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成功逼退“探索者联盟”的科考船,如同一剂强心针,证明了流亡文明在隐匿与规则运用上的潜力。李默在危机中的临阵突破,不仅稳固了自身对第二枚碎片力量的初步掌控,更将“规则隐匿”法门推向了新的高度。在他的引导下,一批核心成员开始掌握中阶法门的精髓,“新黎明”星系的“存在感”被进一步压低,如同融入了宇宙背景噪音之中。

暂时的安全,带来了宝贵的发展窗口期。

凭借从“旋律文明”持续获得的技术支援、李默提供的规则洞见,以及自身在绝境中迸发的创造力,流亡文明的科技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

最大的突破,来自于对“星桥”技术的逆向工程与再创新。

当年仓促逃离太阳系,依靠的是“旋律文明”提供的核心算法和人类临阵补完的框架。如今,在更加稳定和安全的环境下,以林瑶和铁棺为首的科研团队,结合新获得的规则知识,对“星桥”技术进行了彻底的解析和重构。

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被动的“使用者”。他们要掌握这门技术,甚至……超越它。

数年呕心沥血的钻研后,一座完全由人类自行设计、建造的小型化、可控“跃迁之门”原型机,在“希望号”的实验舱内成功启动!

与“星桥”那庞大、一次性、目的地固定的特性不同,这座“跃迁之门”更加灵活,能量消耗更低,并且理论上可以进行短距离的、目的坐标可调的跃迁!虽然目前仅能支持小型探测器往返于“新黎明”星系内的几个预设坐标,但其意义无比重大——这标志着人类文明真正掌握了超光速航行的核心技术,拥有了在宇宙中有限机动的能力!

消息传出,整个流亡群体沸腾了!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希望的象征。它意味着,他们不再是被困于一隅的逃亡者,他们拥有了探索周边、寻找更多资源、甚至……在未来某一天,主动出击的可能性!

然而,伴随着巨大喜悦而来的,是一个更加宏大、也更具争议的议题——**是否利用这项技术,尝试寻找并联系其他可能的人类流亡者?**

当年“肃正协议”入侵太阳系,并非所有人类都成功通过“星桥”逃离。有证据表明,可能存在其他小型舰队或秘密基地,利用不同的方式、朝着不同的方向进行了疏散。他们是否幸存?流落何方?

“我们必须找到他们!”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与亲人失散、心怀愧疚的幸存者,情绪激动,“我们不能抛弃任何同胞!跃迁之门给了我们寻找的能力,这是我们的责任!”

“这太冒险了!”保守派则强烈反对,“跃迁技术还不成熟,范围有限。盲目搜寻如同大海捞针,且每一次启动都可能增加我们暴露的风险!我们自身的生存尚且艰难,不能再节外生枝!”

“而且,”铁棺补充了一个冷酷但现实的问题,“就算找到了,他们是否还是我们认知中的‘人类’?漫长的流亡和不同的环境,可能已经让他们发生了难以预料的变化。贸然接触,福祸难料。”

争论的焦点,最终汇聚于一点:在自身尚未完全稳固的情况下,是否要为了一个渺茫的希望,去承担巨大的风险?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李默。他不仅是力量的象征,更是文明精神的引领者。

李默没有立刻回答。他独自来到“希望号”的观测甲板,望着舷窗外那颗正在被一点点染上绿色的“新黎明IV”。他回想起地球上的点点滴滴,回想起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面孔,也回想起这一路流亡的艰辛与牺牲。

他抚摸着胸前那两枚温热的碎片,感受着其中蕴含的、不仅是力量,更是无数文明兴衰沉淀下的厚重。他想起了“观测者”的默默记录,想起了“旋律文明”的暗中相助,想起了“肃正协议”的冰冷无情,也想起了那惊鸿一瞥的“寂静巡视者”。

宇宙是残酷的,但并非只有黑暗。文明的火种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其生存的本能,更在于其传承的责任与联结的渴望。

他回到会议室,面对所有期待与不安的目光,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们一路流亡,不仅仅是为了活着。”

“我们守护的,是文明的火种,这火种中,包含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我们每一个个体的记忆与羁绊。”

“寻找失散的同胞,或许希望渺茫,风险巨大。但如果我们因为恐惧而放弃了寻找,那我们守护的,还是一个完整的文明吗?我们与那些只追求自身存在的冰冷机器,又有何异?”

“这不是一次冲动的冒险,这是我们……**对自身文明身份的确认与坚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当然,我们不会盲目行动。‘寻亲计划’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跃迁之门,优先探测‘旋律文明’提供的星图中标注的相对安全星域,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人类信号或活动痕迹,此阶段以隐蔽侦察为主,绝不主动暴露。第二阶段,视侦察结果评估风险,决定是否进行有限接触。第三阶段……那将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这个稳健而充满人文关怀的方案,最终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寻亲计划”启动。

一艘装备了最新隐匿系统和短程跃迁引擎的小型侦察舰“归乡号”,承载着文明的期盼,悄无声息地驶出了“新黎明”星系,消失在璀璨而未知的星海之中。

它带走的,不仅仅是一船精英船员和先进的设备,更是流亡文明对过往的眷恋、对同胞的责任,以及面向未来、敢于联结的勇气。

李默站在港口,目送着“归乡号”消失的方向。

他知道,这扇“跃迁之门”打开的,不仅仅是空间上的通道,更是文明心灵上的桥梁。

无论“归乡号”能否找到失散的同胞,这次出征本身,已经标志着人类文明从被动逃亡,开始转向主动探索和重建联结。

星火虽微,却渴望照亮彼此,汇聚成河。

而他们的征途,依旧是那片无垠的星辰大海。

(第九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