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珂赛特:童年里没有阳光
如果说芳汀的悲剧是成人世界的残酷,那么珂赛特的童年则是一场没有阳光的噩梦。
自小被母亲寄养在德纳第家中的珂赛特,从未感受过家庭的温暖,她的童年被无尽的劳作与虐待填满,每一天都在痛苦与恐惧中度过。
德纳第夫妇是一对贪婪、自私、冷酷的小人。
他们表面上对芳汀表现得十分热情,承诺会好好照顾珂赛特,可实际上,他们只是把珂赛特当作免费的佣人,肆意地剥削和虐待她。
每天天不亮,珂赛特就被迫起床,开始一天繁重的家务。
她要去河边挑水,水桶沉重,压得她稚嫩的肩膀红肿疼痛;
她要劈柴生火,浓烟呛得她咳嗽不止,手上布满了伤口;
她要洗衣做饭,冰冷的河水冻得她手指僵硬,饭菜稍有不合德纳第夫妇的心意,就会遭到严厉的打骂。
德纳第夫妇从不给她足够的食物,让她常常处于饥饿状态。
她每天只能吃一些残羹剩饭,有时候甚至连剩饭都没有,只能饿着肚子干活。
他们也不给她温暖的衣物,在寒冷的冬天里,珂赛特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手脚都长满了冻疮,每一次活动都带来钻心的疼痛。
德纳第家的两个女儿则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她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吃着美味的食物,还常常欺负珂赛特,把她当作出气筒。
在德纳第家,珂赛特就像一只被囚禁在笼子里的小鸟,失去了自由与快乐。
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片刻的安宁,能吃上一顿饱饭,能穿上一件暖和的衣服。
可就连这样简单的愿望,对她来说都是一种奢望。
她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哭泣,思念着远方的母亲,可她不知道母亲的模样,更不知道母亲早已在苦难中离世。
她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能有一个人来拯救她,带她离开这个地狱般的地方。
雨果将珂赛特比作“百灵鸟”,这个比喻恰如其分。
她有着纯真的心灵和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没有完全泯灭对美好的向往。
当她第一次见到冉阿让时,眼中闪烁着好奇与胆怯的光芒。
冉阿让看着这个瘦弱不堪、满脸污垢的小女孩,心中充满了怜悯。
他为她买了新衣服、新鞋子,带她离开了德纳第家。
那一刻,珂赛特穿上崭新的衣服,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她第一次看到了生活中的阳光,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珂赛特的童年是悲惨的,她的遭遇让人揪心。
可正是这份悲惨,更凸显了冉阿让的出现对她的意义,也为后续的救赎故事埋下了伏笔。
她就像一颗被泥土掩埋的种子,在黑暗中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着阳光雨露的滋润,终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在苦难的深渊中,人性的光辉如同点点烛光,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前行的道路。
《悲惨世界》中,爱与宽恕的力量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干涸的心灵,让一个个沉沦的灵魂获得了重生。
正是这份力量,让悲惨的世界中出现了希望的曙光,让人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