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饥荒年代种田忙 > 第172章 惊蛰播绿满田春,县域协同战农时,新机赋能启丰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2章 惊蛰播绿满田春,县域协同战农时,新机赋能启丰产

三月初六的惊蛰,一声春雷划破天际,紧接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土地 —— 全县 12 各乡镇的田野上,同时响起了农机的轰鸣,“县域全域机械化春播” 在五村的主会场正式启动。县委农工部部长高举信号枪,身后的红色横幅随风猎猎作响:“县域协同,农机赋能,春播满田绿,秋收万担粮!” 信号枪响,雁归村东河地块的 10 台新型播种机同时启动,带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在翻耕平整的田地上划出整齐的种沟。

县域春播实行 “五统一” 作战机制 —— 统一时间启动、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农机调度、统一物资保障、统一应急响应。晚秋坐镇县域调度中心,通过 12 部手摇电话实时对接各乡镇:“五村主会场 3 台大型播种机已完成 100 亩作业,一切正常;青山乡报告土壤偏湿,已指导操作手调慢播种速度,加大种沟覆土厚度;绿水乡需支援 2 台滴灌农机,五村机动队立即出发!” 调度中心的墙上,《县域春播实时进度图》用红笔标注着每乡镇的作业面积、农机状态、剩余任务,每小时更新一次,一目了然。

陆承泽带领的北京农机所专家团队,分赴 3 各贫困乡镇开展 “精准赋能”—— 在青山乡的低产田,专家用土壤墒情检测仪测量后,指导农户调整播种方案:“这片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要采用‘肥种同播’模式,每亩增施 2 斤腐熟羊粪,与种子间距两寸,既不烧苗又能提肥效!” 陆文斌则在良种培育基地,指导技术骨干进行 “育苗移栽”:“冬小麦改良种要先在育苗棚培育壮苗,待长到三叶一心时再移栽,成活率比直播高 30%,产量能提 15%!” 专家团队还现场解决了困扰西山乡的 “排种不均” 问题:“调整播种机的排种器齿轮间距,莜麦种子调至 0.5 厘米,豌豆种子调至 0.8 厘米,再用诊断仪检测,确保每亩排种量误差不超过 5%!”

新农机联动作业打通 “播种 - 滴灌 - 管护” 闭环 —— 刘红梅带领技术小队,演示 “大型播种机 + 精准滴灌机 + 苗期管护机” 协同流程:“播种机播完种,滴灌机紧随其后,按每亩 150 斤的量精准浇水,确保种子发芽;管护机提前松土保墒,避免土壤板结。” 来自西山乡的操作手小李,驾驶联合播种机完成 50 亩套种地作业后,兴奋地报告:“这机器太好用了,能同时播莜麦和豌豆,行距精准到一寸,比人工快 10 倍,还不用后续调整!” 烘干中心也同步进入 “备勤状态”,工作人员对运粮车、进料口进行预演调试:“春播后要及时烘干育苗棚的湿土,还要为后续可能的阴雨天备勤,确保育苗、播种两不误!”

老周的县域互助队专攻 “困难户播种收尾”—— 针对 10 对偏远山区的困难户,互助队启用 “小型山地播种机”,这种机器体积小、爬坡能力强,能在大型农机无法到达的地块作业。“王大爷,你家这两亩坡地,俺们用山地播种机播完了,还帮你浇了底墒水、撒了草木灰,出苗后再来帮你查苗补苗!” 老周擦着额头的雨水,给困难户递上播种记录单,“这上面写着播种量、浇水时间,你按上面的提示管护,有问题随时打联盟热线!” 流民老王家的地刚播完种,就遇到春雨,互助队赶紧帮他覆盖地膜:“这地膜能保墒、防草,还能提高地温,让种子早出苗三天,你放心,等出苗了俺们再来帮你揭膜!”

苏老实的监督联合小组实行 “全流程跟播监督”—— 创新推出 “播前核量、播中核查、播后复称” 三步法:播前核对农户的种子领用重量,确保按面积分配;播中抽查播种深度、行距、排种量,用卷尺测量、诊断仪检测;播后复称剩余种子,核算实际播种量,确保账实相符。在青山乡的播种现场,苏老实发现有村干部想多领 10 斤良种,私留给他家亲戚,当场制止:“良种是按春播面积统一分配的,每户一亩地 1.3 斤,多领一斤就少一户的量!按《县域监督细则》,扣 15 分工分,在全县公示,再追回多领的良种!” 他还在各乡镇设立 “监督公示牌”,实时更新播种进度、物资使用、违规处置情况:“让每一步操作都在阳光下进行,保证春播公平公正!”

春播第四天,青山乡突发 “局部春旱”—— 连续两天无雨,部分地块土壤墒情下降,种子发芽受阻。晚秋当即启动县域应急响应:“五村、东河村调运 5 台大型滴灌机,支援青山乡;专家团队制定‘抗旱保苗方案’,每亩增浇 100 斤水,叶面喷施 0.2% 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种子抗旱性;互助队帮困难户地块覆盖秸秆保墒!” 陆承泽带着专家团队,在青山乡指导农户搭建 “临时遮阳棚”:“这棚能减少水分蒸发,还能避免高温灼伤幼苗,等幼苗长到两叶一心再拆除!” 经过三天应急处置,青山乡的地块全部浇足水,种子发芽率达 96%,未造成任何损失,青山乡李乡长感慨:“联盟的应急机制太高效了,以前遇到春旱只能眼睁睁看着,现在有技术、有农机、有支援,心里踏实多了!”

三月下旬的春分,全县全域春播顺利收官 ——8000 亩春播地全部播完种,其中新增冬小麦 500 亩,良种覆盖率达 100%;机械化播种率 95%,偏远困难户地块实现 “零遗漏”;种子发芽率平均达 95%,远超往年的 85%。雁归村的东河地块,绿油油的幼苗已冒出地面,整齐得像铺了一层绿毯;烘干中心前的打谷场,农机整齐停放,操作手们在刘红梅的指导下进行春播后保养;技术培训基地的教室里,专家团队正在给学员们讲解 “苗期病虫害防治”,黑板上画满了症状图和防治方案。

晚秋、陆承泽父子、老周、苏老实、刘红梅站在田埂上,看着满田的新绿,脸上满是欣慰。陆承泽握着晚秋的手说:“这次春播是县域农耕现代化的首次全域实战,农机联动顺畅、技术指导精准、协作机制高效、监督保障有力,为秋收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陆文斌捋着胡须补充道:“下一步要重点抓好苗期管护,还要推进县域农机维修网络建设,让每个乡镇都有维修站,为后续管护、秋收做好准备!” 晚风里,麦苗在春雨后茁壮成长,农机站的灯光亮着,农户们在田间查看幼苗,专家团队在修改《苗期管护手册》,一幅 “春播战罢田铺绿,县域协同待丰收” 的壮阔画卷,在全县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