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137章 桔梗待花期与赏花会筹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7章 桔梗待花期与赏花会筹备

清晨的风带着点凉意,吹得活动中心院子里的竹制花架轻轻晃。李阿姨拎着个小喷壶,比平时早了一刻钟赶到,刚蹲在自己的向日葵盆前,眉头就皱了起来 —— 原本舒展的叶子蔫了大半,边缘还泛着点黄,盆土结得硬邦邦的,用手指戳一下都没痕迹。

“这苗怎么蔫了啊?” 李阿姨的声音带着急,伸手碰了碰向日葵的茎秆,软塌塌的没力气,“昨天还好好的,就多浇了点水,怎么今天就成这样了?”

正在整理护苗日记的赵天宇听见声音,赶紧跑过来,笔记本还夹在胳膊下。“我看看!” 他蹲下来,翻了翻向日葵的叶子,“叶子背面没虫子,土也不干,是不是浇水太多了?上次张教授说,向日葵怕涝,水多了根会闷坏。”

两人正着急,林辰背着帆布包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把晒干的松针。“我听小宇说李阿姨的向日葵苗不对劲,” 他蹲在花盆前,捏了点盆土在手里,“土结块了,水渗不下去,根肯定缺氧了 —— 得先松松土,再撒点松针保水,别再浇水了。”

李阿姨赶紧递过小铲子:“我这就松土!就是铲子有点尖,怕铲到根。”

林辰接过铲子,刚要往土里插,指尖碰到盆土的瞬间,脖子上的太极玉佩轻轻热了一下。原本硬邦邦的盆土竟悄悄松了点,不再结块,连带着铲子插入的阻力都小了些。他顺着盆边慢慢铲,把土翻得松散:“贴着盆边铲,离根远一点,不会伤着的。”

没一会儿,盆土就松好了。林辰把带来的松针撒在土面上,松针的淡香混着泥土的气息飘出来:“松针能挡住阳光,土不容易结块,还能慢慢烂成肥料,一举两得 —— 过半天再看看,苗应该能缓过来。”

苏晓冉拎着个玻璃罐走过来,里面装着几朵含苞的桔梗花,淡紫色的花苞像小铃铛。“我家的桔梗要开花了!” 她把玻璃罐放在石桌上,掀开盖子,“张教授说桔梗花能开一周,咱们赏花会正好赶上盛花期 —— 我还摘了点花苞,放在罐里水养,能提前两天开,到时候摆在花架上好看。”

小宇蹦蹦跳跳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个手绘的指示牌,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桔梗区”,旁边还画了朵紫色的小花。“我做的指示牌!” 他把牌子举到林辰面前,颜料还没完全干,沾了点在手指上,“奶奶帮我剪的硬纸板,我涂了紫色,跟桔梗花一样的颜色 —— 就是写字的时候,把‘桔’字的木字旁写歪了,看着像‘吉’字。”

大家正围着指示牌笑,王奶奶拎着个竹篮走过来,里面装着刚蒸好的桔梗糕,还冒着热气。“我用晒干的桔梗根蒸了糕,” 她把竹篮放在石桌上,掀开盖布,淡淡的桔梗香混着米香飘满院子,“早上听李阿姨说苗蔫了,大家松土肯定累,吃块糕垫垫,桔梗能顺气,还不腻口。”

李阿姨拿起一块桔梗糕,咬了一小口,软糯中带着点淡淡的药香,一点都不苦:“比上次的紫苏糕还特别!王奶奶,您这手艺真好,下次赏花会,您得多蒸点,让大家都尝尝。”

“没问题,” 王奶奶笑着点头,“赏花会那天,我再做点桔梗馅的包子,新鲜桔梗焯水拌馅,比干桔梗还香 —— 就是得提前泡,新鲜桔梗有点苦,得泡三次才能去味。”

张爷爷背着竹篓走进来的时候,手里拿着几根细竹条,篓里装着捆花用的红绳。“我来搭小花架,” 他蹲在桔梗盆前,把竹条弯成小拱门,“桔梗花茎细,开花后容易倒,得用竹条搭架,把花托起来 —— 你们看,每株留三根竹条,绑成三角形,稳当得很。”

