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陆远醒来,看着依旧沉睡的姜雪琼,想起昨晚的她,热情得像一团火,与平日里温婉知性的模样判若两人。系统提示的100点满值好感度,让他对怀中的女人产生了更深一层的眷恋与疼爱。他轻轻抽出手臂,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吻,这才小心翼翼地下床,准备早餐。
餐桌上,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和煎蛋的温存。姜雪琼醒来,身体还有些酸软,眉宇间洋溢着被充分滋润的光彩。
“醒了?快来吃早餐。”陆远端着牛奶走过来。
“谢谢。”姜雪琼坐下,不敢直视他带着笑意的眼睛,小声嘟囔,“都怪你……”
陆远低笑,凑近她耳边:“怪我什么?昨晚不知道是谁,抱着我不肯松手,还……”
“不许说!”姜雪琼大窘,伸手去捂他的嘴。
两人笑闹着用完早餐。将姜雪琼送到画廊楼下,看着她脚步轻快的背影进了大门,陆远才驾车离开。
车姜雪琼这边感情稳定,婚事也已提上日程,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他原本闪过一个念头,是否该去看看那个刚上高中的黄亦玫。但念头只是一转,便被他按下了。
“一个小丫头片子,现在去看什么?青涩的苹果,哪有成熟的水蜜桃诱人。”他自语着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车载电话响了起来。陆远按下接听键。
“老板,是我,陈明。”电话那头传来“远航资本”北京办事处负责人的声音,语气兴奋。
“说。”
“老板,我们之前关注的那个‘先进材料实验室’,就是清华园里那个,牵头的是李教授那个团队,他们最近在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验室数据非常漂亮,前景评估我们做了,认为极具投资价值。”
材料科学是未来工业的基础,这一点陆远非常清楚。尤其是在这个国内科技即将起飞的年代,提前布局关键领域,回报率可能远超金融投机。
“具体什么情况?突破点在哪里?”陆远问道。
陈明在电话里详细汇报了实验室项目的情况,重点阐述了这种新材料在轻量化、强度和耐腐蚀性方面的优异表现,以及潜在的应用市场,从航空航天到高端民用制品,想象空间巨大。
“团队背景很干净,李教授是业内权威,就是……经费一直比较紧张,设备也有些老旧,如果能注入资金,进度应该能大大加快。”陈明补充道。
陆远沉吟片刻:“安排一下,我今天下午过去实地看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好的老板,我马上联系李教授那边!”
下午,陆远驾车来到了清华大学。在约定的实验室大楼外,陈明已经带着一名助理等候着。
“老板,李教授已经在里面了。”陈明迎上来。
陆远点点头,一行人走进了略显陈旧的实验大楼。走廊里飘散着淡淡的化学试剂味道,墙壁上挂着各种学术海报。
在李教授的带领下,陆远参观了几个核心实验室。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忙碌着,各种精密的仪器发出低沉的嗡鸣。李教授是个典型的学者,谈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便滔滔不绝,眼神中闪烁着对科研的热忱。他详细地向陆远介绍着实验原理、流程以及最新的突破数据。
陆远听得非常仔细,不时提出几个关键性问题,让李教授对他刮目相看,原本以为只是个商人,没想到对技术层面也有如此理解。
“陆总,这边请,我们看看材料成型后的初步测试区域。”李教授引着陆远走向另一个房间。
就在他们穿过一条连接两栋实验楼的走廊时,旁边一间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一个穿着白色实验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的年轻女子端着一个实验托盘走了出来。她似乎有些匆忙,差点与走在稍前方的陆远撞上。
“小心。”陆远反应极快,侧身让开的同时,顺手扶了一下对方的手臂,稳住了她手中的托盘。
“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注意……”女子连忙道歉,声音透过口罩显得有些闷。她抬起头,护目镜后的眼睛看向陆远。
就在这一瞬间,陆远看清了那双眼睛——清澈,明亮,带着一丝被打扰的慌乱,以及属于科研人员的专注和纯粹。虽然大半张脸被遮住,但仅凭这双眼睛和露出的光洁额头,以及那似曾相识的轮廓,一个名字瞬间跳入了陆远的脑海。
白晓荷?
