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61章 阿姨的食难消与山药粥的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章 阿姨的食难消与山药粥的养

周五中午的食堂格外热闹,餐盘碰撞声、说话声混在一起,飘着饭菜的香气。林辰端着餐盘找座位时,瞥见打菜窗口的赵阿姨正靠在墙边,手里攥着个馒头,半天没咬一口,脸色也有点发黄。

他刚坐下,苏晓冉就端着碗番茄炒蛋走过来,身后跟着拎着两袋包子的胖子。“辰儿,你看赵阿姨怎么了?” 苏晓冉指了指窗口,“刚才打菜时她手都有点抖,我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她只说没事。”

胖子咬了口包子,含糊不清地说:“赵阿姨平时最利索,今天打菜都慢了,刚才给我盛红烧肉,还差点把勺子掉在盘子里。”

林辰放下筷子,往窗口走。赵阿姨看见他,勉强笑了笑,把馒头塞进兜里:“小伙子,要添菜吗?今天的青菜很新鲜。”

“阿姨,您是不是不舒服?” 林辰拉了把旁边的凳子,“我看您没胃口,脸色也不好。”

赵阿姨叹了口气,坐在凳子上:“最近半个月总这样,没胃口,吃点东西就腹胀,夜里躺床上肚子还咕咕响,有时候还反酸。早上想喝点粥,喝两口就觉得堵得慌,只能倒掉。”

这时苏晓冉和胖子也走过来,苏晓冉从包里掏出个小本子:“阿姨,您平时是不是吃饭不规律?比如忙起来忘了吃,或者总吃凉饭?”

“可不是嘛,” 赵阿姨揉了揉肚子,“食堂忙的时候,从早上六点忙到下午两点,中间就啃个凉馒头。有时候剩了点饭菜,舍不得扔,热都不热就吃了,想着能省点事。”

林辰让赵阿姨伸出手,指尖搭在她的手腕上。脉搏又弱又缓,像没力气的弦。他又按了按赵阿姨的上腹部,赵阿姨轻轻 “嘶” 了一声:“这里一按就胀,像有气在里面转。”

“阿姨,您这是脾胃虚弱,运化不好,” 林辰收回手,语气很稳,“《黄帝内经》里说‘脾主运化,胃主受纳’,您长期吃饭不规律,脾胃累坏了,没法正常消化食物,就会腹胀、没胃口。用山药、茯苓、莲子煮粥,能补脾胃、助消化,再按足三里和中脘穴,很快就能好转。”

说着,林辰的脑海里闪过一段画面 —— 孙思邈在终南山的茅屋里,给一位农妇煮山药粥。农妇说 “吃啥都不消化,肚子总胀”,孙思邈搅着锅里的粥:“山药能补脾胃,茯苓能祛湿,煮成粥最养人,喝上几天就好。” 农妇喝完粥,第二天就说 “肚子不胀了,能吃两碗饭了”。画面消失,林辰定了定神:“我能帮您试试,现在就能缓解。”

赵阿姨有点意外:“你还懂这个?那太好了,我本来想周末去医院,可食堂没人替班,走不开。”

“阿姨,我包里有山药和茯苓!” 苏晓冉打开布包,里面装着切好的山药段,还有泡软的茯苓,“昨天我妈寄来的,说山药是老家种的,比超市买的粉,特意切好让我煮粥。莲子也有,提前去了芯,不苦。”

胖子拍了拍胸脯:“食堂后厨有锅!我跟后厨的李师傅熟,他肯定愿意借我们用。赵阿姨,我还带了家里做的山药糕,您先吃点垫垫,不甜,好消化。”

赵阿姨接过胖子递来的山药糕,咬了一口,眼睛亮了点:“这糕真软,比我昨天吃的馒头好消化多了。”

四人往后厨走,李师傅正在洗锅,看见他们,笑着说:“赵姐,这是咋了?刚才还说不舒服,怎么跟孩子们一起过来了?”

