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足球之神:崛起 > 第139章 完美的二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的圣彼得堡依旧阴沉,雪还在下。

那不勒斯的大巴在球员酒店前缓缓启动时。

没人多说什么。

队员们脸上写满了疲惫,但那种疲惫底下,是一种难掩的轻松与满足——他们做到了。

原本以为会是一场硬碰硬的遭遇战,却在极寒与风雪中踢出了最干净利落的胜利。

那不勒斯几乎从第一分钟到最后一秒都保持了稳定的节奏,克服了低温和漫天雪花,压制住了主队的反扑。

那是意志的较量,也是精神的胜利。

机舱里,队员们陆续靠在座椅上。

有人戴着耳机昏昏欲睡,有人盯着战术板上那几条笔迹未干的线路出神。

哈姆西克打了个哈欠,伸手拍了拍江辰的肩:“终于可以回家了,这鬼地方,我一刻都不想再来第二次。”

江辰笑了笑,靠在舷窗旁,窗外的雪光映在他的侧脸上,一片苍白。

他也确实累了——但那种累,更多是一种被任务完成后的空落。

飞机起飞的瞬间,整架机体轻轻一震,随后划破厚重的云层。

阳光在高空中露出一线,金色的光从云缝中穿透进来,照在队徽上。

那抹蓝色,亮得刺眼。

几个小时后,飞机在卡波迪基诺机场平稳降落。

风从地中海吹来,带着暖意。

飞机刚落地那不勒斯,机舱门一开,大家差不多是用“逃离圣彼得堡”的速度往外走的。

二月的地中海有太阳,有风,有味道,不像北境那种一出门就能把鼻子冻木的冷。

奥布拉克第一个伸了个懒腰,冲后面的人喊:“这才是人待的地方!”

夸德拉多背着包一路碎念,说的全是西语,大概意思就是再给他十场那种天气他都能退役了。

说真的,这不是矫情,他们真不想在那边多待一秒。

那不勒斯在这一天后,正式完成了整个二月的征程。

二月对那不勒斯来说,真不算松。

联赛要继续压着罗马和尤文,意大利杯要往前走,欧冠还要客场奔到俄超的地盘上去踢。

但他们挺了过来。

球队凭借整整一个月的连胜与稳定发挥,依旧稳居意甲榜首。

截至第25轮,那不勒斯以59分高居积分榜首位,领先第二名罗马4分。

59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支那不勒斯不仅还在榜首,而且拉出了一个足够喘气的带宽

——只要不是连续翻车,他们就总能在榜首那一排看见自己的名字。

这支蓝衣军团,正以近乎完美的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赛季篇章。

而江辰,依旧是所有焦点的中心。

他在联赛中已经打入27球,将因莫比莱与特维斯远远甩在身后,一骑绝尘。

回到圣保罗训练基地的那天,是二月的最后一周。

阳光正好,草皮湿度刚好,技术组的人在场边笑得都比平时多。

更衣室里,哈姆西克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拍了拍鞋柜:“我发誓,以后听到‘圣彼得堡’三个字,我都得先加一件衣服。”

夸德拉多撇嘴:“你们这些欧洲人还叫冷?”

球队上午没排战术,对体能教练的要求是——恢复、低强度、有球,舒展开就行。

贝尼特斯很清楚,全队的肌肉、体温、精神都得往回收一收。

“感觉怎么样?”贝尼特斯走过去问。

“有点紧,不过没问题。”卡列洪说话还是笑着的,“这种比赛踢完了,腿都知道自己还活着。”

“觉得还活着就行。”贝尼特斯点了点头,“后面我们还有杯赛。”

训练收得很快。

大家也没磨洋工,毕竟人刚从零下十几度回到十几度暖阳,总要让身体缓一缓。

下午,媒体开始发稿。

《米兰体育报》写得很干脆:

“最难的客场之一,那不勒斯没掉链子。”

《罗马体育报》则酸了一句:

“这就是领头羊该有的样子,他们连天气都克服了。”

法国那边的《队报》也给了小条幅:

“江——又一次在不同气候、不同赛场证明自己。他不是区域球员,他是全欧球员。”

很快,不少电视频道在赛况回顾里,把那一脚冰雪里的远射放了又放,尤其是他在雪地里的那次长距离滑跪——那就是镜头最爱拍的东西。

那张图第二天就上了微博的体育热榜。

评论里全是什么“这玩意居然能滑这么远”“那明显地上有冰”“这也太帅了”的清一色语气。

那不勒斯的官方账号则发得很克制,就一句:

“胜利来自团结。”

配图是整队在雪地里围成一团的背影。

到了第二天,气氛就完全拉回主场节奏了。

二月踢完了,三月锁定的日程也不算轻松。

联赛要继续,意大利杯要继续,欧冠还有次回合。

贝尼特斯是那种不太让队伍“飘起来”的教练,上午战术课照旧开。

他把那张俄国客场的截图放在屏幕上,说的不是赞扬,是警示:

