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天的行程很赶,姜尘起了个大早。

先是去了一趟之前给王磊租的公寓,找了个开锁师傅让给配个新锁和钥匙。

当初签合同的时候,他直接付了整年的房租,所以房子一直都空置的,要不是董军出现,他大概都忘了这回事了。

中间出了个插曲,开锁师傅来了,但死活要见到房东才愿意动手。

耽搁了好一会儿,直到房东醒来,总算才搞定。

马不停蹄赶到姜东来的时候,姜尘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口有些局促的董军父女俩。

带着父女俩和刘琪打了个照面后,又领着他们回到了公寓。

……

“两室一厅一卫,虽然是老公寓,但楼下的生活圈很便利,而且离商场也很近。”

“这……”董军嗓子有些发紧。

房子比他预想的要宽敞明亮,尽管不新,但却格外干净整洁。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在简朴的家具上,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董军怎么会不了解燕京的房价呢?

在这种地段找到这么一间房子的价格即便不是天价,也不是他能负担得起的。

可今天,他竟然站在这里,觉得一切都像是做梦。

“你看,爸,这里好大,阳台上的风景也好美!”小枫的声音突然传来,打破了他沉思的状态。

董军转头看去,看到女儿趴在阳台的栅栏上,眼中满是欣喜,似乎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

他下意识地走过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柔声道:“喜欢就好。”

姜尘站在一旁,笑着开口道:“这房子虽然简朴,但生活方便,楼下是成熟的社区,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离商场也近,方便你工作。”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董军身上:“不要有负担,这房子本来也已经空置几个月了。”

董军心里一阵酸涩和感激交替,可他也清楚,说再多感激的话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最终,他深吸了一口气,抬头看着姜尘,“姜先生……您上次要找的人的信息……”

……

回到姜东来,透过会议室的玻璃门,陶思雨已经到了。

只是和记忆里不太一样,她没再扎那两根冲天辫,而是随意地把头发披散下来。

鬓角的头发被灯光照得雪白,整个人看上去没了那股小孩似的古灵精怪,却多了几分妩媚。

陶思雨身边还坐着一个男生,高高瘦瘦的,戴着副黑框眼镜,五官虽然称不上帅,但整个人干干净净的。

姜尘扫了一眼,心里便有了数。

这大概就是陶思雨之前一直提过的技术搭子。

刚推开门,陶思雨就看见了他,然后猛地站起身,挥舞着手臂向他冲了过来。

“老板,你终于来啦!我想死你了哦!”

姜尘一个闪身躲过了过去,有些疑惑这丫头是不是今天吃错药了:“少来,我看你是想我请你吃火锅了。”

“真的哇,老早就等你来啦!”似乎没能抱到姜尘让陶思雨有些不开心,她回到座位,指着男生介绍道:

“这是就是我一直跟你说起的那个搭子李霖,技术方面的,后端开发这块儿他负责。”

接着,她看向李霖:

“老李,怎么样,我没骗你吧?这个就是我跟你提过的老板,是不是又高又帅?”

李霖抬头,目光有些复杂地在姜尘身上扫了一遍,开口道:“姜总,你好。”

“你好。”

姜尘看了李霖一眼,对方虽然表面上很礼貌,但隐约有股直觉告诉他,对方对自己似乎有些敌意。

“久仰大名,一直听思雨说起你,今天总算见到真人了。我听说,拼团的初始版本已经做出来了?”

李霖面无表情,“嗯,基本完成了。不过整体系统还需要一些调试,尤其是在商家端的交互上,用户体验方面还得再优化。”

姜尘点点头,就目前来看,李霖给他的感观还不错,除了那股莫名其妙的敌意之外,至少不是那种眼高于顶的龙傲天秉性。

“辛苦了,那我们就直入主题,展示一下吧。”

李霖也没废话,直接打开电脑,开始展示平台的界面,虽然是初版,但已经能看出些许雏形。

页面的功能虽然简洁,却已经涵盖了发起拼团、邀请、成团、优惠等基本流程,看得出他在后端开发上确实有一套。

这时,陶思雨又凑了过来,和他贴得很近:“老板,怎么样?对得起你给的工资吧?”

姜尘略微拉开了点距离,微微点头,“系统还不错,基本功能已经实现,但初期阶段要注意的还是商家的引入和用户的粘性,主打价格低并不是我要的唯一核心,也不能成为核心。”

一旁,见到这一幕的李霖脸色原本就有些难看,又听见这话,顿时反驳道:

“姜总,你说的简单,但你难道不知道,拼团的核心就是价格优势和流量聚集吗?如果价格不够低,用户怎么会主动参与拼团?”

姜尘轻轻笑了笑,目光定定地看着李霖,语气不急不缓:

“低价是吸引用户的手段之一,但拼团的真正核心,是要让商家看到长期价值,不是依靠一时的便宜。

如果商家觉得自己在平台上能赚到更多,能保持长期的活跃,才会愿意持续在这里投入。

而用户,如果只为了便宜去拼团,平台很快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无法持续。”

李霖微微挑眉,显然他并不认同姜尘的观点。

可是姜尘并没有给他机会反驳,继续说道:“而且,用户的粘性才是关键。低价带来的是短期用户,真正能为平台带来长期活跃的是用户的选择和参与度。

商家会通过流量,用户会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和优惠,才会形成长期的生态。”

“拼团的核心在于提升商家的长期活跃度和用户的回流率,而不仅仅是便宜。”

姜尘的声音依旧平静,但眼中却透着一股清晰的判断力。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给李霖留出时间思考,接着又补充道:“换句话说,如果你是商家和用户,你会怎么选?”

