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地震后的第一个清晨,在一阵剧烈的余震中到来。

大地再次晃动,棚子里的人们发出一阵惊呼,下意识抱紧身边的人。

当晃动停止,太阳也从布满灰尘的地平线上升起。

阳光却没有带来暖意。

它照亮的是一座满目疮痍的城市。

断壁残垣随处可见。

空气中有浓重的尘土和血腥味。

家属院里的筒子楼虽然没有完全倒塌,但也已成了危楼。

墙体上布满巨大的裂缝,阳台摇摇欲坠。

所有人都知道,那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再也回不去了。

劫后余生的庆幸,很快被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取代。

停水停电,通讯也完全中断了。

他们和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系。

食物和饮用水成了眼下最严峻的问题。

“家里的水缸好像被震倒了,水都流光了。”赵秀莲脸上写满了忧愁。

“我们家的粮食也都被埋在厨房里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拿出来。”周红叹着气。

恐慌的情绪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这时,肖芷涵站了出来。

“大家先别慌。”她的声音清晰,带着让人信服的力量。

“我们先把所有人家里还能用的物资都集中起来,统一分配。”

“尤其是水和食物,必须优先供给孩子和老人。”

肖芷涵的话让大家找到了主心骨。

男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冒着余震的危险回到危楼家里,抢救还能用的物资。

女人们则负责照顾孩子和老人,安抚大家的情绪。

顾言洲在天亮后不久就离开了。

他所在的部队接到紧急命令,要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灾中去。

临走前,顾言洲只是紧紧抱了肖芷涵一下。

“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里人。”

“等我回来。”

肖芷涵点头,没有多说。

她知道此刻他属于这个国家,属于所有需要他的人民。

物资很快被集中起来。

情况比想象中还要糟糕。

能找到的食物只够所有人吃两三天。

而干净的饮用水更是少得可怜。

“这可怎么办啊?”

“没有水喝,我们撑不了几天的。”

新的焦虑再次笼罩在所有人心头。

“水的问题,我来想办法。”肖芷涵看着众人平静地说。

她让高健和陈锋找来几个空桶和一些沙子、石子、木炭。

然后在院子角落里,搭建起一个简易的过滤装置。

“这是净水器?”高健看着这个简陋的装置,疑惑地问。

“嗯,简易的。”肖芷涵点头。

“院子里不是有口备用的老井吗?虽然井水不能直接喝,但经过这个装置过滤再烧开,就可以应急了。”

她一边说一边动手操作。

肖芷涵前世在实验室里学过各种野外求生知识。

这些当时看起来“无用”的技能,在今天却成了救命的关键。

看着浑浊的井水经过沙石和木炭过滤,真的变得清澈起来。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希望。

解决了水的问题,肖芷涵又开始处理伤员。

地震中,有不少邻居都受了皮外伤。

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一个小伤口都很可能因感染而致命。

肖芷涵让大家把家里能找到的药品都集中起来。

碘酒、纱布、酒精棉,甚至一些高度数的白酒。

她冷静地为每一个伤员清洗伤口,包扎处理。

她还带着顾盼和几个年轻女孩,在附近的废墟里寻找可以入药的草药。

蒲公英、车前草、马齿苋。

这些平时不起眼的野菜,此刻都成了珍贵的药材。

肖芷涵教她们如何辨认、捣碎、敷在伤口上,可以消炎止血。

她的专业让所有人都对她刮目相看。

在她的带领下,这个临时的避难所开始变得井然有序。

大家不再像一开始那样被恐惧和绝望支配。

而是开始积极投入自救中。

邻里之间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友爱。

张桂芬把自家抢救出的最后一块腊肉拿出来,熬成了一锅热气腾腾的肉汤,分给了院子里所有的孩子。

赵秀莲把自己孩子的奶粉分给了另一个正在哺乳期的年轻妈妈。

周红则用巧手把一些破旧衣物改成了可以御寒的小毯子。

在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被放大。

傍晚,顾言洲拖着一身疲惫短暂地回来一趟。

他的军装上沾满泥土和血迹,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疲惫。

顾言洲给家人和邻居们带来了一些压缩饼干和瓶装水。

也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最新消息。

“市中心的情况很严重。”顾言洲的声音沙哑。

“很多地方都成了平地。”

“救援的难度非常大。”

顾言洲所在的部队已经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从废墟下救出几十名被困群众。

但还有更多的人被埋在下面,生死未卜。

听到这些,所有人的心情都变得沉重。

肖芷涵看着丈夫布满血丝的眼睛,心疼不已。

她把一碗热好的肉汤递到他面前。

“快吃点东西,补充体力。”

顾言洲狼吞虎咽地喝完汤,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就要离开。

“我得走了,那边还有很多人等着我们。”

他看着肖芷涵,满是歉意。

“这里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肖芷涵点头。

顾言洲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肖芷涵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更加艰难。

余震还在继续,食物在一天天减少,疫情的威胁也随时可能爆发。

但她没有害怕。

她看着身边这些身处困境却依然互相扶持、努力求生的邻居们。

看着那些经历了恐惧却依然在母亲怀里露出天真笑容的孩子们。

她的心里充满了力量。

这时,一个负责联络的老师找到了肖芷涵。

“肖芷涵同学,学校接到上级通知,现在灾区急需一批懂外语的大学生作为翻译,协助即将抵达的国际救援队。”

老师的脸上带着期盼。

“我们知道你现在的情况也很困难。”

“但是,组织上第一个就想到了你。”

“你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吗?”

肖芷涵没有任何犹豫。

她抬起头,很坚定。

“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