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日曜南明 > 第150章 凯旋与蓝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弘光二年九月,大明吕宋特遣舰队历经两个多月的远航与征战,终于拖着疲惫却骄傲的身躯,缓缓驶入了长江口。舰队并未直接返回江阴基地,而是在郑森的提议下,于吴淞口外进行了一次简短的检阅式航行。

四艘“飞霆”级战舰虽经战火洗礼,船体上留下了些许弹痕与烟熏火燎的印记,但依旧威风凛凛。桅杆顶端的日月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岸上翘首以盼的人们诉说着远征的辉煌与艰险。两艘福船紧随其后,船身上的炮口昭示着它们也曾参与那场雷霆般的突袭。

消息早已通过快船传回南京。当舰队身影出现在江面时,整个吴淞口乃至上海县都沸腾了!无数百姓涌向江边,争相目睹这支为国扬威、为同胞复仇的英雄舰队。欢呼声、鞭炮声震耳欲聋,场面堪比节日。

朱慈烺并未亲临吴淞口,但他站在南京皇宫的最高处,遥望东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第一时间收到了朱慈炤和郑森联名发出的详细战报。战果之辉煌,甚至略超他的预期。重创西班牙远东舰队主力,焚毁马尼拉港口,自身损失轻微……这无疑是一剂强大的兴奋剂,极大地振奋了因长期战争而略显疲惫的民心士气,也狠狠地打击了那些对“大航海”政策持怀疑和反对态度者的气焰。

数日后,南京紫禁城,武英殿。朱慈烺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与献俘(象征性的,俘获的少量西班牙旗帜、武器)典礼。永王朱慈炤、靖海侯郑森以及有功将士代表,皆受封赏。朱慈炤因功晋封“吕王”,郑森晋封“靖海公”,其余将士各有升赏,阵亡者厚加抚恤。

典礼之后,朱慈烺在偏殿单独召见了朱慈炤与郑森。

“慈炤,郑卿,辛苦了。”朱慈烺看着明显黑瘦却目光炯炯的弟弟和风尘仆仆的爱将,亲自为他们赐座奉茶。

“为皇兄分忧,为国效力,万死不辞!”二人齐声道。

朱慈烺仔细询问了远征的细节,尤其是与西班牙战舰交战、以及撤离时遭遇追击的经过。他对朱慈炤在关键时刻果断决策闯入礁石区摆脱追兵的表现,尤为赞赏。

“经此一役,可知我大明水师,已初具远洋争锋之能力!然,亦暴露出诸多不足。”朱慈烺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舰船数量不足,持续作战能力有限,对远海陌生水域的适应性仍需加强。西班牙人此次吃亏在于大意,下次便不会如此轻易得手了。”

郑森深以为然:“陛下明鉴。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加快新式远洋战舰的建造。‘飞霆’级虽利,然吨位偏小,难以应对最顶尖的西方战舰。且需建立海外补给点,否则舰队活动范围受制于后勤,难以持久。”

朱慈炤也补充道:“皇兄,吕宋之行,臣弟深感海外情报之重要。若无非‘破浪’舰队前期勘探和东厂、荷兰人提供的情报,我军绝难如此顺利。未来欲纵横四海,必须建立完善的海外的情报网络,并培养大量熟悉海况、航路、乃至异域语言文化的人才。”

听着二人的汇报和建议,朱慈烺眼中闪烁着更加明亮的光芒。这次成功的远征,不仅验证了他的战略方向,更为他勾勒出了下一阶段更宏大的蓝图。

“你们所言,正是朕所思。”朱慈烺走到那幅巨大的《坤舆万国全图》前,手指划过南海,指向更遥远的地方,“吕宋,仅仅是一个开始。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泰西国家,凭借舰船利炮,已将触角伸遍了整个世界。我大明,岂能甘于人后?”

他的手指重点在几个地方敲了敲:“未来,朕要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他指的是南洋的香料群岛(马鲁古群岛)、通往西洋的咽喉满剌加(马六甲)、乃至地图上那片广袤的南方未知大陆(澳大利亚),“……建立属于大明的贸易站、补给港,甚至——殖民地!”

“我们要掌控东西方的贸易航线,要让大明的商船满载丝绸、瓷器、茶叶,换回全世界的白银与物产!要让日月旗,在所有重要的海域飘扬!这,才是真正的大航海!才是帝国未来千秋万代的基石!”

朱慈烺描绘的蓝图,让朱慈炤和郑森都感到心潮澎湃。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支支无敌的舰队航行在蔚蓝的大洋上,一座座繁荣的商站建立在陌生的海岸边,大明的声威与文明,随着海船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陛下(皇兄)圣明!臣等愿为陛下先驱,虽万死而不悔!”

“好!”朱慈烺重重一拍地图,“即日起,成立‘海事总局’,统筹所有海军、海运、海外贸易及殖民事务!由慈炤你兼任总督,郑森、张煌言副之!集中全力,建造新舰,培养人才,开拓航路!朕要在这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刻下最深刻的大明印记!”

一个以海军为矛头,以贸易为血脉,以殖民为根基的庞大海洋帝国构想,在朱慈烺的心中,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坚定。凯旋的荣耀尚未散去,新的、更加宏伟的征程,已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