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炮兵点被捌陆拿下,别说攻城,连基本火力支援都保不住。
更糟糕的是,捌陆军突然出现,搞不好前后一夹击,整个野岛大队就得被包了饺子——还没打进藤县,部队先没了。
正面进攻的曰军正撞上钏军拼死阻击,每推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
若不是后方遭袭,或许还能咬牙硬冲。
可现在腹背受敌,要是不先把出击阵地稳住,整个战局就要崩盘。
野岛仓二眉头紧锁,望了一眼前线冲锋的状况,终于下定决心,迅速下令:“立即命令前线部队撤退,优先清除后方的捌陆军!”
接到指令后,那些离城门不到百米的小鬼子纷纷调头,仓皇后撤。
藤县的险情,暂时解除了。
看着突然撤走的敌人,李德明、孙和、孟光德、李猫等人全愣住了。
眼瞅着鬼子再冲一波就能冲到城门口,炸开城门破城而入了。
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对方居然撤了?
钏军士兵们一个个面面相觑,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都已经准备好巷战到底,跟小鬼子拼个你死我活了。
结果……敌人跑了?
孙和盯着远处溃退的敌影,走到李德明身边,压低声音问:“明娃子,这唱的是哪一出?”
李德明摇摇头:“我也摸不清。”
城墙上枪声渐渐停歇,众人这才听清城外传来的激烈交火声。
刚才所有人全神贯注应付攻城,四周炮火轰鸣,哪还顾得上分辨外面动静。
如今城头安静下来,远处的枪声反倒清晰起来。
孟光德猛地反应过来,抬手指着城外喊:“听!你们听!那边枪声不断,还特别密!”
胖娃一脸激动:“该不会……是咱们的援兵到了吧?”
孙和却皱眉道:“咱们派人求救一直没回音,哪来的援军?”
“再说……中央军、晋绥军本来就看我们钏军不顺眼,指望他们来救我们?难啊!”
李德明一把抓起望远镜,迅速扫视两公里外的战场。
藤县外围多是起伏的丘陵,地势错落,地形复杂。
但他站在城楼高处,视野开阔,一眼便瞧见了几道穿着蓝灰色军装的身影在山梁间穿插跃进。
他定睛细看——好家伙,果真是捌陆军!
“捌陆军!是捌陆军来了!”李德明猛地喊出声,“是捌陆军打过来了!”
孙和一听,立刻从他手里抢过望远镜,眯眼仔细观察。
片刻后,他也看清了那熟悉的军服和战术动作,顿时怔住:“真……真的是捌陆军?”
“没想到,居然是他们来救我们了!”
他们压根没通知附近的捌陆部队。
而且最近的一支捌陆队伍,也在四五十公里之外,按常理根本不可能这么快赶到。
孟光德激动得声音发颤:“明娃子……这次咱们藤县有救了……咱们独立营也活下来了!”
之前所有人都已做好牺牲的准备,以为必死无疑。
谁料捌陆军竟如神兵天降,杀得鬼子措手不及,被迫收兵回防。
这一变故,硬生生把藤县从覆灭边缘拉了回来。
不得不说,孙德胜的骑兵连来得太及时了。
哪怕晚到半小时,城门恐怕早已被炸开。
此刻,藤县郊外的丘陵地带,孙德胜正带着骑兵连的战士们与野岛大队激烈交火。
砰!砰!砰!
哒哒哒——
啪啪啪!
子弹如雨点般飞舞,硝烟弥漫四野。
战场上枪声此起彼伏,战火翻腾,厮杀声不绝于耳。
面对曰军的阻击,骑兵连并没有急于强攻。
尽管这些战士最擅长的是骑马冲锋,可一旦下马作战,他们的步战能力同样不容小觑。
孙德胜掌握着战场主动权,他并不打算硬拼,而是有意识地牵制住野岛大队的主力,为后续部队争取时间。
因此,他们只是在远处与敌人交火,打打停停,节奏拿捏得恰到好处。
枪声此起彼伏,战况看似激烈,实则骑兵连打得极为冷静。
野岛仓二见状,急忙将原本用于进攻藤县的主力调回,集中兵力企图一口吃掉这支捌陆军骑兵。
然而骑兵连的顽强远超他的预料,火力对射中丝毫不落下风,让他一时束手无策。
原以为能迅速歼灭这股“散兵游勇”,再回师攻城,如今却陷入僵局。
眼见战机拖延,野岛仓二急红了眼,猛地挥刀怒吼:“杀给给!进攻!”
霎时间,机枪咆哮,步枪齐发,子弹如雨点般倾泻向骑兵连的阵地。
不少战士在弹雨中倒下,鲜血染红了黄土。
“兄弟们!”孙德胜站起身,高声喊道,“我们是骑兵,但就算没了马,照样能让鬼子知道什么叫硬骨头!给我狠狠打!”
在他的指挥下,战士们依托地形,用步骑枪精准还击,一次次打退敌人的冲锋。
曰军发起几轮突击,均被压制下来。
双方激战半个多小时,野岛大队始终无法突破防线。
而骑兵连则采取灵活战术——敌人猛攻就暂避锋芒,稍一松懈便立刻压上,进退自如,像一把钝刀反复割肉,磨得对方心浮气躁。
野岛仓二气得直跺脚,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此时天色渐暗,暮色四合。
若再不解决这支拦路虎,夜幕降临后更难展开攻城行动。
他心中焦灼万分,却也无可奈何。
就在他进退两难之际,苏墨已率主力悄然抵达藤县外围。
他铺开地图,仔细审视地形后,转身看向赵东海:“你带精锐连两个排,从右翼包抄,发起突袭!”
“剩下的一个排和龙魂特战队归我指挥,从左翼动手!”
“这一仗,我们要关门打狗,把野岛这个大队,一口吞下!”
赵东海与陈正国对视一眼,齐声应道:“明白!”
部署完毕,赵东海立即带队向右侧迂回。
山路崎岖,行进需要时间。
趁着这段空档,李云龙让战士们抓紧休息。
连续高强度急行军,大家都已筋疲力尽。
令人意外的是,吴效瑾竟一路坚持到了最后,没有掉队。
一个女记者能在如此恶劣条件下紧跟主力,着实不易。
苏墨侧目看了她一眼,语气难得温和了几分:“吴记者,不错啊,这么快的行军节奏都能跟上,有两下子。”
吴效瑾喘着粗气,脸上泛着汗水与尘土混杂的痕迹,却仍扬起下巴,露出一抹倔强的笑容:“那当然……我可是跑过三个战区的老记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