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192章 军议定策论破围 老帅谋国言持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2章 军议定策论破围 老帅谋国言持久

镇国公常云的身体状况一日好过一日。在陈彦制定的精细食疗和悉心调理下,加上老医官的辅助,以及常胜亲奉汤药、寸步不离的照料,老人家的脸色渐渐有了一丝血色,虽然依旧虚弱,需要卧床静养,但精神头明显健旺了许多,已经能斜靠在软枕上,与人清晰交谈小半个时辰。

这一日,天气晴好。太孙赵宸见镇国公精神尚可,便召集英国公张辅、陈彦、常胜以及云州城几位核心将领,在镇国公养病的房间外间,举行了一次重要的军议。考虑到镇国公的身体,军议并未在帅府正堂举行,而是就近设在了这里,以便随时可以聆听老公爷的见解。

众人落座,赵宸环视一圈,开门见山道:“诸位,今日召集大家,是为议一议当前战局。老公爷转危为安,我军士气大振,此乃大幸。然,匈奴二十万大军依旧围城不退,虽近日只是游骑骚扰,并未大举进攻,但其困死我云州之心,昭然若揭。如今已是八月,若匈奴铁了心围上两三个月,直至秋尽冬来,我军粮草辎重,恐怕……难以为继。不知诸位有何破敌良策,或应对之法?”

问题抛出,房间内顿时安静下来,气氛变得凝重。每个人都清楚,粮草是云州的命脉,也是最大的软肋。

沉默片刻,一位性情刚猛的云州副将率先抱拳道:“殿下!末将以为,匈奴围而不攻,正是其士气低落、师老兵疲之兆!如今老公爷苏醒,全城欢腾,我军士气如虹!何不趁此良机,精选锐卒,夜袭敌营?即便不能大破敌军,烧其粮草,乱其部署,也可挫其锐气,让其不敢再如此肆无忌惮地围困!”

他这番话,代表了不少军中渴望主动出击、打破僵局将领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另外几名将领的附和。

“王将军所言有理!与其坐困愁城,不如主动出击!”

“对!让匈奴崽子们也尝尝被偷袭的滋味!”

然而,英国公张辅却缓缓摇了摇头,他久经沙场,思虑更为周全,沉声道:“殿下,诸位将军,老夫以为,主动出击,风险极大,恐非上策。”

他看向那位副将,分析道:“王将军,士气可用固然重要,然敌我实力,依旧悬殊。匈奴有二十万之众,即便围城月余有所损耗,其主力未损。我军满打满算,加上新军,不过八万有余,且久战疲惫,新军虽锐,却乏实战。更要紧的是,上次陈参军率精骑突袭成功,乃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今匈奴吃了一次亏,岂会不加倍警惕?其大营连环,哨探严密,岂会再给我等可乘之机?贸然出击,若中埋伏,或陷入重围,折损了这支宝贵的生力军,则云州危矣!届时,恐偷鸡不成蚀把米。”

英国公的分析老成持重,点出了主动出击的巨大风险,尤其是敌军已有防备这一点,让刚才主战的几位将领也陷入了沉思。确实,上次的成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可复制。

赵宸听着双方的意见,眉头微蹙。主战派锐气可嘉,但英国公的担忧也合情合理。他心中一时难以决断,不由地将目光投向了坐在一旁,一直沉默倾听的陈彦,问道:“维岳,你意下如何?”

陈彦一直在冷静地分析局势,见太孙询问,便拱手道:“殿下,英国公所言极是。敌众我寡,凭坚城而守,乃是我军优势。主动放弃城墙之利,与匈奴野战,正中其下怀。匈奴骑兵来去如风,野战是其长处,我军胜算不高。”

他话锋一转,又道:“然,王将军等所言亦不无道理。久守必失,若粮草不济,军心自乱。一味死守,并非长久之计。关键在于,如何‘守’中求‘变’,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打破僵局,或至少,大幅提升匈奴围城的成本,迫其知难而退。”

他提出了一个思路,但并未给出具体方案,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里间卧室的方向,轻声道:“老公爷戎马一生,与匈奴周旋数十载,深知彼辈习性。或许……老公爷有更高明的见解。”

赵宸闻言,眼睛一亮,立刻起身道:“对!怎可忘了老公爷!我等在此争论,不如听听老公爷的意思。” 说罢,他示意众人稍候,自己与英国公、陈彦、常胜四人轻步走入内间。

镇国公常云正靠坐在榻上闭目养神,听到脚步声,缓缓睁开眼,见是赵宸等人,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殿下,可是在商议军情?老臣听着外面有些动静。”

赵宸走到榻前,恭敬地将方才外间争论的两种意见,简单扼要地禀报了一遍,然后诚恳地问道:“老公爷,您看……眼下这局面,是该主动出击,搏一线生机,还是该稳守待援,抑或……另有良策?”

