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日曜南明 > 第109章 将星初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庐州战报如同一声惊雷,再次震动了南京朝廷。多铎不顾冬季用兵的困难,倾力猛攻帝乡屏障,其决心不言而喻——不仅要挽回淮西失利的面子,更要彻底摧毁南明刚刚提振起来的士气,甚至意图一举拿下凤阳,在政治上给予南明致命一击。

武英殿内,气氛凝重如铁。兵部尚书史可法声音沉痛地禀报着前线细节:“……秦老将军与马侯爷率部血战数日,虽屡挫敌锋,然虏势浩大,不计伤亡,日夜猛攻。城中箭矢、火药消耗甚巨,将士疲惫,伤亡已逾三千……东门墙体被红衣大炮轰开一处两丈余缺口,虽经抢修,仍甚脆弱,乃虏兵主攻之处,形势万分危急!”

朱慈烺面沉似水,手指紧紧扣着御座的扶手。他仿佛能听到庐州城头震天的喊杀声,能看到白发苍苍的秦良玉手持白杆枪,在残垣断壁间浴血奋战的英姿。帝乡若再次沦陷,不仅淮西防线洞开,凤阳祖陵不保,更将对民心士气造成毁灭性打击。

“援军!黄得功部到哪里了?”朱慈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回陛下,靖南伯接到旨意后,已亲率八千精锐自扬州星夜兼程西进,但路途尚需两三日。高杰、刘宗敏方面已加大出击力度,然当面之敌阿巴泰部防守严密,暂未能有效牵制其主力南下。张煌言将军回报,靖海营已派出分队北上袭扰山东沿海,然恐远水难解近渴。”史可法语速飞快,条理清晰,但眉宇间的忧色难以掩饰。

“两三日……庐州还能不能撑住两三日?”朱慈烺像是在问史可法,又像是在问自己。他知道,守城战的最后阶段,考验的不仅是兵力、装备,更是意志力,是主帅与士兵共存亡的决心。他对秦良玉和马祥麟有信心,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就在这时,刚刚被授予御营副将衔、在兵部观政的郑森,主动出列请缨:“陛下!臣虽不才,愿率一支精锐,驰援庐州!臣自幼习武,略通韬略,更愿亲临战阵,为陛下分忧,为国立功!”他年轻的脸庞因激动而泛红,眼神中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和一展抱负的渴望。

殿内众臣目光齐刷刷投向郑森。有赞赏其勇气的,也有暗自摇头觉得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的。江北战场那是绞肉机,多铎麾下皆是百战精锐,岂是儿戏?

朱慈烺看着郑森,心中念头飞转。郑森是将才,需要历练,但此时派他去危机四伏的庐州,风险极大。若其有失,不仅折损一员潜力巨大的未来帅才,更无法向郑芝龙交代,可能迫使郑家离心。但另一方面,若能在此战中让郑森立下功勋,不仅能快速树立其威信,也能进一步绑定郑家与朝廷的关系。

“郑卿忠勇可嘉!”朱慈烺先定了调子,随即话锋一转,“然庐州战事已呈白热,非匹夫之勇可解。卿初来京师,于我军制、敌情尚需熟悉。朕另有重任交予你。”

他看向史可法:“史先生,即刻从御马监武英营、神机营中,抽调熟练炮手一百,操作‘弘光二式’野战铳五十门,配足弹药,由精锐护送,走水路换马,以最快速度运抵庐州前线,交予秦老将军!告诉她,这是朕能给她最快的支援!让她务必守住!待黄得功援兵一到,内外夹击,破敌必矣!”

“臣遵旨!”史可法精神一振。这批生力军和犀利火器的加入,无疑能给岌岌可危的庐州防线注入一剂强心针。

朱慈烺又对郑森道:“郑卿,押运这批火炮火速前往镇江,协调转运事宜,并就地考察长江防务,绘制详图呈报。此事关乎援军能否顺利抵达,亦是对你的考验。”

“臣,领旨!必不辱命!”郑森虽然未能亲上前线略显失望,但也明白此事关系重大,而且皇帝显然有意栽培,立刻躬身领命,干劲十足。

就在南京紧锣密鼓调兵遣将之时,庐州城下的血战已到了最惨烈的阶段。清军利用人数优势,轮番进攻,守军体力、物资都已接近极限。那处被轰开的东门缺口,成为了双方反复争夺的死亡之地,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残破的墙体。

秦良玉已亲自赶到东门,她手持白杆枪,如同一尊永不倒塌的战神,屹立在缺口最前方,任何敢于冲上来的清军,都被她与身边亲兵毫不留情地刺落城下。马祥麟身披数创,依旧死战不退。守军见主帅如此,无不感奋,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硬是用血肉之躯,一次次将清军的攻势挡了回去。

多铎在远处望楼上,看着庐州城摇摇欲坠却始终无法攻克,气得暴跳如雷,连连斩杀了几名作战不力的将领,但依旧无法改变战局。他心中也不由得对城头那位白发老妪生出一丝敬佩和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