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日曜南明 > 第213章 明珠抉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军事会议落幕,明军庞大的战争机器即刻切换至新的运转轨道,每一处齿轮都咬合得精准高效。沈阳城外的空气愈发诡异凝重,明军一改此前逼近城墙的强攻姿态,转而全力构筑纵深交错的坚固营寨与炮兵阵地,数万名工兵昼夜不休地挖掘壕沟、夯实地基,鹿角、拒马等防御工事层层叠叠,俨然一副长期对峙的架势。然而,这种 “沉寂” 从未消解致命的威胁 —— 每隔数个时辰,便有几声炮响轰然划破天际,明军炮兵凭借精准的测距与校准,总能将炮弹送向城头最关键的防御节点,或是摧毁一处箭楼,或是轰塌一段雉堞,既不急于破城,却也时刻提醒着城内守军:大明的炮火始终悬在头顶,死亡随时可能降临。

与沈阳城外的剑拔弩张形成呼应,草原行营内,被软禁多日的萨仁格日勒正经历着内心的剧烈煎熬。流言如影随形,锦衣卫的监视无处不在,漠北使者团的惶惶不可终日更是看在眼中,这些都化作无形的压力,逼迫着她做出最终的抉择。几日来,她时而对着北方肯特山的方向出神,时而翻阅着案头的汉文典籍,往日里平静的眼眸中,翻涌着挣扎、担忧与思索。终于,在一个残阳如血的傍晚,她像是卸下了所有包袱,眼神变得异常坚定。

“烦请姐姐通报一声,” 萨仁格日勒对着看守营帐的女官微微欠身,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臣女有关乎漠北存亡、大明利益的紧要之事,恳请再次觐见陛下。”

消息迅速通过王炜星传到朱慈烺耳中。御座之上,年轻的帝王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哦?这只草原明珠,终究还是坐不住了。传朕旨意,宣她入中军大帐。”

依旧是那座灯火通明的中军大帐,烛火摇曳,映照着帐内肃立的韩赞周、王炜星等臣僚。当萨仁格日勒再次踏入这座象征着大明权威的营帐时,她的神态与前次觐见已有天壤之别。往日的恭顺与小心翼翼虽未完全褪去,但更多了几分破釜沉舟的果敢。她没有像往常那样行繁琐的跪拜大礼,只是略一躬身,便抬起头,清澈的眼眸径直望向御座上的朱慈烺,开门见山,声音清晰而坚定:“陛下,臣女知道陛下在找什么。”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侍立两侧的臣僚无不屏住呼吸,目光纷纷投向这位草原公主,又转向御座上的帝王。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转瞬即逝的讶异,随即恢复了惯有的平静,手指轻轻敲击着御座扶手,淡淡开口:“哦?公主何出此言?朕坐拥天下,所求者无非国泰民安,你说的‘什么’,倒让朕有些好奇了。”

“传国玉玺!” 萨仁格日勒一字一顿,每个字都掷地有声,“便是那枚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象征着天下正统的中华至宝!”

帐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韩赞周等人脸上露出震惊之色,他们虽知晓陛下在追查玉玺线索,却没想到这位蒙古公主竟会如此直接地捅破窗户纸。朱慈烺心中亦是微动 —— 她不仅知道,还敢当众摊牌,这份胆识远超预期。但他面上依旧不动声色,语气带着几分试探:“公主说笑了。传国玉玺失踪数百年,历经战乱,早已不知所踪,朕虽心向往之,却也深知其难得,何敢奢求它重现于世?”

“陛下不必再试探臣女!” 萨仁格日勒向前踏出一步,语气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脸颊也因情绪波动而泛起红晕,“营中流言并非空穴来风,巴特尔叔叔 —— 林丹汗的亲卫统领,确实带着那枚玉玺,藏匿在肯特山深处的苍狼峪!”

