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 > 第174章 秋雨夜话 星火归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子夜时分,秋雨未歇,反而更添了几分绵密。

法租界那处僻静院落笼罩在雨幕之中,唯有廊下悬挂的一盏气死风灯,在风中摇曳,投下昏黄而警惕的光晕。

张宗兴如约而至,依旧是那身深色长衫,帽檐压得很低,雨水顺着帽檐滴落。

他没有走正门,而是从一处早已摸清的不起眼侧墙翻入,身形如同融入夜色的狸猫,悄无声息。

婆子早已在院内等候,见他到来,无声地行了一礼,引着他快步走向亮着灯的正屋。

屋内,婉容早已等候多时。她穿着一身素雅的青色旗袍,外罩一件薄绒披肩,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盼。

见她安然无恙,张宗兴心中稍定。

“张先生。”婉容迎上前,声音很轻。

张宗兴微微颔首,目光迅速扫过屋内。

除了婉容和引路的婆子,屋内还站着三个人。

为首的是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者,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式长衫,腰背挺直,眼神浑浊中透着历经世事的精明与一丝残留的恭谨,正是郭管家。

他身旁是一位身材魁梧、面色黝黑的中年汉子,穿着不合时宜的旧棉袍,站姿如松,眼神锐利,带着军人特有的剽悍气息,是谭耀宗。

另一人则是个沉默的年轻人,眼神机警,应是随行护卫。

“这位是郭伯,我娘家的老管家。这位是谭侍卫,以前在宫……在关外时负责护卫。”婉容轻声介绍,略去了敏感的称谓,“这两位都是信得过的自己人。”

郭管家和谭耀宗在张宗兴进来的瞬间,便已绷紧了神经。他们能感觉到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身上,那股内敛却迫人的气势,以及那双平静眼眸下深藏的锐利。这绝非常人。

“郭老先生,谭先生。”张宗兴抱了抱拳,语气平淡,既不热情也不疏离,“深夜叨扰。”

“不敢,张先生客气了。”郭管家连忙还礼,姿态放得很低。谭耀宗则是抱拳回礼,没有说话,目光却如同尺子般在张宗兴身上丈量。

婉容示意众人落座,婆子奉上热茶后便悄然退到门外望风。

“张先生,”婉容开门见山,语气带着恳切,

“郭伯和谭侍卫他们,是历经千辛万苦才找到这里。他们……和许多散落各处的旧部一样,心系故国,不甘为奴,愿意为抗击日寇尽一份心力。”

“我知道如今局势复杂,本不该给您添麻烦,但……我思前想后,觉得或许他们能帮上一些忙,故而请前来一见。”

张宗兴没有立刻回应,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着浮沫,目光平静地看向郭管家和谭耀宗:“二位一路辛苦。不知对如今上海的局面,有何看法?”

他问得随意,却是在试探二人的见识和立场。

郭管家沉吟片刻,谨慎答道:

“老朽虽久居关外,但也知上海乃远东重镇,如今龙蛇混杂,日寇势力猖獗,爱国志士抗争不息。我等虽力量微薄,但熟悉北边一些情况,也略懂些人情世故,或可在打探消息、辨识人物上,略尽绵薄。”

谭耀宗则言简意赅,声音低沉有力:“谭某是个粗人,只懂些拳脚和护卫的本事。但认得清谁是敌人!若有需要冲锋陷阵、护卫要员之事,谭某愿效死力!”

张宗兴听着,心中快速权衡。

郭管家老成持重,熟悉北方人情世故,或许在情报甄别和人脉联络上能发挥作用。谭耀宗悍勇忠诚,是块好材料,稍加训练,或可成为行动队的一员干将。

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婉容力荐,背景相对清晰,对婉容的忠诚度毋庸置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

但他依旧没有松口,转而问道:

“二位前来,沿途可还顺利?有无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谭耀宗答道:“我们分批南下,绕道多处,伪装成逃难商贾和伙计,一路小心谨慎,并未发现明显尾随。抵达上海后,也是通过以前一些极隐秘的关系,才辗转打听到……郭女士的消息。”

张宗兴点了点头,看向婉容。

婉容迎着他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眼神清澈而坚定,传递着信任。

屋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的雨声淅沥。

终于,张宗兴放下茶杯,做出了决定。他看着郭管家和谭耀宗,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

“既然郭女士信得过二位,而二位也有报国之心,张某欢迎之至。”

郭管家和谭耀宗闻言,眼中同时闪过激动之色。

“不过,”张宗兴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

“我们所做之事,干系重大,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一切行动,需绝对服从安排,严守纪律,不得擅自行动,不得泄露丝毫信息。可能做到?”

“能!”谭耀宗毫不犹豫,斩钉截铁。

郭管家也郑重拱手:“老朽虽年迈,亦知轻重,定当谨遵号令,绝不敢误事!”

“好。”张宗兴站起身,“具体事宜,稍后会有人与你们接洽,安排住处和后续任务。在此之前,还需委屈二位,暂时留在此地,不得与外界联系。”

安排妥当,张宗兴没有多做停留,再次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雨夜之中。

送走张宗兴,婉容长长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下来。

她看向郭管家和谭耀宗,轻声道:

“郭伯,谭侍卫,以后……就要仰仗二位了。”

郭管家老泪纵横:

“主子言重了!能再为主子、为咱中国人出力,是老奴的福分!”

谭耀宗重重抱拳,一切尽在不言中。

窗外,秋雨依旧。

但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几颗漂泊的星火,终于找到了可以汇聚的河流。虽然前路依旧凶险莫测,但至少,他们不再是无根的浮萍。

属于他们的抗争,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在这座风雨飘摇的城市里,悄然展开。

而张宗兴手中的力量,也因此增添了一抹带着历史沧桑与不变忠义的独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