林辰凑过去帮忙绑红绳,刚把绳子绕在竹条上,指尖碰到桔梗花苞的瞬间,玉佩又轻轻热了一下。原本有点蔫的花苞竟悄悄鼓了点,淡紫色的花瓣边缘也透出点鲜亮,不像刚才那样发皱了。

“张爷爷,您看这样绑行不行?” 林辰把红绳系成蝴蝶结,“绑松点,别勒着茎,开花的时候,花瓣能展开得更开。”

“这样正好,” 张爷爷笑着点头,“你们年轻人手巧,绑得还好看 —— 对了,向日葵也得搭架,开花后花盘重,茎秆撑不住,明天我再带点粗竹条来。”

胖子扛着个大竹筐呼哧呼哧跑进来,筐里装着五颜六色的小灯笼,红的、黄的、粉的,上面还印着小花图案。“我妈从集市买的小灯笼!” 他把灯笼放在石桌上,“赏花会那天挂在花架上,晚上点亮,像小星星一样 —— 我还带了胶带,一会儿咱们就挂,免得晚上来不及。”

院子里的居民渐渐多起来,都跟着帮忙筹备赏花会。刘阿姨拎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剪好的彩纸,开始剪窗花,剪的都是各种草木图案,薄荷叶、紫苏花、向日葵,贴在花架上,透着点喜庆。李大爷则搬来几张小桌子,擦得干干净净,准备赏花会那天放点心和茶水。

赵天宇抱着护苗日记,蹲在每个花盆前记录:“李阿姨的向日葵,松土后两小时,叶子已舒展;苏晓冉的桔梗,花苞直径一厘米,预计三天后开;小宇的薄荷,叶长五厘米,已掐尖 —— 就是画桔梗花苞的时候,总把颜色涂深了,看着像紫罗兰。”

中午的太阳慢慢升高,大家坐在凉亭里休息,石桌上摆着桔梗糕、绿豆汤,还有李阿姨带来的草莓,红通通的特别亮眼。苏晓冉把赏花会的流程写在纸上,一条一条念:“上午九点开始,先由张教授讲草木知识,再大家赏花,中午吃点心,下午教大家做草木书签 —— 大家觉得怎么样?有没有要加的?”

“我要加个‘小苗认领’!” 小宇举起手,“有些没人要的小苗,咱们可以让小朋友认领,教他们怎么种,这样小苗就不会没人管了。”

“这个主意好!” 大家都点头,赵天宇赶紧把 “小苗认领” 加在流程里,还画了个小树苗的图案,歪歪扭扭的,像个小豆芽。

张教授喝着绿豆汤,指着不远处的薄荷盆:“薄荷长得快,赏花会那天,可以摘点新鲜叶子,泡薄荷茶给大家喝,解腻还提神 —— 我再准备点草木知识卡片,每种植物的用途、种植时间都写上,大家拿回去,以后种的时候能参考。”

夕阳西下的时候,院子里已经布置得差不多了。花架上挂着小灯笼和彩纸窗花,指示牌立在每个植物区前,小桌子摆得整整齐齐,花盆里的小苗透着勃勃生机 —— 向日葵的叶子重新舒展,桔梗花苞鼓鼓的,薄荷的叶子绿油油的,连风里都带着点草木的清香。

小宇拎着自己的喷壶,最后给薄荷浇了点水,还特意绕着盆边浇,怕浇多了:“明天我要早点来,看看桔梗花苞有没有开,还要帮奶奶准备桔梗包子的馅料。”

林辰背着帆布包,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还是温温的,像揣着颗藏着暖意的小太阳。他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赏花会,不只是看花开,更是看邻里之间的心意 —— 松过的土、搭过的架、蒸过的糕、剪过的纸,都藏着大家对草木的爱,对彼此的牵挂。等桔梗花开的时候,这些温情会像花香一样,漫在院子里,暖着每个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