“他们要帮我煮粥,治治我的腹胀,” 赵阿姨拉了把椅子坐下,“你借个锅给他们用,回头我给你多盛碗红烧肉。”

李师傅赶紧拿出个干净的砂锅:“用这个,煮粥最香,我这还有干净的水,直接用。”

苏晓冉把山药、茯苓、莲子放进砂锅里,加了三碗水,放在煤炉上。“山药要煮到软烂,粥才好喝,” 苏晓冉一边看着火,一边说,“我妈煮山药粥时,总说‘慢火煮出好粥’,火太急容易糊底。”

林辰扶着赵阿姨坐在旁边的小桌旁,开始按穴位。先按足三里穴,在膝盖下三寸,用拇指轻轻打圈:“阿姨,有点酸胀您忍一下,这是胃经的合穴,能帮您消化。”

赵阿姨闭着眼点点头:“酸完挺舒服的,刚才胀得慌,现在好像松快了点。”

“再按中脘穴,” 林辰的手指移到赵阿姨的上腹部,“这是胃的募穴,能消食化积,您平时没胃口,也可以按按。”

胖子在旁边看着,也想试试,刚碰到赵阿姨的肚子,赵阿姨就笑了:“小伙子,你按得太轻了,跟挠痒痒似的。”

胖子赶紧加重力道,结果按错了位置,赵阿姨疼得 “哎哟” 一声。林辰赶紧拦住他:“你别瞎按,穴位按错了会疼,还是我来吧,你去帮苏晓冉看着火,别煮糊了。”

胖子点点头,跑过去盯着砂锅。锅里的水很快冒起小泡,淡淡的山药香混着茯苓的清甜味飘了出来,后厨里满是暖意。

“这味儿闻着就舒服,” 赵阿姨吸了吸鼻子,“我年轻时在老家,我妈也常煮山药粥,说冬天喝了暖身子,后来出来打工,就再也没喝过了。”

苏晓冉把火调小,又煮了二十分钟,掀开锅盖,山药已经煮得软烂,粥水泛着淡淡的米白色。“可以了,” 苏晓冉盛了一碗,放凉到温乎,递给赵阿姨,“阿姨,您慢点喝,小心烫。”

赵阿姨接过碗,喝了一口,眼睛里泛起水光:“就是这个味儿!跟我妈煮的一样,喝着心里都暖。” 她慢慢把一碗粥喝完,放下碗,揉了揉肚子:“不胀了,刚才堵得慌的地方,现在通畅多了。”

林辰知道,这时候用祝由术辅助正好。他闭上眼睛,回忆老医书里治脾胃虚弱的咒语:“脾胃和,运化顺,食能消,腹胀止。”

默念着咒语,手指轻轻按在赵阿姨的中脘穴上。脖子上的玉佩很快热起来,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指尖渗进赵阿姨的腹部,慢慢散开。赵阿姨舒服地叹了口气:“暖乎乎的,从肚子里暖到心口,像敷了个暖水袋,从来没这么舒服过。”

林辰慢慢收回手,玉佩的温度渐渐降了。他帮赵阿姨倒了杯温水:“阿姨,以后别吃凉饭了,忙的时候也得抽空吃口热的,不然脾胃还会不舒服。”

赵阿姨点点头,擦了擦眼角:“我记住了,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我还得熬着。以后你们来打菜,阿姨给你们多盛点,保证让你们吃饱。”

李师傅凑过来看:“赵姐,你这气色好多了,刚才脸黄得吓人,现在红润多了。这粥真这么管用?回头我也煮点试试,最近总觉得没力气。”

“管用!你也煮点,” 赵阿姨笑着说,“让这几个孩子教你怎么煮,保证你喝了有精神。”

快到下午上课时间,三人准备离开后厨。赵阿姨非要塞给他们每人一个煮鸡蛋:“刚煮好的,热乎,拿着路上吃。”

林辰接过鸡蛋,心里暖暖的:“阿姨,不用这么客气,我们就是帮了点小忙。”

“这可不是小忙,” 赵阿姨送他们到后厨门口,“我这腹胀折腾得我睡不好,现在好了,能睡个安稳觉了。以后你们想吃什么,跟阿姨说,阿姨给你们做。”

走在去教学楼的路上,胖子剥开鸡蛋,咬了一口:“赵阿姨的鸡蛋真好吃,比食堂卖的香。辰儿,你说下次谁还需要帮忙?”

林辰摸了摸怀里的笔记本,上面还记着之前的病例:“图书馆的王管理员总说眼睛干,看久了书就疼,下次去图书馆,帮她看看,用枸杞、菊花煮水,再按睛明穴,应该就能好。”

苏晓冉点点头,手里攥着没吃完的山药糕:“我明天去药店买点枸杞和菊花,提前泡好,到时候直接带过去。对了,刚才煮粥剩下的山药,我装在包里了,晚上咱们也煮点粥喝,补补脾胃。”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林辰看着手里的鸡蛋,又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玉佩暖暖的,像在回应他的心意。

回到教室,林辰把今天的经历记在笔记本上,在空白处画了个小小的山药图案,旁边写着:“脾胃虚,以山药养之;助人时,以真心待之。” 写完,他合上笔记本,看着窗外的蓝天,心里满是期待 —— 下次的帮助,又会是一段温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