怎么会是她?陆远心中闪过一丝讶异。按照原剧时间线,此时的她应该还在读大学,或者刚毕业不久?怎么会出现在这个材料实验室?
他不动声色地收回手,目光在她胸前的临时工牌上扫过——上面果然印着“白晓荷”三个字,以及“科研助理”的字样。
“没关系,没洒就好。”
李教授见状,也走了过来:“小白,没事吧?这位是来考察的陆总。”
白晓荷这才注意到李教授和陆远身后的一行人,意识到眼前这位气度不凡的年轻男子可能是重要的投资人,眼神多了一丝紧张:“李教授,我没事。陆总,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了。”
她的声音摘下口罩后更清晰了些,清脆悦耳。
陆远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看着她:“白助理也是这个项目组的成员?”
白晓荷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看了看李教授,才回答道:“我是跟着张师兄做基础数据测量的,算是项目组的边缘人员。“
李教授在一旁笑着补充道:“小白是化学系的高材生,勤工俭学过来帮忙的,做事很认真细致。”
“李教授您过奖了。”白晓荷微微脸红,显然不习惯被当众夸奖。
陆远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只是深深地看了白晓荷一眼。这个在原剧中给他留下不错印象的女人,此刻以这样一种意外的方式出现在他面前,穿着朴素的实验服,素面朝天,却难掩那份清丽脱俗的气质。
考察继续。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陆远的心思有一部分已经放在了如何利用这次机会上。原本他对这个实验室的项目就颇感兴趣,现在遇到了白晓荷,更是让他下定了决心。
回到李教授的办公室,双方坐了下来,进入了正式的洽谈环节。
“李教授,坦白说,我对你们团队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前景非常看好。”陆远开门见山,“‘远航资本’有意向贵实验室注入一笔资金,用于支持后续的研发、设备更新和团队建设。”
李教授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激动之色:“太好了!陆总,不瞒您说,我们太需要这笔资金了!我代表整个团队感谢您的信任!”
“先别急着谢我,”陆远摆了摆手,语气沉稳,“投资不是慈善,我需要看到回报。具体的投资额度、占股比例以及后续的监管方式,我的团队会出具详细的方案。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您请说!”李教授立刻正色道。
陆远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关于这个项目的日常进展汇报和与我们‘远航资本’的对接工作,我希望由刚才我们遇到的那位白晓荷,白助理来负责。”
“小白?”李教授愣了一下,显然对这个要求感到有些意外。白晓荷只是一个勤工俭学的学生助理,无论是资历还是职位,都远远不够格承担如此重要的对接工作。
陈明在一旁也微微蹙眉,但基于对陆远的信任和了解,他没有出声质疑。
陆远看出了李教授的疑虑,淡然解释道:“李教授不必多疑。我并非质疑您或其他资深研究员的能力。只是我认为,与投资方的对接,除了专业能力,沟通的顺畅和信息的准确传递同样重要。白助理年轻,有活力,学习能力强,而且从刚才的短暂接触来看,她做事认真,态度端正。由她来负责日常沟通,可以避免很多因学术思维和商业思维差异带来的摩擦。当然,重大的技术决策和汇报,仍然需要您亲自把关。这只是一个便于我们双方高效沟通的安排。”
李教授沉吟了一下。陆远的投资对实验室至关重要,而且让一个年轻人负责日常联络,确实可能更灵活。小白那孩子,也确实踏实可靠。
“既然陆总这么看重小白,那……就这么定了。”李教授点了点头,“我会安排她参与进来,负责与贵公司的日常对接工作。”
陆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那就这么说定了。具体细节,陈明会尽快与您敲定。”
离开实验室,坐回车里,陈明终于忍不住问道:“老板,那个白晓荷……有什么特别吗?”他跟随陆远日久,知道老板从不做无的放矢的事情。
陆远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嘴角却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没什么特别,只是觉得她看起来比较顺眼,沟通起来应该不累。而且,给年轻人一个机会,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