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重生了,这次换你舔我 > 第50章 小姜,不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向前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包厢内的氛围顿时凝重下来,空气都似乎变得有些厚重。

餐桌上盘子里的菜肴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大家都下意识地安静了下来,似乎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刚才那番话的分量。

直到曾洁微微低头,夹起一片笋尖,轻轻放入嘴中,她才打破了沉默,语气平静得几乎听不出情绪:“清燕这么好的学校,为什么要拒绝?”

这句话问得并不突兀,却也带着一种探询的意味,仿佛是在尝试理解姜尘的选择,也或者是想让他感受到重视。

姜尘听到这个问题,微微一愣,随即轻轻笑了笑,抬眼望向林母:

“我当时也想过,如果我去了,或许会有机会在这些大名校的课桌上坐一坐,但坦白说,我没那个能力。”

他说得十分直接,甚至没有做任何修饰,那种简单的语气,让人更容易信服他的诚恳:“清燕那么好的学校,有的是天才和怪才,我这种水平去,也就是浪费大家的时间,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话音落下,桌上的气氛更凝重了。

许家那边的几个人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能从他们微微提高的眉角、紧绷的表情看得出,姜尘的回答让他们坐立难安。

尤其是林远舟,他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微微皱了下眉,眼神闪烁着什么思量。

而作为提问人的曾洁,她的目光没有直接落在姜尘身上,而是依旧低着头,看着那道笋尖。

能做到国企高层领导,哪一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

眼前这个年轻人刚进来的时候,她的第一感受是震惊和愠怒女儿竟然没打招呼就带了一个陌生男生过来。

之后姜尘给她的第一印象就是除了长得还行之外,平平无奇。

但现在,曾洁第一次怀疑自己的眼光。

一个能拒绝清木录取的学生,怎么可能平平无奇,再结合现在姜尘展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冷静与稳重。

她不得不承认自己看走眼了。

林婉宁轻咳一声,像是想要缓解这份略显凝滞的氛围。

曾洁沉默了一会儿,抬头扫了一眼林远舟,随后目光转回姜尘。

她轻轻一笑,嘴角的弧度温和,却不带任何评价:“年轻人有自知之明是好事,但过分谦逊可能就适得其反。”

她的语气很淡,但也没有进一步追问。

显然,她并不完全认同姜尘的自谦,可尽管她依旧眉目淡然,却不再像之前那般漫不经心。

姜尘微微一笑,开口道:“林阿姨教训的是。”

前世他和林婉宁几乎等于私奔的情况,所以他对林家人的了解并不深。

但林母作为国企高管,她的性格不难猜测,这种习惯性地敲打太正常不过了。

接着他轻轻夹起一筷子菜,放入口中,顺势转移了话题,轻松应答着几句随意的问候。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林家和许家之间已经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林远舟表情依旧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看向姜尘的次数愈加频繁。

许家夫妇面无表情,但唇角绷得比刚才更紧。

而许乐天,则一副面如死灰的挫败。

剩下的就只有全场唯二带着笑容的林婉宁了,她伸手给林远舟夹了一块肉。

林父略略偏头,看了女儿一眼,眼神如镜,父女俩对视一眼,似乎什么都没说,又像是也什么都说了。

接着,他终于开口了。

“小姜是哪里人?”

他语气平淡,像是随口一问,可他看人的眼神却并不随意。

“温岭。”姜尘如实答道,“华东那边的一个沿海小城。”

林远舟点点头,没接话。

林婉宁下意识地挺了挺背,似是想打破什么,又被训练出的冷静压住了。

林远舟又问:“家里是做什么的?”

姜尘不急不慢:“开了一家杂货店,小本经营。”

他这话说得坦然,没有自嘲,也不掩饰,甚至还带了一点不卑不亢的骄傲。

“哦。”

林远舟应了一声,没再继续问,却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这一瞬,桌上陷入一种近乎刻意的静默。

是那种连轻咳都显得格外刺耳的沉默。

这时,许母终于笑着开口:“现在的年轻人啊,读书很辛苦,我们当父母的也就希望他们能找个门当户对、能彼此成就的人。”

这话看似感慨,实则每一个字都挑得精准,像是绵软的刀锋,从“出身”到“未来”,一圈都绕进去了。

显然,她终于找到了扳回一局的机会。

学历方面已经明显聊不下去了,无论是麻省理工还斯坦福,虽然也是顶尖学府,但在华夏这个地界里,没有任何学校的含金量能够超越清燕,顶多持平。

这时,林婉宁那位很久没说话的小姨接话道:“年轻人嘛,感情上头时总觉得只要彼此喜欢就够了,可等过了热乎劲儿,才知道现实里过日子讲的是势均力敌。不是说谁差谁一头,而是三观、能力、家庭背景都要对得上,才能走得稳。”

她一边说着,一边顺手替许母倒了点茶,动作自然,却让人听得分明。

姜尘并未立刻回应,只是将那一口还未咽下的菜慢慢咀嚼完,动作从容得像是在散步。

他抬眼,微微一笑,嗓音平稳清润:“两位阿姨说得都对,门当户对确实很重要。”

一句认同的话,让两人一时没接上话,只觉得话题好像一下子顺了她们的意。

但下一句,姜尘就话锋一转:“不过我理解的门当户对,不光是家庭背景的对等,更是两个人在相处里能否对等,在沟通里是否能听懂彼此说话,在情绪上是否能照顾彼此情绪,在未来的道路上,是否能同行。”

他说这话时语气不急不躁,甚至可以称得上温和。

但恰是这种温和,却有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钝重感。

“我家确实普通,顶了天也就是小康。我父母也没什么文凭,但人很好,辛苦一辈子供我读书。我考上大学,不光是为自己,也是在为他们争口气。”

他说到这,顿了一下,看向林远舟和曾洁的方向。

“我知道自己从哪儿来,也知道自己能走到哪儿。我不觉得我现在就能配得上婉宁,可我也不会因为起点低,就自卑地觉得谁都比我高一等。”

“更重要的是,我认为现在大家都还是要以学业为重,感情的事情,至少等出了社会之后再说吧?”

这番话一落,全桌再次沉默。

那不是无人接话的尴尬,而是一种你小子不按常理出牌的错愕。

曾洁轻轻地放下了筷子,视线终于真正落在姜尘脸上。

那一刻她不再是审视一个年轻人,而是第一次,作为成年人,对另一个成年个体的注视。

林远舟则不动声色地抬眼,与姜尘对视几秒,没有说话,却缓缓地将茶杯放回杯垫上,指尖轻敲了一下瓷面,像是在思索什么,又像是在默许。

事实上,两人这次来燕京的本意就单纯只是来接女儿回家。

没有哪个父母会希望女儿早早的就步入感情的泥潭去,更何况他们还只有林婉宁一个女儿。

这场宴席纯粹是林母那个妹妹硬凑的局。

短暂的沉寂之后,林远舟终于开口:“小姜,不错!”

只有四个字,但落在桌上,比一整段言语更有分量。

许母还维持着脸上的笑容,却没再说话。她原本期待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掌控感,像是被什么不动声色地击碎了。

许乐天则低着头,整个人像是沉入水中般安静。

与此同时,曾洁第一次露出微笑,转头看向林婉宁,语气平缓却不失威严:“吃菜吧,菜要凉了。”

林婉宁轻轻应了一声,眼角却悄悄带了点笑意。

而姜尘,则低头继续吃饭,像是什么都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