他们现在大多在中央军校、参谋本部或一些精锐部队担任中下级职务,能量不容小觑。他们似乎……和日本驻华武官影佐祯昭等人,有过一些私下接触。”

“影佐祯昭……”张宗兴默念着这个名字,眼神冰冷。这个老对手,果然无处不在,善于利用中国的内部矛盾。

“通知我们的人,严密监视这些‘士官系’军官,尤其是他们与日本人的往来。同时,提醒杜先生,注意租界内的日本人动向,防止他们趁机搞破坏,或者……浑水摸鱼。”

“明白!”

处理完这些事务,张宗兴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繁华的街景。

赵铁锤的伤势恢复得不错,小野寺樱也渐渐适应了上海的生活,她那份对中国文化的真诚热爱,甚至让负责看守她的弟兄们都放松了些许警惕。

这或许是这乱世中难得的一丝暖色。

然而,大局的阴云却越来越重。

他知道,胡蒋之争,绝不会轻易落幕。少帅的“静观”能维持多久?那些激进的“士官系”军官会做出什么极端举动?日本人又会如何利用这次机会?

浦江之上,迷雾深锁。

金陵城中,暗流已化为惊涛。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而他和他所领导的“暗火”,必须在这风暴眼中,保持清醒,稳住阵脚,等待着出击或是应对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