镇国公听罢,浑浊却依旧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赵宸、英国公、陈彦和常胜,沉吟了片刻,才用略显沙哑但异常清晰的声音说道:“殿下,诸位,王将军求战心切,勇气可嘉;英国公老成谋国,思虑周全。皆是为国筹谋。”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常胜连忙递上温水,他抿了一小口,继续缓缓道:“然,与匈奴野战……断不可为。此非长他人志气,乃是清醒认知。匈奴骑兵之利,野战无双,我步卒为主,倚城尚可,出城浪战,无异以卵击石。此其一。”

“其二,”他目光变得深邃,“匈奴此番兴师动众,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其消耗,远甚于我云州城内!云州城坚池深,储粮虽紧,然节衣缩食,支撑三四月,尚有可能。而匈奴二十万人,远离王庭,粮草皆需从漠北转运,路途遥远,损耗巨大。其所携牛羊,亦非无穷无尽。围城?哼,看谁先耗不起!”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匈奴大军,并非铁板一块。大单于冒顿虽雄才,然其下各部首领,各有盘算。打顺风仗,抢掠财物,自然争先恐后。但若顿兵坚城之下,旷日持久,死伤惨重却一无所获,其内部必生怨言!各部首领惜兵惜力,岂愿长久空耗?”

“因此,”镇国公总结道,眼中闪过智慧的光芒,“为今之计,上策非是出击,而是‘拖’!是‘守’!但要‘守’得巧妙,‘守’得让匈奴人绝望!”

“如何让匈奴人绝望?”赵宸迫不及待地追问。

“固守待援,只是基础。”镇国公道,“更要紧的,是让匈奴人清清楚楚地看到,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攻破云州!要让他们每一次试探性的进攻,都撞得头破血流!要让他们觉得,围下去,除了白白消耗自己的实力,毫无意义!”

他看向赵宸和陈彦,意味深长地说:“殿下,陈参军,守城,并非一味挨打。可依托城墙,多设疑兵,频繁调动,示敌以强;可夜间遣小股精锐,不断袭扰其哨探、粮队,令其日夜不宁;可加固城防,广积滚木礌石,示敌以久守之决心。总之,要摆出一副底气十足、准备与之耗到底的姿态!”

“同时,”他补充道,目光扫过众人,“城内需严格管控粮草,公平配给,稳定民心。更要紧的,是保持我军高昂的士气!老公爷我还没死,云州的天就塌不下来!只要军心稳固,百姓不乱,云州就是一颗砸不烂、啃不动的铜豌豆!时间,会站在我们这边。拖得越久,匈奴内部矛盾越大,其退兵的可能性就越高!甚至……若朝廷能抽调出援军,内外夹击,则破敌有望!”

镇国公一席话,如拨云见日,将当前局势剖析得淋漓尽致。他不仅否定了冒险出击,也超越了一味死守,提出了一个积极的、以“耗”为主,辅以心理战、骚扰战,旨在拖垮敌军意志和后勤的长期战略。

赵宸、英国公、陈彦等人听后,茅塞顿开,心中豁然开朗。姜还是老的辣!老公爷对敌我优劣、匈奴内部矛盾的分析,可谓入木三分!

“老公爷高见!”赵宸由衷赞道,“孤明白了!与其冒险搏命,不如稳扎稳打,发挥我军长处,将匈奴拖入持久战的泥潭,让其自溃!”

英国公也捻须点头:“老公爷深谋远虑,老成持重之言,实乃保全云州之上策!老夫赞同。”

陈彦亦躬身道:“老公爷洞若观火,所言甚是。‘守’中寓‘攻’,以静制动,方是破局良方。臣当与常小将军等,仔细筹划,完善城防,加强袭扰,定让匈奴人不得安宁!”

常胜更是目光坚定:“孙儿谨遵祖父教诲!必让云州城,成为匈奴人的坟场!”

军议的方向就此确定。云州接下来的战略,不再是纠结于是否出击,而是如何更有效、更主动地“坚守”,如何让匈奴人为围城付出更大代价,直至其信心崩溃,被迫退兵。

一场围绕耐心与消耗的漫长较量,在镇国公的指引下,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