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199章 桑枝熏旧疾 稚语传药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9章 桑枝熏旧疾 稚语传药知

秋初的阳光少了夏末的烈,却依旧暖得舒服。林辰背着药筐走进青山村时,老远就看见晒场上的身影 —— 小石头正蹲在竹筛旁,手里拿着片桑树叶,给几个小孩指着什么,嘴里还念念有词,旁边的地上摊着他的草药本子,画满了各色草药的图案。

“林医生!” 小石头最先看见他,蹦着跑过来,右脚脚踝上的布条已经拆了,只留下淡淡的印子,“俺的脚全好了!俺刚才在教他们认桑树叶,你说过桑枝能治关节疼,俺记住了!”

林辰蹲下来,摸了摸他的脚踝,胸口的玉佩轻轻发热,一股暖意顺着指尖散开 —— 确认伤口已经长好,没有后遗症。他笑着点头:“记的准!今天咱们就用桑枝做熏洗方,帮村里的老人治秋收累出来的关节疼。”

说话间,赵村长扛着一捆桑枝走过来,枝干上还带着新鲜的叶子:“俺听你说桑枝管用,昨天让年轻人去坡上砍了些,都晒半干了,你看看能用不?”

林辰接过桑枝,掰了段试了试韧性:“正好!半干的桑枝煮水,药力最足。再加点牛膝和艾叶,牛膝能通筋络,艾叶暖关节,三样混着煮,熏洗膝盖,比单纯热敷管用。”

苏晓冉从背包里拿出晒干的牛膝,分给围过来的村民:“这些牛膝是之前在山里采的,晒干后能存好久,大家用完了,秋天还能再采,不用花钱买。”

村民们跟着往神农庙走,王奶奶拉着林辰的衣角,小声说:“俺这膝盖,秋收时弯着割稻子,现在疼得蹲不下去,用这方子真能好?”

林辰还没开口,胸口的玉佩先热了点,暖意轻轻蹭过他的手 —— 像是在说 “能好”。他拍了拍王奶奶的手:“您放心,熏上三天,就能明显松快,咱们这是神农传下来的法子,接地气还管用。”

到了神农庙,赵村长已经把大铁锅架在火塘上,添好了柴火。林辰把桑枝剪成小段,和牛膝、艾叶按三比一比一的比例混好,放进锅里:“水要没过草药,煮到冒泡后再煮一刻钟,然后把锅端到火塘边,让老人把膝盖架在锅上熏,注意别烫着,旁边放块布围着,能聚热气。”

苏晓冉找了几块粗布,缝成简易的罩子,罩在铁锅上,只留两个洞让膝盖伸进去:“这样热气跑不了,熏着更透,还能挡住灰。”

第一个熏的是王奶奶。她坐在小板凳上,把膝盖伸进布罩里,没一会儿就说:“暖烘烘的,疼劲轻了不少!比俺用热水袋敷着得劲多了。”

其他老人也跟着排队,有的自己熏,有的互相帮着调整布罩。小石头凑在旁边,手里拿着草药本子,给老人们念注意事项:“煮一刻钟!别烫着!熏完要盖好膝盖,别着凉!”

念到兴起,他还拉着几个小孩,蹲在锅边认草药:“这个是桑枝,直溜溜的;这个是牛膝,有小须须;这个是艾叶,闻着有点香 —— 林医生说,这些都能治关节疼!”

林辰看着他认真的样子,胸口的玉佩又热了些。这暖意不像之前的指引,更像一种呼应 —— 呼应着小石头的初心,也呼应着传承的温度。

熏洗的间隙,林辰跟着赵村长去检查草药地。地里的蛇莓和半边莲已经收完,种上了耐寒的艾叶,绿油油的一片。赵村长蹲下来,摸了摸艾叶的叶子:“俺们按你说的,隔几天浇次水,现在长得旺,冬天也能采来用。”

林辰掐了片艾叶,玉佩的暖意淡了些,却很稳 —— 像是在认可草药地的照料。他说:“等天冷了,咱们把艾叶晒干,和桑枝混着做护膝,缝在粗布里面,老人冬天戴,膝盖就不冷了。”

回到庙里时,小石头正帮着苏晓冉分草药。他把桑枝、牛膝、艾叶按比例包好,每个小包上都贴着自己画的小膝盖图案:“这样大家拿回去就知道是熏膝盖的,不会弄错。”

村民们拿着草药包,都笑着夸他:“小石头真是个小医生!以后俺们关节疼,就找你要方子!”

小石头听了,腰杆挺得更直,把草药本子抱在怀里:“俺还会认好多草药呢!蛇莓治蛇咬,薄荷解暑,山楂消积 —— 林医生教的,俺都记着!”

中午,村民们留林辰和苏晓冉吃饭。饭桌上摆着蒸红薯、炒野菜,还有用剩下的桑枝煮的水。李大叔喝着桑枝水,笑着说:“这水喝着也暖,俺刚才熏了膝盖,现在能蹲下去捡筷子了,真是多亏了你这方子。”

林辰摇了摇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动手,才能把事做好。小石头还帮着教认草药,这就是传承 —— 一个人教,大家学,再教给更多人。”

饭后,大家一起把剩下的草药分装成小包,每个包上都有小石头画的图案。赵村长把包分给村民:“以后谁关节疼,就拿一包煮水熏,不用再等林医生来,咱们自己就能治。”

准备回城时,小石头抱着个布包跑过来,里面是他自己按比例配的草药包,还有一页新画的草药图:“林医生,这个给你带回去,城里要是有老人关节疼,你也能教他们熏。这是俺新画的桑枝图,你看像不像?”

林辰接过布包,展开图画 —— 歪歪扭扭的桑枝上,还画了个小小的太阳,旁边写着 “熏膝盖” 三个字。他摸了摸小石头的头:“像!比上次画的还好。以后你就是村里的‘小药老师’,教更多人认草药,好不好?”

小石头用力点头,眼里亮得像星星:“俺会的!俺要让村里的人都知道,山里的草药能治病,不用花好多钱!”

车子开动时,村民们站在村口挥手。小石头举着他的草药本子,大声喊:“林医生!俺会把草药的法子教给更多人,不让你失望!”

林辰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青山、晒场上的竹筛,还有那道蹦蹦跳跳的小小身影,胸口的玉佩始终带着淡淡的温意。他想起白胡子老头说的 “医人先医心”,想起这一路从蛇伤到关节疼,从自己救急到小石头传知 —— 原来传承从不是孤立的事,是一颗心焐热另一颗心,一双手把手把手,把神农的仁心,种在每个愿意帮人的心里。

回到城里,林辰把小石头送的草药包放在桌上。苏晓冉看着包上的小膝盖图案,笑着说:“你看,这就是最好的传承吧?不是你一个人走多远,是有人跟着你走,还带着更多人一起走。”

林辰点了点头,拿起一包草药凑近闻了闻。桑枝的淡香混着艾叶的暖,胸口的玉佩还在温着。他知道,青山村的 “温暖奇遇” 还在继续,而他带着这份神农传承,会一直走下去 —— 用山里的草木做药,用心里的仁心做灯,让每一份传承,都能在平凡的日子里,照亮更多需要温暖的角落。

晚上,林辰把小石头新画的桑枝图贴在书桌前。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图上,也落在胸口的玉佩上。他摸了摸玉佩,心里踏实得很 —— 这传承,从来不是玉里的秘密,是小石头嘴里的 “熏膝盖”,是村民手里的草药包,是每一个愿意学、愿意传、愿意帮人的心意,是这世间最朴素也最珍贵的 “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