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锻炉”行动的完成与“七重枷锁”的落定,为719厂的核心团队注入了一种沉静而坚韧的力量。然而,外部的世界从不因内部的整顿而停止运转。就在陈北玄与季岚开始规划“路径A”的初步、低强度应用验证方案时,一场来自远方的风暴,裹挟着钢铁与火焰的气息,迫近了。

林雪带来了一份标为“最高紧急”的情报简报。全息投影上,展现出一片黄沙漫天的陌生地域。

“‘沙漠之刃’国际联合军事演习,下月将于中亚‘卡米什’训练场举行。”林雪的声音清冷,不带丝毫感情色彩,但内容却字字千钧,“参演方包括m国及其主要盟友。情报确认,演习核心课目为 —— ‘多层防空体系穿透与定点清除’。”

她将画面放大,锁定在参演装备列表的几个关键条目上:

· ‘暗星’高空高速隐身侦察\/攻击无人机(最新批次): 强调电磁隐身与红外信号管理,号称能于两万五千米高空,在现有绝大多数防空雷达上实现“光学隐身”。

· ‘雷霆之锤’防区外隐身巡航导弹(增程型): 采用新型复合材料与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突防速度进一步提升。

· ‘宙斯之盾’陆基机动防空系统(实验性部署): 此次演习的重点测试单位,其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与动能拦截弹的组合,旨在构建区域性的“绝对防空圈”。

“演习想定背景,”林雪切换画面,展示出一张态势图,“蓝方(m国及盟友)将模拟利用‘暗星’与‘雷霆之锤’组成的高-低空、快-慢速混合打击群,在强电磁压制下,穿透红方(假想敌)由传统雷达网和防空导弹构成的纵深防御体系,并对核心指挥节点、后勤枢纽、以及……坚固防护的永备工事,实施精准拔除。”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明白,这份演习公告和装备列表,几乎是一份不加掩饰的战术预告片。其所针对的“假想敌”是谁,不言而喻。尤其是对“坚固防护的永备工事”的强调,更是直指共和国多年来倚重的地下掩体与堡垒化防御策略。

“他们的战术核心,是‘隐身’与‘速度’。”赵磊盯着装备列表,眉头紧锁,“我们的传统雷达网,在面对这种组合拳时,预警时间和拦截窗口会被压缩到极限。我们的防空体系,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不对称挑战。”

一种沉重的压力弥漫开来。对方在公然地、系统性地展示一种能力——一种足以撕开他们现有国土防空军最为信赖的“盾”的能力。

陈北玄沉默地看着投影上那些充满科技感与威慑力的武器效果图,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流露出担忧,眼神深处反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林雪,”他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我们之前提交的、关于‘幽灵面纱’技术潜在应用方向的报告中,有一个关于‘区域态势感知’的设想,上级的初步反馈是什么?”

林雪立刻调出另一份文件:“概念已获原则性认可,但认为技术成熟度不足,且能量需求与部署模式存在重大挑战,暂未列入优先发展序列。”

“那么现在,”陈北玄站起身,走到全息投影前,用手虚点着那片象征着演习区域的沙漠,“优先级需要重新评估了。”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对方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他们的‘矛’已经升级了。如果我们还抱着过去的‘盾’不放,结果只会是被动挨打。‘幽灵面纱’能够偏转、吸收特定频段的电磁波,这是它作为‘盾’的一面。但任何对能量的干扰与调制,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的释放。”

季岚立刻捕捉到了他的思路:“您是说……利用‘幽灵面纱’效应,构建一种全新的、非传统的探测体系?”

“没错。”陈北玄点头,“传统的雷达是主动发射电磁波,然后接收回波。而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为什么不将一定空域,通过低强度、大范围的‘幽灵面纱’效应,将其‘活化’,使其成为一个对特定物理扰动极其敏感的‘介质场’?”

他在空中划出一个范围:“任何物体,只要进入这个被‘活化’的场,无论它自身的雷达隐身做得多么完美,其本身的存在,就会对场内的时空微扰背景产生极其细微的‘扰动’。这种扰动,或许无法直接成像,但足以作为一个无法伪装、无法屏蔽的‘存在信号’被我们捕捉到。”

“这……等于是在用时空本身作为探测媒介?”一位年轻的研究员震惊地低语。

“可以这么理解。”陈北玄肯定道,“它不依赖于物体的电磁反射特性,而是直接感知其物理存在对背景时空的‘挤压’或‘扭曲’。理论上,可以无视现有的任何隐身技术。”

会场顿时响起一阵低沉的议论声。这个构想太过超前,也太过大胆。

“但是,陈总,”一位负责能源系统的工程师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要实现您说的这种大范围‘场活化’,哪怕只是低强度维持,其能量消耗也是天文数字!而且,如何布设?如何确保稳定性?”

“所以,这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实验室技术验证。”陈北玄语气坚定,“这是一个涉及能源、材料、部署平台、信息处理的全系统工程。我们需要立刻启动可行性研究,将它从一个概念,变成一个具体的、可执行的方案。”

他看向赵磊和林雪:“老赵,你负责牵头,整合厂内所有相关技术力量,成立‘探针’项目组,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技术路径和初步方案。林雪,你需要协调上级,争取将这个项目的保密等级和资源优先级提到最高。对方已经亮出了‘铁雨将至’的态势,我们必须赶在雨点落下之前,织好我们的‘天网’!”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719厂如同一个被再次唤醒的巨人,开始将力量转向一个新的、更具挑战性的方向。

“铁雨”尚在远方酝酿,但一场围绕“看见”与“隐形”的、更高维度的军备竞赛,已经悄然打响。陈北玄站在窗前,远方天际线处,似乎有隐隐的雷声滚过。他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能否用这束被驯服的光,照亮那些隐藏于阴影之中的利刃,将决定未来战场的天平向哪一边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