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西安西安古城密档 > 第239章 愈合·新生之路.8. [重聚]沉默的交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9章 愈合·新生之路.8. [重聚]沉默的交谈

8. [重聚]沉默的交谈

审判带来的肃杀寒意,仿佛也侵入了市立医院康复病区那过于洁净的走廊。江静云推开赵致远病房门时,带进一身外面的冷风,也带来了那股尚未完全散去的、属于法庭的凝重气息。

病房里依旧安静,阳光透过玻璃,在地板上投下苍白的光块。赵致远半靠在摇起的床头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他似乎刚刚结束一轮简单的认知训练,眼神里还残留着一丝疲惫,但比起之前纯粹的茫然,那目光深处,似乎多了一点难以言喻的、微弱的澄澈。一本摊开的、字迹模糊的旧地方志搁在床边的矮几上,旁边散落着几张护士帮他记录的卡片。

江静云走到床边,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坐下。她只是站在那里,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仿佛在确认眼前这个被伤病折磨得形销骨立的战友,是否真的与她共同经历了刚才那场关乎正义与了结的仪式。

赵致远似乎察觉到了她的不同。他那双微微耷拉着的眼皮抬了抬,涣散的目光努力地聚焦,落在她带着室外寒意的脸上。他的喉咙里发出一声极其轻微的、带着询问意味的“嗬”声。

江静云深吸一口气,拉过方凳坐下。她没有提起那个名字,也没有描述法庭上的任何细节,只是用极其平静的、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的语气,缓缓开口:

“结束了。”

三个字,轻飘飘的,却又重如千钧。

赵致远的身体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瞬。他那双深陷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江静云,里面翻滚着复杂难明的情绪——有瞬间的释然?有沉痛的悲哀?还是对那段充斥着背叛与鲜血的过往最终被画上句点的确认?或许兼而有之。

他搭在被子外的右手,那根曾艰难“点”出文字的手指,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这一次,颤抖得格外厉害。

江静云伸出手,轻轻覆盖在他那只冰凉而颤抖的手上。她的手掌温暖而稳定,像是一种无言的安抚和支撑。

“所有的账,都算清了。”她继续说道,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组织给的荣誉,是凭证。今天的判决,是交代。我们……可以往前看了。”

“往前看”三个字,让赵致远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他的嘴唇剧烈地嚅动着,面部肌肉扭曲,似乎想说什么,想表达什么,却只能发出破碎的、意义不明的气音。 挫折感和一种深沉的痛苦,清晰地写在他那双无法准确传递信息的眼睛里。

江静云没有催促,也没有试图去解读他无法成言的呐喊。她只是更紧地握了握他的手,然后,她的目光落在了矮几上那本摊开的地方志和旁边的铅笔、卡片上。

一个念头在她心中闪过。

她松开手,拿起那支铅笔和一张空白的卡片。她没有写任何字,只是用铅笔的末端,在卡片空白处,极其缓慢地、清晰地,画了一个简单的符号——一个向前的箭头 “→”。

然后,她将这张画着箭头的卡片,举到赵致远的眼前。

赵致远的目光,瞬间被那个黑色的箭头抓住了。他所有的焦躁和挣扎,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他死死地盯着那个符号,仿佛要把它刻进自己的灵魂里。

他的呼吸逐渐平复下来,只有胸口还带着激动后的轻微起伏。过了许久,他那剧烈颤抖的手指,终于艰难地、一点一点地,挪动起来。他没有去指任何文字,也没有试图比划,而是用尽全身的力气,将食指的指尖,沉重地、坚定地,按在了那个箭头的尖端。

一下。

然后,他抬起手指,又更用力地按了一下。

他的目光从卡片上移开,重新投向江静云。那双曾经睿智深邃、如今却布满创伤的眼睛里,此刻清晰地映着她的倒影,并且,有一种光芒在极深处微弱地、却真实地闪烁着——那是理解,是认同,是一种跨越了语言障碍、直达灵魂的共鸣。

他懂了。他接受了。清算已经完成,他们必须,也必将,朝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走下去。

江静云的鼻腔猛地一酸,眼前瞬间模糊。她不需要任何言语的解释。他这一个动作,胜过千言万语。这是战友之间,在经历了生死、背叛、审判与重生之后,才能达成的最深沉的默契。

她将那张画着箭头的卡片,郑重地放在了那本地方志的旁边,与那些记录着他智力火花的卡片放在一起。

两人之间,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的沉默,不再充满压抑和无力,而是流淌着一种温暖的、相互支撑的力量。阳光静静地洒在病房里,将两人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

窗外,远处隐约传来了工厂上班的汽笛声,悠长而充满力量。那是这座城市在新秩序下,重新焕发的脉搏。新的工厂正在复工,新的学校已经开学,新的生活正在每一个角落扎根、生长。

江静云听着那汽笛声,又看向赵致远。他似乎也听到了,目光转向窗外,虽然无法看到远处的烟囱和厂房,但他眼神中那份专注,仿佛也在聆听着这座城市新生的心跳。

他们一个在病榻上以残破之躯激活历史的碎片,一个在档案馆里用沉默的坚守梳理时代的脉络。他们都是这座古城新生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以各自独特的方式。

这次无声的重聚,没有热烈的寒暄,没有激动的泪水,只有指尖与符号的触碰,眼神与眼神的交汇。但这已足够。它确认了过往的终结,也宣告了未来的开启。个人的伤痛与城市的复苏,在这一刻,微妙地同频共振。

基石,正在一块块夯实。而他们的路,也正如那张卡片上的箭头所示,向着前方,延伸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