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世民凝视着兄弟们略显激动的神情,他深知这些久经沙场的将士心中积压的郁闷与热血。

他们不仅对战场怀有无尽的渴望,更对自己的实力充满自信。

然而,此次出征危机重重,他不得不敲响警钟,为众人提个醒。

李世民轻轻拍了拍手,打断了众人的兴奋气氛,

待整个大厅渐渐平静,他踱步至主位,神色凝重地坐了下来,

扫视众人后缓缓说道:“兄弟们,此战虽有翻身之机,却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话音刚落,他从衣袖中取出一份密报,递给身旁的杜如晦。

杜如晦展开文书,粗略浏览后,眉头紧锁,

随即将密报传递给房玄龄,密信便在座众人间依次传阅。

待众人看罢,厅内的热切氛围已悄然被凝重代替。

杜如晦起身躬身行礼,郑重问道:“殿下,陛下对此战有何指示?”

李世民摆手示意他免礼,并待他回座后方才说道:“此番突厥预备突袭我国边境,

我与陛下建议,改变以往防守策略,转为主动出击。

他们欲袭我边境,那我便直取其本营,以攻代守,击其要害。

所幸,陛下准许我统领两万精兵执行此任务。

但各位,这一战注定凶险异常,成败难测。

今日我召诸位前来,不仅是为共商战策,更是给你们一个选择的机会。

你们既是我的部下,更是我肝胆相照的兄弟。

然而,此战艰危,我甚至毫无必胜之把握。

所以,我不会强求任何人。如果有人希望退出,我完全能够理解。

现在,请诸位做出自己的决定。”

程咬金听罢李世民的话,当即站了出来,脸上满是坚定之色,

朗声道:“殿下,您这是小看我们了!

多年来,我们征战沙场,刀尖舔血,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更何况,此战若胜,不仅是殿下您功成名就,我们这些追随者也能重回应有的位置。

这一仗,不只是为您,更是为我们自己争夺未来!

说到底,老程跟随您多年,做惯了先锋,如今更不可能退缩!”

他说罢,其余几位将领纷纷附声表态,皆言誓死追随。

李世民望着程咬金,眼中满是欣慰的笑意,心中暗赞道:

这老小子虽貌似粗鄙,却心思缜密,连这等鼓舞士气的效果也非他莫属。

随即,他轻拍双手,示意众人安静,脸上浮现一抹决然之色,

开口说道:“好!诸位果然不愧是我李世民最看重的部将,最信任的兄弟!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一同在大唐的历史上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吧!

既然无人退出,那我李世民更不可能畏战怯懦。接下来,我们便议定此战的方略!”

杜如晦自是洞察李世民的决心,但作为谋士,他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

他与身旁的房玄龄低声商议片刻后,站了出来,拱手进言:

“殿下,您的心意臣等已然明白。然而,此战实在过于凶险,

古语有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殿下贵为大唐之主,实不宜亲冒险境。

不若让臣等带兵出征,为殿下分忧如何?”

他的建议刚出,房玄龄也微微颔首以示赞同。

然而,李世民却坚毅地摇了摇头,断然说道:“不!

正因为此战凶险非常,我才必须亲自执掌兵权,率军出击。

唯有如此,方能一鼓作气,扭转乾坤!

此战,陛下赐予我绝对的指挥权,允许我从全军中挑选将士。

正如之前所提,此次行动只能动用两万人。

然而,你们都清楚草原的地形和局势,这支部队必须全部由骑兵组成。

因此,我的旧部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所以只有由我亲自率领,否则很难整合这些新组建的兵马。

唯有我的身份和地位,才能震慑全军,使其听令统一行动。

我绝不想带着一群乌合之众上战场,稍遇挫折便一哄而散!”

杜如晦闻言,立即拱手进言道:“殿下,虽说能从全军中挑选将士,

但这些人未曾经过系统的协调训练,就算挑选出来,短时间内也难以形成合格的战斗力。

更何况,我们已经知晓突厥开始集结,但他们具体行动时间尚不明确。

我们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准备时间。

所以,这支大军必须尽快出发,正所谓‘兵贵神速’,

只有抢在敌军之前展开行动,才能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

否则,我们恐怕只能沦为救火队,疲于追击敌军的尾巴。”

李世民点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嗯,你所言极是。

情况确实紧急,时不我待,只能在行军途中进行训练调整了。

对于我麾下的这些将领,我还是充满信心的。

他们的能力与忠诚无需置疑。当然,这一切也需要你们的全力配合。”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具体的情况因为情报方面的对接人员还未到位,

但只要情报一到,我们便能确定敌军动向。

一旦掌握准确的战略目标,此战将大为简化。

好吧,程咬金,秦琼,你二人即刻前往长安周围各驻军挑选士兵。

你们长年在长安任职,对这些精锐士卒应有深刻了解,务必选拔精良之士。

侯君集,你则回到我们之前的军营,挑选可用的老兵。

记住,这次选人不讲私情,要以战力为重!

克明、玄龄,你们二人立即前往刑部与大理寺,将敬德以及我府中的府兵悉数接回,

妥善安顿于府中,让他们好好休养一段时日。这些日子,他们确实辛苦了!”

李世民铿锵有力地命令道。

众人闻言,无不恭敬领命,随即匆匆离去,开始按吩咐行事。

李世民目送众人离开后,独自跃身上马,重新离开了杜府。

时间在激烈的战事会议中悄然流逝,待他策马行至长安街道时,夜幕已然笼罩整个城池。

他一人漫步于幽深的街道之上,脑海中翻涌着战事的全盘布局,

也反复推演着可能面临的种种变局。

他就这样浸沉于思绪之中,不知不觉间,竟在街头徘徊了整整半个时辰。

归来时已是深夜,秦王府的大门在眼前静静伫立。

李世民缓缓推开府门,却见府内灯火通明,光影交错映照出格外温暖的氛围。

他心中一阵惊异,快步踏入府中,径直向主厅走去。

当他迈进主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道熟悉的身影。

顷刻之间,李世民双眼微湿,情不自禁地快步上前,将那人紧紧拥入怀中,久未松手。

他的目光中尽是思念与激动,仿佛一切的疲惫与压力,在此刻都得到了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