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元狰安顿好长孙无垢等人后,回到府中歇息。

这几日劳累过度,让他疲惫不堪。

次日清晨,李渊特意派人送来几辆满载铜钱的马车送至楚王府。

李元狰对李渊的慷慨表现颇为满意,毫不犹豫地将钱接收,

并立即遣人送信告知李建成此事,表示款项已妥善处理。

李建成很快回信:“既然我如今寄居在你府上,

那这些钱就直接交由你保管吧,你得确保我的生活品质不受影响。”

看到这番回复,李元狰不禁哑然失笑,李建成显然是彻底赖上了他。

然而,事已至此,他也无可奈何,毕竟当初是自己力排众议救下了李建成。

权衡之下,他只得通过锦衣卫的秘密渠道,

将这批钱交由范蠡打理,以期通过商道让钱滚钱,实现增值。

而他本人则继续在府中过着安逸惬意的日子,对这些琐事懒得费心。

转眼半年过去,这段时间里,朝堂风云已然变幻莫测。

李渊通过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整顿,将整个朝局梳理得井然有序。

同时,李世民的势力在李渊的刻意打压下几乎支离破碎,元气大伤。

李元狰对此深感困惑,不禁暗自思忖:李渊不是早已决定扶持李世民登上储君之位吗?

为何如今反而摧毁他的根基,此举究竟有何深意?

面对他的疑问,李渊的答复耐人寻味:

“若他连眼前的困局都无法突破,那便不再具备成为储君的资格。

此番作为,是对李世民的一场试炼。”

这一回答蕴含着李渊的深谋远虑,使得李元狰无法多言,只能选择静观其变。

半年时光悄然流逝,李元狰的生活却一如既往地悠闲随性。

他每日在府中享受舒适生活,偶尔外出流连青楼,

纵情纨绔之乐,不断积累声名狼藉的纨绔值。

世事喧嚣,朝堂风起云涌,而他的日子却平淡无波,惬意自得。

这一天,李元狰收到了一则消息,彻底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

埋伏在突厥的锦衣卫传来了警报:天气逐渐转寒,突厥部族已开始集结骑兵,准备对大唐发动进攻。

突厥本是以游牧为生的民族,缺乏物资的积累与沉淀,

每到寒冬,草原上的牧草枯萎殆尽,后勤供应变得极为紧张。

他们不仅要满足自身的食物需求,还需大量粮草喂养牛羊马匹。

因此,每逢寒冬来临,突厥往往将目光转向邻近的大唐,试图通过战事掠夺资源。

这种情况早已成为大唐边境的常态,因而边境驻军数目远超其他地区。

然而,即便防守严密,突厥骑兵凭借卓越的机动能力,

仍时常能突破大唐的防线,这使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战事频发,民生艰难。

与之相比,大唐军队大多以步兵为主,在机动性上难以抗衡骑兵,防御压力巨大。

如今,突厥再一次集结兵力,大唐边境的局势又将陷入动荡。

他收到消息后,眉头紧锁,心中沉思:既然自己已在大唐安居乐业,

并受百姓供养,就理应为国家尽一份力。

然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远非易事,他深知自己不擅军事指挥,唯有找到合适的将领方能扭转局势。

思定之后,他果断起身,下令道:“小王!备马,我要进宫!”小王闻声迅速牵马至前。

李元狰翻身上马,随即又吩咐道:“通知毛护卫,就说我急赴宫中,让他立刻跟上。”

话音刚落,他策马疾驰,一路向皇宫奔去。

待李元狰策马疾驰来到宫门前,未作片刻停留,便径直纵马冲入宫门。

他高声喝道:“都统统给本王让开!”

宫门守卫远远见到马上之人竟是大唐楚王,皆面露惶然,不敢阻拦。

众所周知,这位纨绔王爷素以跋扈闻名,若惹恼于他,后果绝非他们能承担。

于是,李元狰畅通无阻地一路直奔甘露殿而去。

到达甘露殿前,他翻身下马,大步冲入殿内。

正在批阅奏章的李渊闻听外头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眉头微皱,

心中不悦,正欲令人前去查探究竟何事喧嚣。

无舌刚走到门边,李元狰却已闯入殿内,其急切的神态让所有人不禁一怔。

李渊抬眼望去,只见李元狰满脸焦急,他从未见过一向散漫的楚王此般模样,

遂沉声问道:“狰儿,发生何事,竟如此匆忙?”

李元狰一路疾驰,又因不断喝令声嘶,嗓子已然冒烟,竟一时难以开口。

他快步来到李渊面前,将手中的情报递上。

随后,他顾不得礼数,一把端起李渊面前的茶汤便仰头饮尽。

却不料,因忘记茶汤尚热,呛得他连连咳嗽。

见状,无舌赶忙上前,轻拍李元狰的背以缓解不适,并立即招呼侍从去取清水。

不一会儿,侍从快步奉上清水,无舌接过递给李元狰。他一饮而尽,这才缓过神来。

此时,李渊已将情报细细浏览,随着阅读的深入,其神色愈发凝重。

待看罢最后一行文字,他缓缓抬头,眼神冷峻,

语气沉重地问道:“狰儿,这份情报是否可信?”

李元狰微微点头,郑重回道:“父皇,千真万确。”

李渊听罢李元狰的回答,眉头微皱,缓缓问道:“这情报,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李元狰神色郑重,深知如果自己无法说清来源,必然难以获得父皇的信任。

他不假思索地答道:“父皇,您是知道的,我麾下安插了不少眼线。

早在布置这些眼线时,我便有意将他们分散安插到周边诸国。

正因如此,我才能及时掌握这些情报。

父皇,请您放心,这次的情报,我以性命担保其真实性。”

李渊闻言陷入了沉思,脸色愈发凝重。

多年来,大唐每年向突厥进贡求和,

但对方却依旧恣意妄为,不断侵扰边境,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若非大唐内部局势尚未完全平定,国力未臻鼎盛,

他早已下令兴师伐之,将突厥从大唐的疆域边缘彻底驱逐。

然而,眼下大唐尚处于恢复时期,经济与军力皆未达到巅峰,要灭亡整个突厥尚缺底气。

沉吟片刻,他缓缓抬起头,看向李元狰,语气中透着一丝试探:

“狰儿,你认为当下我大唐该如何应对这般局势?”

李元狰略一低眉,若有所思,片刻后抬起目光,郑重答道:

“父皇,眼下局势复杂,臣儿斗胆一问,您可曾细数当今朝中还能堪当大任的将领有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