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我的丹田里有个反应炉 > 第19章 监控异动,将计就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章 监控异动,将计就计

项圈上那转瞬即逝的红光并未逃过凌云子的神识感知。他心中微微一凛,但面上不动声色,继续观察李浩对 “淬体油” 的反应。

李浩浑然未觉,正沉浸在身体被强化的奇妙感觉中,虽然伴随着灼痛,但那种力量增长的实感让他兴奋不已。

“感觉如何?” 凌云子平静地问道,声音透过项圈的通讯器清晰地传了出去,仿佛只是在进行常规的实验记录。

“热!很痛!但是…… 感觉力气好像大了一点,身体也没那么冷了!” 李浩老实回答,语气中的兴奋不似作伪。

凌云子点点头,拿起旁边的数据板(博士提供的基础设备之一),装模作样地记录着:“编号 001 实验记录:基础能量油混合三号金属粉末,经由高温催化,产物对实验体 A(李浩)的异能体质有轻微刺激性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痛觉敏感,能量活跃度暂时性提升 + 5%。效果持续时间未知,需进一步观察。推测可能与能量油中的导热因子及金属粉末的微量辐射有关。”

他刻意将过程描述得极其 “科学” 和 “普通”,将效果归结于已知的物理化学反应,并夸大了 “轻微” 和 “暂时性” 等字眼,弱化其真实效用。

与此同时,主实验室内。

博士看着监控屏幕上凌云子的记录和项圈传回的李浩生命体征数据(确实显示体温升高、代谢加快),手指轻敲着桌面。

“轻微刺激?活性提升 5%?” 他皱着眉,“用那些垃圾材料就能达到这种效果?虽然微弱,但似乎比市面上的一些低级稳定剂见效更快?这小子的‘偏方’果然有点门道,虽然看起来原始落后。”

他对凌云子的警惕稍微放松了一点,转而对这种 “原始工艺” 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项圈的警报只是检测到实验体 A 出现较为剧烈的生理变化而自动触发,并非发现了异常能量。既然凌云子给出了 “合理” 的解释,他也乐得继续观察。

“继续监视,记录所有数据。尤其是那种金属粉末和能量油的具体配比和处理温度。” 博士吩咐道,“或许,能从这种原始方法里找到一些优化现有药剂的新思路。”

底层舱室内,凌云子感受到那隐晦的监视感并未加强,反而似乎带上了一丝 “研究观察” 的意味,心下稍安。第一步伪装成功。

他让李浩休息,自己则开始着手第二项工作 —— 布置隔绝阵法。

他从材料堆里找出几种具有微弱能量屏蔽特性的合金薄片,又挑选出一些导电性极佳的银色线路。他没有朱砂玉髓,便再次咬破指尖,以自己的血液混合一种绝缘颜料,作为铭刻符文的 “灵墨”。

他没有在明显处布置,而是选择了舱室几个监控探头的盲区角落,以及通风管道的入口处,极其隐蔽地将那些合金薄片镶嵌进去,并用导线以特定轨迹连接,最后用血墨在上面刻画下极其微缩的 “静音符”、“敛息符” 残纹。

这些残纹无法形成真正的阵法,无法完全屏蔽监控,但却能极其微弱地干扰能量探测器的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和消散声音震动。这将为他后续进行更隐秘的活动创造一丝宝贵的缝隙。

整个过程他做得极慢,极其小心,将能量波动控制在最低限度,并且选择在每天监控似乎最为松懈的后半夜进行。

数日之后,一个极其简陋、效果范围仅限于几个角落的 “伪?隔绝阵” 终于完成。

当晚,凌云子盘坐在一个阵法覆盖的角落,再次尝试吸收空气中游离的微弱幽能。这一次,项圈和监控探头传回的数据波动,明显比之前减弱和模糊了一丝。

成功了!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步,却意义重大!他拥有了一小块相对 “安全” 的区域。

第二天,他提交了第二份材料清单,这次增加了几种用于 “优化导热效率” 的金属和 “增强催化稳定性” 的化学试剂。清单依旧看起来杂乱无章,符合他 “原始炼金术士” 的人设。

博士爽快地批准了,甚至还额外赠送了一台老旧的、但还能使用的物质成分分析仪给他,美其名曰 “帮助提高研究效率”。

凌云子坦然接受。他正需要这类设备来更好地分析材料成分,完善他的 “废料炼丹” 和 “符器制作”。

日子仿佛平静下来。凌云子每天不是在鼓捣废料,就是在记录 “实验数据”,偶尔用那台分析仪检测东西,表现得像一个沉迷于自己独特方法的古怪研究员。

博士那边似乎也满足于这种缓慢但确有 “成果”(被凌云子刻意控制和扭曲的成果)的进展,监视依旧,但并未过多干涉。

然而,凌云子知道,这种平静只是表象。

他必须在博士失去耐心、或者发现更多端倪之前,尽快炼制出能帮助他隐藏实力甚至对抗项圈的东西。

他的目光,投向了清单里某几种特殊的、具有强能量吸附性的晶体粉末和记忆金属。

或许,可以尝试制作一个小型的、“便携式” 的隔绝护符?甚至…… 干扰项圈信号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