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而,李世民此行注定艰险重重,即便他们不断更换战马、日夜疾驰,

终究无法摆脱身后穷追不舍的突厥骑兵。

突厥敌军人数远胜己方,尽管追击途中有人掉队,

却仍有许多敌人顽强跟随,大有誓死追击之势。

更何况,他们因愤怒而失去理智,全然不顾战马的疲惫与生死,

鞭挞着座下的战马一路狂奔,气势汹汹。

李世民清楚自己的使命是将突厥军队诱入埋伏圈,

因此对于敌军中那些掉队之人并未分心。

但这些掉队的敌人亦不可轻易放过,为了确保后方无虞,

李世民果断命程咬金率领一支小队绕至后方,将这些敌人逐一解决。

若能杀敌便全力以赴,如若难以斩尽则不强求。

程咬金外表粗犷,实则心思细腻、用兵如神,李世民对此深感信任。

就这样,李世民率领队伍顶着突厥追兵的压力,从白昼奔至夜幕。

他已无法判断到底奔袭了多远,直到忍不住向身旁的传令兵发问:“离设伏地点还有多远?”

传令兵环顾四周,仔细辨别地形后回答:“大约还有五公里。”

听到这个答复,李世民心头稍安,他深吸一口气,

目光扫过身旁疲惫不堪的将士们,许多人眼皮沉重,

甚至有人已然闭目,但他知道,属于他们的胜利就在前方。

于是,李世民振作精神,转身面对身后的将士,朗声喊道:

“兄弟们,我们的目标就在不远处!冲过去,就能得到休整的时间!

提起精神,一鼓作气,随我冲锋!”

将士们闻言,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原本压在身上的疲惫,似经这一声呼喊,烟消云散。

他们提起最后的力量,追随李世民,向前疾驰!

五公里的路程对于李世民座下的骏马而言不过是片刻功夫,

仅仅半炷香的时间,他便看到了前方李靖设下的暗号。

李世民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丝解脱的笑容,随即向身后的将士挥手示意。

一众将士立刻明白其中的意思,顿时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伴随着他们的欢呼,这支队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了李靖精心设伏之地。

就在翻过一个山头时,李靖安排的接应队伍已然整装待发迎了上来。

李世民猛然拉紧马缰,胯下的战马因疲惫而哆嗦了一下,随即停下脚步。

见他停下,将士们也纷纷勒住缰绳,一道道喘息声响成一片。

看到熟悉的接应部队,那些身心俱疲的士兵终于舒了一口气,

许多人甚至脱力地从马上摔了下来,这一幕令接应的将士们神色一紧,连忙上前查看情况。

李世民见状,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快,扶起他们!

他们实在太累了,若躺倒不起,只怕身体会受不住。

赶紧去准备些热食,让他们好好吃饱后再休息!”

接应的将士闻令而动,迅速安顿好每一位疲惫不堪的士兵。

此时,李世民自己却并未停下休息,他简单询问了李靖所在的位置后,迈开步伐快步赶去。

眼前这场伏击战,他绝不愿错过。

而在正面战场上,追击而来的突厥兵马已经逼近山头。

此刻,李靖未曾轻举妄动,他伫立高处,目光如炬,

静静地注视着越来越多的敌军涌入埋伏圈。

待确认大部分敌兵已然进入圈套,他稍稍侧头,

向身旁的传令官递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传令官迅速领会,走至一旁的大鼓旁,双手紧握鼓槌,用力敲响。

如雷般的鼓声顿时回荡山间,拉开了这场伏击战的序幕。

鼓声骤然响起,震彻整个山谷,两侧山头顿时燃起无数火光,随之腾空而起的竟是密密麻麻的火箭。

此时,警觉的突厥敌军已察觉到周围异样,纷纷大声怒吼,试图勒紧缰绳让战马停下。

然而,惊恐的马匹早已失控,哪能轻易停驻?

尽管敌军用尽全力控制,战马却依旧在惊慌中嘶鸣乱窜。

与此同时,埋伏在山林间的唐军早已张弓搭箭,蓄势待发。

箭雨如骤风般倾袭而下,但这些箭矢并非直射敌军,

而是精准地瞄向了深谷中的一片黑暗之地。

火箭点燃的瞬间,熊熊烈焰骤然腾起,铺天盖地般席卷整个山谷。

这片火海正是李靖早已布置好的火油阵。

大火瞬间织成天罗地网,将所有突厥敌军困于其中。

烈焰翻滚,浓烟四起,马匹受到惊吓,更加狂躁不安。

若非突厥士兵强力操控,仅是这些失控的战马,也足以让他们陷入混乱。

火海燃起之时,鼓声的节奏再度变化,不远处林中骤然现出无数唐军士兵的身影,他们的目光中蕴藏着刻骨的仇恨。

对于突厥人,这些唐军士兵怀有难以平息的杀意,此刻正是复仇的良机。

只见他们纷纷抬起手中的长枪,用尽全身力气,将一支支利刃投向火海中的敌军。

长枪如雨,划破空气,直刺突厥骑兵座下的战马。

李靖深谙骑兵克步兵的优势,因此设计火油阵的目的正是迫使敌军丧失战马的依托。

一阵阵长枪如浪涌般射向敌阵,将突厥战马刺得血迹斑斑,

有的甚至应声倒地,直接将骑兵掀翻在熊熊烈火之中。

顷刻之间,突厥军阵大乱,火光映红了山谷,唐军的杀伐之势犹如神兵天降,势不可挡。

李靖目光如炬,深知伏击的前半部分已然奏效。

他轻轻给传令官递了一个眼神,后者迅速调整鼓声的节奏。

随即,两侧山谷的伏兵骤然现身,无数弓箭手齐齐举弓,

将早已备好的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至突厥阵营。

箭雨伴随着烈焰,整个火海中回荡着凄厉的惨叫声。

尽管如此,无论是李靖还是唐军士兵,都未曾有片刻的怜悯,

依然冷面向敌人射出一轮又一轮箭矢。

火光的映衬下,可见突厥兵一个接一个倒下,生命消逝于炙热与箭尖之间。

李靖稳如泰山,始终未曾下达停止的命令。

直到预备的箭支悉数射尽,他才再次挥手示意,鼓声陡然一变。

刹那间,山谷内部爆发出阵阵战马奔腾之声,逾万名唐军骑兵如滚滚铁流般冲杀而出。

他们手中高举长砍刀,直扑突厥军阵,开始了最后的清扫。

此时,火海经长时间燃烧,火油已尽,地势反而更加利于骑兵冲锋。

铁骑所过之处势如破竹,突厥残军大多重伤垂危,毫无反抗之力。

他们只能闭目待死,任由刀锋轻易夺走性命。

唐军骑兵一轮迅猛的冲锋,便彻底碾碎了所有尚能站立的敌人,

战场上一片沉寂,昭示着突厥军队的末日已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