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太极医道传承 > 第55章 张老师的喉干痒与胖大海饮的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章 张老师的喉干痒与胖大海饮的润

周一的课刚结束,林辰就抱着笔记本往图书馆走。本子里夹着他和苏晓冉昨天整理的养胃常识,纸上画着足三里穴的简笔画,还标着 “每天按三分钟,助消化” 的小字。刚走到图书馆门口,就看见苏晓冉蹲在台阶上,手里拿着张彩纸,正往上面贴打印好的文字。

“你怎么在这儿?” 林辰走过去,帮她把散落的胶带捡起来。

“昨天说要贴养胃常识,我早上打印出来了,” 苏晓冉指着纸上的内容,“你看,‘少吃凉食,饭后散步十分钟’,都是咱们整理的重点。就是胶带不够粘,总掉。”

两人正忙着调整彩纸位置,胖子拎着个纸袋跑过来,袋子里飘出淡淡的甜香:“辰儿!苏同学!我妈昨天烤了罗汉果糕,说润嗓子,给你们带点!对了,系里张老师好像不太舒服,刚才在办公室看见她总咳嗽,还时不时清嗓子。”

“张老师?是教《中医基础》的那位吗?” 苏晓冉停下手里的活,眉头皱了皱,“她上周就说讲课多了嗓子疼,没想到还没好。”

林辰想起上周上课,张老师讲课时确实偶尔会停顿,用手按一下喉咙。他把笔记本塞进包里:“咱们去看看吧,正好带了润嗓子的东西。”

三人往系办公楼走,楼道里很安静,只有办公室传来的翻书声。张老师的办公室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咳嗽声。苏晓冉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沙哑的声音:“进来。”

推开门,就看见张老师坐在书桌前,面前堆着作业本,手里拿着个保温杯,杯口飘着热气。她看见三人,勉强笑了笑,刚想说话,就咳了起来,咳得肩膀都抖。

“老师,您还好吗?” 苏晓冉走过去,递过一块罗汉果糕,“这是胖子妈妈做的,润嗓子。”

张老师接过糕,小口咬了一口,声音稍微清亮了点:“谢谢你们,我这嗓子从上周开始就不舒服,总觉得干痒,像有小虫子在爬,讲课的时候得时不时喝水,不然话都说不出来。”

林辰拉过一把椅子坐在旁边,让张老师张开嘴,用手机照了照她的喉咙:“老师,您的咽喉有点红,应该是肺燥阴虚,长期用嗓过度导致的。”

“我去医院看过,医生说是慢性咽炎,开了含片,” 张老师叹了口气,拿起桌上的药盒,“可含着也不管用,夜里咳得更厉害,有时候还会咳醒,喝水都缓解不了。”

林辰的指尖轻轻搭在张老师的手腕上,脉搏又细又数,像紧绷的弦。他收回手,语气很稳:“《黄帝内经》里说‘肺属金,主皮毛,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您长期讲课耗气,肺燥了就会喉干。孙思邈以前遇到讲课的先生犯这毛病,就用胖大海、罗汉果煮水,再按揉天突穴,很快就能缓解。”

说着,林辰的脑海里闪过一段画面 —— 孙思邈在书院里,对面坐着位穿长衫的先生,正捂着喉咙咳嗽。孙思邈递给先生一碗冒着热气的水,说 “此乃胖大海饮,能润喉燥,喝了说话就不费劲了”。先生喝完,清了清嗓子,果然不咳了。画面很快消失,林辰回过神,对苏晓冉说:“咱们得煮点胖大海饮,正好我包里带了药材。”

苏晓冉赶紧从林辰的包里翻出布包,里面装着胖大海、罗汉果和麦冬。她把药材倒在桌上:“昨天整理养胃常识时,顺便买了这些,想着可能有人用得上。药店师傅说胖大海要选颗粒饱满的,罗汉果得选皮黄的,润喉效果最好。”

胖子凑过来,拿起一颗胖大海,捏了捏:“这东西泡开会变大吧?我以前在电视上见过,像小海绵。”

“别瞎碰,一会儿要煮的,” 苏晓冉把胖大海抢回来,“先放三颗胖大海,半个罗汉果掰碎,再加两颗麦冬,煮十分钟就行,煮太久会苦。”

张老师办公室里有个小电煮锅,平时用来煮花茶。苏晓冉把药材放进锅里,加了两碗水,插上电。很快,锅里的水就冒起小泡,淡淡的药香混着罗汉果的甜香,飘满了办公室。

林辰让张老师靠在椅背上,开始帮她按揉穴位。先按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用指腹轻轻打圈:“老师,有点痒忍一下,这能缓解喉干。”

张老师闭着眼点点头,过了一会儿说:“好像有点凉丝丝的,喉咙没那么干了。”

“再按合谷穴,” 林辰的手指移到张老师的手背虎口处,力道放得柔,“这是大肠经的原穴,能通肺经,帮着润燥。”

胖子在旁边看着,也学着按自己的合谷穴,按了一会儿就喊:“哎,我怎么觉得手酸啊?是不是按重了?”

