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无量修真 > 第176章 禁忌法则感悟程度踏足宗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6章 禁忌法则感悟程度踏足宗师

时间长河的浪涛拍打着时间碎片,溅起的水花带着细碎的光阴碎屑,落在我(问道长生)的衣袍上,瞬间化作闪烁的光点。我盘膝而坐,周身环绕着密密麻麻的铭文,数量不多不少,正好个——它们悬浮在禁忌长河的水面上,如同镶嵌在墨色丝绒上的星辰,每一个都散发着独有的光晕。

就在刚才,最后一枚铭文“恒”字凝结成形的刹那,识海中的禁忌法则猛地沸腾起来,一股全新的感悟如醍醐灌顶般涌来。那些原本独立的铭文突然按某种玄奥的秩序排列,组成了一幅覆盖整个禁忌长河的巨大阵图,阵图中央,“宗师”二字缓缓浮现,带着沉甸甸的道韵。

“终于……踏入宗师境了。”我轻吐一口浊气,指尖拂过最近的一枚铭文。这枚铭文呈青灰色,上面刻着“默”字,是我参悟“沉默亦是禁忌”时所凝——有些真相,不说出口比说出来更需要勇气,这便是它承载的道。

个铭文,对应着种对“禁忌”的理解。从最初的“不可为”,到后来的“需守护”,再到如今的“藏于常”,每一枚铭文的诞生,都伴随着一次对自我边界的重塑。就像那枚“隐”字铭文,凝聚于三百年前,当时我在时间长河的镜影中看到,有凡人修士为保护传承,甘愿自废修为化作山野村夫,将大道藏于炊烟之中——那便是“隐”的真意,也是禁忌法则中“藏锋”的雏形。

而此刻,我的注意力已从铭文转向了更深层的存在——道痕。

宗师境之后,需在禁忌法则中凝聚道痕,方能向大宗师迈进。道痕不同于铭文,它不是对禁忌的“理解”,而是将无数理解熔铸后的“印记”,是法则的骨血。按照禁忌道统的记载,大宗师境需凝聚九九八十一道道痕,每一道都需以十万铭文为基,耗费难以计量的光阴去淬炼。

我伸出右手,指尖悬于禁忌长河之上,心神沉入法则深处。首先要凝聚的,自然是最核心的“始”之道痕——它将承载所有铭文的起源,是整个禁忌法则的根基。

随着意念催动,个铭文中,与“起源”“初始”相关的数千枚铭文(如“初”“源”“萌”等)率先亮起,如同受到召唤的星辰,朝着指尖汇聚。它们在半空中盘旋、碰撞,发出细碎的嗡鸣,试图融合成一道统一的印记。

但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初”字铭文带着混沌初开的生涩,“源”字铭文却蕴含着江河奔涌的磅礴,二者刚一接触便相互排斥,发出刺耳的碎裂声。我眉头微蹙,加大心神的投入,将自身对“始”的理解化作一道无形的丝线,强行将它们缠绕在一起——所谓“始”,本就包含着生涩与磅礴的矛盾,正如宇宙诞生时的混乱与秩序并存。

时间在指尖的博弈中悄然流逝。一个元会?还是两个元会?在时间长河里,光阴的刻度已失去意义。我只知道,当第一缕晨曦(或许只是时间碎片反射的微光)落在指尖时,那数千枚铭文终于不再排斥,开始缓缓融合。

它们化作一团灰蒙蒙的光团,光团中时而闪过宇宙大爆炸的虚影,时而浮现出婴儿啼哭的画面,最终凝结成一道模糊的印记——这便是“始”之道痕的雏形,虽还未完全成型,却已透出一股“从无到有”的磅礴道韵。

我收回手,看着指尖悬浮的那道虚影,疲惫中带着一丝满足。这第一道道痕,耗费了近半的心神,却让我对禁忌法则的理解更进一层:宗师境是“量”的积累,而道痕的凝聚,是“质”的飞跃。

此时,时间长河的镜影恰好映出混沌世界的景象。师尊仍在鸿蒙殿中闭关,鸿蒙九境的光晕已稳固了七道,第八道也即将成型,她周身的气息比以往更加深邃,显然离问天境只有一步之遥。偶尔有其他混沌魔神来访,谈及我时,她总会笑着说:“那孩子游历在外,等他归来,定会带来惊喜。”

“惊喜么……”我望着镜影中师尊的侧脸,指尖轻轻触碰那道“始”之道痕的虚影,“等我凝聚出第一道完整的道痕,定让您大吃一惊。”

禁忌长河的水流继续奔涌,个铭文围绕着我缓缓旋转,如同忠诚的卫士。我深吸一口气,再次闭上双眼,心神重新沉入法则深处——凝聚道痕的路还很长,九九八十一道,才刚刚开始。

但我不急。在这被遗忘的时间角落,我有的是光阴,去打磨属于自己的禁忌之道。而那道正在成型的“始”之道痕,便是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