“这是对手全线压上时我们后腰的位置,看到了吗?——太平了。

要不是瓦拉内速度回得快,我们会很危险。”

“还有这一段,雪地里逼抢的时候,大家都慢了一拍,这是正常的,但如果对面是一支反击速度更快的队,今天我们就可能是2:2甚至2:3。”

他一条一条点,像那场球是没赢似的。

但这就是为什么这支那不勒斯能一直站在榜首——赢了也照样拆解问题。

“杯赛的半决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他最后说,“别看意大利杯不如欧冠听起来响亮,这个赛季我们要拿的东西很多,不是只要一样。”

这句话,其实就是本章的主旨:

他们不是只为了欧冠在踢,他们在拿一个完整赛季。

午饭的时候,哈姆西克坐在江辰对面,说:“你那球太帅了,滑这么远。”

江辰夹菜:“地上滑啊。”

哈姆西克笑:“是不是有系统加成。”

江辰抬了抬眉,心里一颤,没接话。

他当然不会说,他在跑动间的那一瞬其实真的感觉技能触发了,节奏慢了一拍,球路看得特别清楚——但这种事该怎么说。

下午,俱乐部把欧冠这场赢球的奖金和分成发了通知,财务确认到账时间。

对一支志在多线的球队来说,这是必须的——欧冠不是只踢球,而是排名,是影响力,更是 —— 钱。

体育频道的嘉宾也开始聊起“这赛季的意甲到底谁能咬住那不勒斯”。

“59分,已经是冠军节奏了。”

“主要是,他们的联赛火力太稳定了。”

“江辰的27个球,是正经的射手榜第一,这个不用讨论。”

“那不勒斯这一季的气质已经出来了,不是那种偶尔赢强队,偶尔输保级队的那种。”

有人提到了罗马。

“罗马在追,4分差,但你看赛程,罗马还得分心欧战,那不勒斯也分心,但看得出来他们的板凳深度更厚。”

也有人提到了尤文。

“尤文的经验肯定在那儿,但这个赛季那不勒斯真的有机会。”

这种时候,俱乐部一般不会说什么,贝尼特斯也不会在记者会上放狠话。

他们的调性一直是:眼下的比赛永远最重要,别往后看太远。

江辰也没时间管外面的吹捧。

他知道自己这赛季的数字很好看:联赛27球,各项赛事加起来已经过四十。

但他比谁都清楚,三月、四月才是容易出问题的那段,因为身体从冬天往春天过渡的时候,肌肉和状态会有一个起伏,很多人就是在这会儿开始掉速的。

回到公寓那天,天刚黑。

海风从窗外吹进来,和圣彼得堡那种冷完全不是一回事,这种风里有水汽、有盐味,有点黏,是那不勒斯才有的味道。

他洗了澡,换了件宽松的t恤,泡了杯茶。

手机刚放桌上就亮了——

是林知遥的视频。

她那边显然还在忙,背后是办公室的大落地窗,桌上放了一摞文件。

“回去了?”

“嗯,到家了。”

“比赛看了。”她笑了一下,“膝盖还好吧?你那一跪我看着都疼。”

“冰上滑的,没事。”

“你后面还有很多要踢的。”

她习惯性地又问了一遍训练安排、身体反馈、俱乐部这边的奖金到账时间——

现在她是江辰的经纪人,也是他场外的“管账人”,这已经成了她的职业习惯。

说到欧冠,她眼神亮了一下:“这轮回去应该问题不大了,你们这场赢得很好。”

屏幕那头她顿了一下,语气柔下来了:“辛苦没?”

“还行。”

“那就早点睡。我虽然不在,但会有人盯着看,等我回去,你身体可别给我掉链子。”

“知道了,经纪人,等你回来试试?。”

她噗嗤笑了一声,视频挂断前还追了一句:“我很骄傲。”

房间又安静下来。

窗外的城市灯光在海面上碎成了一条金线。

江辰靠在沙发上,长呼了一口气。

他的意识到——他不是只把球踢进了,他把整个俱乐部、联赛、欧冠、商业和媒体全部绑在了一起,所有东西都在围着他的表现转。

这就是顶级前锋的生活:

你不光要对球场上的事负责,还得对球场以外的事情负责。

好在,他喜欢这样的重量。

第二天,贝尼特斯安排了有针对性的半场攻防,开始为接下来的联赛+意大利杯+欧冠次回合做切割。

“联赛目前的优势不代表可以轮到彻底放松的地步。”

所有人都点头,他们也知道,现在的那不勒斯,已经不再是几年前那支一打关键战就脚软的球队了——他们踢出了可以拿冠军的样子。

接下来,就是三月的密集赛程,以及真正意义上的“冲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