李霖的脸瞬间变得有些红,显然被姜尘的话击中了痛点,随即道:“那你光说的容易,你有什么解决方法吗?”

姜尘闻言一笑,“方法很简单,我打算在平台里加一些小活动,让用户在拼团之外也有参与感。”

“比如用户每天参与拼团、签到,或者完成一些简单任务,就能获得积分或者能量。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可以兑换红包、抵用券,或者获取平台的特权。奖励不仅仅是便宜,而是一种成长和收获感。”

“又或者开发一款简单版的小游戏,比如一块田地,可以种植各种虚拟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可以售卖成金币,金币可以兑换抵用券或者现金,并且还可以设计种植等级……”

随着姜尘话音落下,李霖脸上只剩下呆滞。

作为燕大计算机的高材生,也算得上是第一批互联网的金字塔尖端分子。

他当然清楚,如果把姜尘说的那些玩法加入到现有的拼团里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那将会在极其短暂的时间里创造出一个新兴的独角兽企业。

只是他不理解,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只上了一个双非院校。

还不理解的是,李霖攥紧了拳头,看着姜尘,“姜总,你就这样告诉我,难道不怕我剽窃了你的创意,另外找投资人自立门户吗?”

面对李霖的问题,姜尘再次笑了起来,反问道:“那你觉得,会是你剽窃更快?还是我创新得更快呢?”

李霖一愣,一时间大脑有些转不过来。

这时,一旁的陶思雨也从震惊中回过神,她看向李霖:“老李,你上次不是问我那个现金红包提现是谁的创意吗?喏,就在你眼前。”

听到这话,李霖如遭雷击地瞪大双眼,然后艰难地咽下口中那股涩意。

突然之间,他有种天塌了的感觉。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普通人在天才面前的无力感。

而在此之前,他一直扮演着天才那个角色……

片刻后,他站了起来,面带几分挫败和失落,就在他准备开口离开这个让他无地自容的地方的时候。

陶思雨却像是提前预判到了一样,一把拉住了他的手。

“不过,老板虽然你已经把一切框架都构思好了,并且我也相信未来你能让拼团追上掏宝。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要能有一个像老李这样的技术大佬吧?老李他虽然有点太死磕细节了,但技术在我们燕大计算机系里也是拔尖的存在。”

此刻,姜尘眯了眯眼,看着两人。

要是这时候他还看不出来是怎么回事,那他就可以找块豆腐撞死了。

也明白了李霖对他的敌意是从何而来的了。

合着这一切都是陶思雨给自己搞的鬼,假借自己的手去刺激李霖这个理工男。

简单来说就是自己被当枪使了。

想到这,姜尘摇头笑了笑,这也算是终日打鹰却被鹰啄了眼吧?

随即,他看着李霖开口道:“你认识盖希玥吗?”

“盖希玥?”李霖怔了怔,“你是说我们学校的盖希玥?”

姜尘点了点头,然后对着他眨了眨眼睛,“思雨没告诉你吗?盖希玥是我女朋友吗?”

闻言,李霖震惊地看向陶思雨,对方只是撇了撇嘴,然后便扭过头去。

此刻,即便李霖再是理工男的思维模式,也不可能还不明白自己误会姜尘了。

盖希玥可是号称新生第一美女,甚至隐隐有问鼎燕大首位的迹象。

拥有这样一个女朋友的姜尘,怎么可能会是他的竞争对手呢。

一时间,李霖有些羞愧地低下头。

姜尘轻轻一笑,站起身来,走到李霖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其实,有时候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解决方式。你已经很强了,但如果能学会从更广阔的视角去思考,你会更强。”

说着他又看向陶思雨,揶揄道:“怎么说我也是你们老板,也是衣食父母了吧?下次别把我当作你们play的一环行吗。”

陶思雨虽然不懂play的一环这个梗,但大概也猜出了其中意思。

只不过她没有任何不好意思,反而撇嘴道:“你又不能做我长期饭票,这个木头人又朽木不可雕,我只能出此下策咯。

再说,也让他知道一下,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听到这话的李霖的表情稍微一滞,眼里重新燃起光芒,可他却还是低下头轻轻咳嗽,不敢正视陶思雨的眼睛。

姜尘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摇摇头,心中叹息,这个理工男已经完全被陶思雨吃得死死的。

不过,姜尘并不打算参与他们之间的私人纷争,他轻轻敲了敲桌面,吸引了两人注意:“好了,说正事吧。”

陶思雨立刻收起了调皮的神情。

而李霖也将注意力从陶思雨的方向转回来,看向姜尘,只是这一次的眼神已经完全不同,似乎多了些崇拜。

人性复杂又简单,当一个人与你没有利益冲突之后,他又在某些方面遥遥领先于你的时候,崇拜感就很容易产生。

更何况,重生归来的姜尘在互联网创新这块简直是降维打击。

姜尘略微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两人,最终定格在李霖身上:“关于拼团平台,我打算成立一家公司,专门运营这个项目。”

陶思雨眼睛一亮,立刻凑了过来:“你是说要正式组建公司?”

姜尘点了点头:“没错,作为这个项目的首期投资,我会注资100万人民币。公司成立后,我个人持有80%的股份,剩下的20%作为期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