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龙途重开 > 第122章 星海回声与道统绵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2章 星海回声与道统绵延

和绪域少年带着新灯离开五域后,墨尘并未停下脚步。他将传灯舟上的四十二盏灯复刻了无数份,分发给五域与万界的年轻修士,鼓励他们走出熟悉的域界,去倾听不同的道音,去传递守道的火种。

“守道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行走中感悟,在交流中成长。”这是墨尘常对弟子们说的话。

他自己则选择留在五域学院,将三十年星海游历的见闻编撰成《星海道录》,书中不仅记载了各域的风土人情与修行体系,更详细阐述了“守道”如何在不同环境中灵活应变——在和绪域,是调和情绪的“共情之道”;在寂光域,是点燃希望的“新生之道”;在界壁之墟,是凝聚众力的“同心之道”。

《星海道录》一经问世,便在万界引起轰动。无数修士捧着书卷,仿佛跟随墨尘的脚步,走遍了迷雾星海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日,五域学院的藏书楼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捧着《星海道录》细读,他是星界的初代使者,当年曾与林念并肩对抗虚空噬主。

“墨尘小友,”老者放下书卷,眼中满是感慨,“你这本书,比任何功法都珍贵啊。它让我们明白,万界的道,本就相通。”

墨尘笑道:“前辈过誉了。晚辈只是记录下所见所闻,真正的道,在每个域界的生灵心中。”

老者摇头:“不,是你让这些道连接在了一起。你看,”他指向窗外,“五域的灵脉与星界的星轨,迷雾域的幻术与和绪域的情绪,都在《星海道录》的启发下,生出了新的交融。”

墨尘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封灵坛的参天大树上,一片新叶正缓缓舒展,叶片上流转着星界与和绪域交融的光芒。

“这便是守道的真谛吧。”墨尘轻声道,“不是强求一致,而是和而不同,共生共荣。”

岁月流转,又是百年。

墨尘已是鹤发童颜的老者,却依旧每日在学院讲学。他的弟子遍布万界,有的成为了新的传灯者,继续探索未知的星海;有的留在本域,将守道之学与本土文化结合,衍生出更贴合生灵的修行之道。

和绪域的少年早已成长为稳重的传灯者,他在更远的“极光星海”接引了数十个域界,传回的星图让五域的修士们惊叹不已。他时常给墨尘寄来传讯玉简,讲述极光星海的奇景,字里行间满是对五域的感激。

这一日,墨尘正在落星谷为一株新出土的幼苗浇水——这株幼苗与当年那棵参天大树同源,是守道之力在落星谷扎下的新根。忽然,他感觉到祖龙玉佩的碎片在怀中发热——这是当年小林辰仙逝后,灵脉中凝结的碎片,墨尘一直带在身上。

碎片的光芒投射出一道虚影,是小林辰温和的面容:“墨尘道友,多谢你将守道之灯传得如此之远。”

墨尘躬身行礼:“晚辈只是循着先辈的足迹前行。”

小林辰的虚影微笑道:“万界的道统,已在你我手中绵延。如今,又有新的‘星海回声’传来,需要有人去倾听了。”

虚影指向五域之外的一片虚空,那里连星界的星图都未曾标注,却隐隐传来微弱的道音。

墨尘抬头望去,眼中闪过一丝向往:“新的星海吗?”

“去吧。”小林辰的虚影渐渐消散,“带着五域的灯,去看看更广阔的天地。”

墨尘握紧怀中的碎片,转身回到学院,将《星海道录》的后续编撰交给弟子,又将那株新苗托付给落星谷的守护者。

临行前,他来到封灵坛,望着参天大树上无数闪烁的叶片,仿佛看到了四十二盏灯在星海中的倒影,看到了林辰、林越、小林辰……无数先辈的笑容。

“我出发了。”墨尘轻声道,仿佛在与他们告别。

大树的叶片轻轻摇曳,仿佛在为他送行。

传灯舟再次起航,这一次,它的目的地是连星界都未知的星海。舟内,除了四十二盏旧灯,又多了一盏由落星谷新苗凝结的“传承灯”。

灯影摇曳中,墨尘站在船头,望着前方深邃的星海,脸上露出了平和的笑容。

他知道,这或许是自己最后的传灯之旅,但他并不遗憾。因为他看到,守道的火种已在万界燎原,五域的故事,正被无数人续写。

落星谷的石雕前,新苗渐渐长高,与远处的参天大树遥遥相望。往来的修士们依旧会在这里驻足,对着石雕与新苗行礼,讲述着传灯者的故事。

一个刚入学的孩童仰着头,问身边的老师:“墨尘大师还会回来吗?”

老师抚摸着孩童的头,望向星海的方向:“他会的。就算人不回来,他的灯,他的道,也会化作星海的回声,永远萦绕在五域的上空。”

风吹过落星谷,带来了星海的气息,也带来了道统绵延的声音。

五域的传奇,在无尽的时空中,奏响了最悠长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