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钢从东南亚凯旋,不仅带回了稳固的供应链合同,更带回了“星海”不容侵犯的威名。然而,就在罗刹准备进一步推动“星海航天”计划,并深挖那“适应性检测”含义之时,一股潜流的恶意,却悄无声息地在江城本地开始蔓延。

事情的起因,源于“星海环保”承接的、市第一化工厂污染治理示范项目。这个备受瞩目的项目进展顺利,“净化之心”系统展现出惊人的效能,原本恶臭刺鼻的厂区和周边水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善,引来了媒体和周边居民的连连称赞。但也正因其效果过于显着,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

江城本地,原本依附于第一化工厂排污生存的,有几家规模不小的“环保公司”。这些公司实则多是依靠关系,用低成本、低效的手段处理部分污水,从中牟取稳定利润。“净化之心”的全面上马,等于直接断送了他们的财路。

这几家公司的老板,在本地经营多年,关系盘根错节。起初,他们试图通过一些渠道向“星海”施压,希望能分一杯羹,或者至少让项目推进慢下来,但都被苏晓以强硬姿态和不屑一顾的态度顶了回去。眼看利益受损,又慑于“星海”如今在江城的庞大声势和官方背景,他们不敢明着对抗,便动起了歪心思,试图用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给“星海”添堵,最好能把这个示范项目搅黄。

几天之内,网络上开始零星出现一些关于“星海环保”的负面言论。有自称“内部员工”的匿名爆料,含糊地指责“净化之心”系统运行成本极高,完全是靠罗刹用其他业务的利润在硬撑,暗示其不可持续;有不知名的“环保专家”在小型报刊和网络专栏撰文,用看似专业的口吻,质疑“净化之心”技术是否会产生未知的二次污染,呼吁相关部门“审慎评估,放缓推广”;更有一些本地论坛和居民微信群中,开始流传起经过刻意剪辑、断章取义的视频和图片,放大项目施工中不可避免的些许扬尘和临时交通管制,配上耸人听闻的标题,煽动周边居民的“担忧”与不满情绪。

这些手段算不上高明,甚至有些拙劣,但在特定渠道的水军推波助澜和部分不明真相、容易被煽动的居民传播下,还是渐渐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声浪。虽然主流媒体和官方层面并未受到影响,但在局部范围内,尤其是项目周边的老旧小区,确实开始出现了一些质疑和抱怨的声音。

“罗总,这是近期网络上关于环保项目的舆情简报。”苏晚晴将一份整理好的文件轻轻放在罗刹桌上,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色。她如今对“星海”已有很强的归属感,看到这些无端诋毁,心中很是不平。

罗刹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淡淡地问:“查到源头了吗?”

“李钢经理已经在查了。”苏晚晴回道,“初步判断,是本地几家被我们项目影响到业务的环保公司在背后搞鬼,他们雇佣了一些本地的小公关公司和网络水军。”

“跳梁小丑。”罗刹合上简报,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冷意。这种层面的骚扰,在他看来如同蚊蝇嗡鸣,不足为惧,但却足够烦人。尤其是在他需要集中精力应对星空危机和推动集团战略的关键时刻。

“让李钢处理干净点。”罗刹吩咐道,“找到确凿证据,该报警报警,该起诉起诉。同时,以集团名义,发布一份澄清声明,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另外,联系社区和街道,组织一次公开的现场参观和答疑会,让居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真实情况。”

他的应对方式直接而高效,法律、舆论、民众沟通三管齐下,旨在迅速扑灭这股刚冒头的邪火。

“是,罗总。”苏晚晴记下指令,转身离开。

罗刹揉了揉眉心。他知道,随着“星海”的盘子越做越大,触及的利益方越来越多,类似的麻烦只会增不会减。地球上的商业博弈,有时候就是这么琐碎而恶心,但却无法完全回避。

他走到巨大的星空图前,目光再次落在那指向奥尔特云边缘的模糊坐标上。与浩瀚星空和潜在的宇宙级危机相比,江城本地的这点小动作,简直渺小得可笑。然而,他深知,若不能妥善处理这些地球上的“阴燃引信”,它们也可能在关键时刻酿成火灾,干扰到他真正的目标。

他必须确保自己的“基本盘”绝对稳固,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去应对那来自深空的、真正的挑战。

就在他凝神思索之际,加密通讯器再次震动。这一次,是“暗影”发来的信息,内容让罗刹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首领,监测到异常。奥尔特云坐标指向区域,出现微弱但持续的空间引力波纹,模式……与‘星芒’消失前的最后波动,存在高度相似性。有某种东西……正在那里被激活。”

罗刹的心脏猛地一沉。

地球上的引信尚在扑灭,星空的烽火,却已悄然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