具体的人名!确切的地点!这短短一句话,不啻于一枚惊雷在帐内炸响。所有人都明白,这绝非空口白话,而是一份分量重逾千斤的投诚之礼。

萨仁格日勒的目光扫过帐内众人,最终再次落回朱慈烺身上,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依旧倔强:“臣女先前隐瞒,并非有意欺瞒陛下,实在是这玉玺关乎黄金家族最后的尊严,关乎漠北诸部的念想。臣女身为林丹汗之女,既不愿见先祖遗物落入他人之手,更不知陛下将如何对待草原,如何安置臣女这样的亡国之余。”

她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愈发恳切:“可这几日,臣女看得清清楚楚。喀尔喀的大汗们,巴达礼他们,心中所想的从来不是草原牧民的生计,不是蒙古部落的未来,他们只想着将玉玺当作争权夺利的筹码,将臣女当作讨好大明的工具!他们献上臣女,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局势有变,依旧会起兵反叛,让草原再次陷入战火!”

“而陛下不同!” 萨仁格日勒的眼神骤然变得灼灼有神,充满了期盼与笃定,“陛下设立蒙古都护府,是要为草原建立长久的秩序,让各部不再相互攻伐;开放互市,是要让牧民换取粮食、布匹,过上安稳的日子;遣蒙古子弟入学,是要让他们读书明理,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陛下要的,不是一个靠着武力征服、心怀怨怼、随时可能反叛的草原,而是一个真正融入大明版图,与汉人共享太平、世代安宁的草原!”

这番话,条理清晰,言辞恳切,不仅道破了漠北诸部的私心,更精准地洞悉了朱慈烺治理草原的深层意图,远超众人对一位蒙古公主的预期。帐内臣僚无不暗自惊叹,连朱慈烺也微微颔首,看向萨仁格日勒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欣赏与重视。

“所以,” 萨仁格日勒后退一步,缓缓跪倒在地,额头几乎触碰到冰冷的地面,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无比坚定,“臣女愿将玉玺的准确下落、巴特尔部的兵力部署、苍狼峪的地形险隘,尽数告知陛下!臣女只求陛下,能信守承诺,善待草原的每一位牧民,给他们一条远离战乱、安居乐业的生路!也求陛下,能给臣女一个机会,让臣女不再做任人摆布的棋子,而是以微薄之力,为陛下安定草原、化解纷争,贡献一份绵薄之功!”

她伏在地上,久久没有起身,单薄的身影在烛火下显得格外孤寂,却又透着一股不容动摇的决绝。帐内寂静无声,只有烛火燃烧时发出的细微噼啪声。朱慈烺凝视着跪伏在地的少女,心中念头飞速运转 —— 她献上的,绝不仅仅是传国玉玺的线索,更是她本人的彻底投靠,以及她所代表的林丹汗嫡系血脉的政治影响力。这份投名状,无疑价值连城,有了她的助力,大明不仅能顺利取回传国玉玺,更能借助她在蒙古部落中的声望,分化瓦解漠北诸部的抵抗,为彻底安定草原扫清最大的障碍。

片刻之后,朱慈烺缓缓起身,迈步走下御座,来到萨仁格日勒面前。他弯腰,伸出手,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起来吧。”

萨仁格日勒微微一怔,随即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她望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只见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中没有丝毫轻视,只有真诚的接纳。她迟疑了一下,轻轻握住了朱慈烺伸出的手,在他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

朱慈烺看着眼前这张混合着稚嫩与坚毅的绝美脸庞,看着她眼中尚未褪去的泪光与已然燃起的希望,心中已然明了 —— 收复传国玉玺的征程,以及彻底平定蒙古、将北疆纳入大明稳固版图的大业,因为这位 “草原明珠” 的勇敢抉择,即将迎来最关键的转折点。

“你的选择,很明智。” 朱慈烺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传遍整个营帐,“朕,接受你的诚意。你放心,朕向来说一不二,只要你真心归顺,为大明效力,朕必会善待草原牧民,让他们永享太平。而你,萨仁格日勒,也将在大明的朝堂之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话音落下,萨仁格日勒的眼中瞬间涌起泪光,这一次,却是释然与感激。她再次深深一拜:“臣女谢陛下隆恩!臣女定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所托!”

帐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缓和而凝重,所有人都明白,这一刻,不仅改变了一位蒙古公主的命运,更将深刻影响大明与草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