苏晓冉忍不住笑:“你那是没按对地方,而且张老师是肺燥,你按了当然没感觉。快别添乱,去看看水开了没。”

胖子赶紧跑过去看,锅里的胖大海已经泡开,像一朵朵小棉花。他凑过去闻了闻:“好香啊,比我妈煮的菊花茶还香,老师喝了肯定管用。”

又过了十分钟,苏晓冉把锅端下来,用玻璃杯倒了半杯,放凉到温乎,递给张老师:“老师,慢点喝,小心烫。”

张老师接过杯子,喝了一口,眼睛亮了点:“不苦,还有点甜,比含片舒服多了。” 她慢慢把半杯饮子喝完,放下杯子,清了清嗓子,居然没咳嗽。

“怎么样?好点没?” 林辰问。

张老师点点头,脸上的疲惫淡了不少:“喉干痒好多了,刚才总觉得有东西堵着,现在通畅多了,说话也不用那么费劲了。”

林辰知道,这时候用祝由术辅助正好。他闭上眼睛,回忆孙思邈手记里治喉燥的咒语:“肺燥消,喉润畅,咳止息,声清亮。”

默念着咒语,手指轻轻按在张老师的天突穴上。脖子上的玉佩很快热起来,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指尖渗进张老师的喉咙,慢慢往肺部走。张老师轻轻叹了口气:“暖…… 从喉咙暖到肺里,像喝了热汤似的,特别舒服。”

林辰慢慢收回手,玉佩的温度渐渐降了。他帮张老师把保温杯倒满水:“老师,您平时讲课的时候,要多喝温水,别等渴了再喝。课间可以按按天突穴,缓解喉干。”

胖子从纸袋里掏出剩下的罗汉果糕,放在张老师桌上:“老师,这个您拿着,饿了就吃一块,我妈说能润嗓子。我明天再给您带点,让我妈多烤点。”

张老师看着桌上的糕点和药材,心里暖暖的:“谢谢你们,本来不想麻烦学生,没想到你们这么细心。我这嗓子要是早好,上周的课也不会拖堂了。”

苏晓冉把剩下的胖大海、罗汉果和麦冬装在小袋子里,递给张老师:“这个您拿着,每天煮一次,喝三天就能好得差不多。记得罗汉果别放太多,不然会太甜。”

林辰把笔记本翻开,找到 “喉燥护理” 的那一页,递给张老师:“这里写了平时护嗓的注意事项,少说话,少吃辣的,早上可以用淡盐水漱口,很管用。”

张老师接过笔记本,看着上面工整的字迹和画的穴位图,忍不住笑:“你们比我还细心,我得好好收着,以后讲课前先按按穴位,省得嗓子又不舒服。”

快到下午上课时间,三人准备回教室。张老师送他们到门口,手里还攥着那个装药材的小袋子:“谢谢你们,下次上课我给你们带我家种的橘子,特别甜。”

走在回教室的路上,阳光把路面晒得暖融融的。苏晓冉想起刚才的事,忍不住说:“没想到胖大海这么管用,张老师刚才说话都不咳嗽了。咱们下次可以把护嗓常识也整理出来,贴在公告栏上,给老师和同学都看看。”

林辰点点头,摸了摸怀里的笔记本:“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护嗓和养胃一样,都得平时注意。咱们可以多整理点常见的小毛病护理方法,比如感冒、头疼,让大家都能自己缓解。”

胖子在旁边插话:“我也能帮忙!我妈会做很多润嗓子的点心,比如梨膏糖,下次我带过来,咱们分给老师和同学!”

苏晓冉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咱们一起贴公告栏,再摆个小桌子,给大家讲解护理方法。”

回到教室,林辰把今天的经历记在笔记本上,在空白处画了个小小的罗汉果图案,旁边写着:“喉燥阴虚,以胖大海润之;尊师重道,以真心助之。” 写完,他合上笔记本,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满是踏实。

他知道,不管是张老师的喉干痒,还是同学的小毛病,只要能用自己学到的中医知识帮到他们,这份传承就有了意义。下次再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依然会带着这份初心,伸出援手。

下午上课的时候,张老师走进教室,声音比上周清亮了不少。她站在讲台上,笑着说:“谢谢林辰、苏晓冉和王浩同学,我这嗓子好多了,今天咱们能好好上课了。”

全班同学都看向林辰三人,胖子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低下头。林辰和苏晓冉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教室,落在课本上,也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