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界,东域,流云剑宗深处——问道崖
夜色如墨,星河垂落。沈在明盘坐于崖顶一块光滑如镜的青石上,周身气息如同蛰伏的巨龙,八种截然不同的道韵——力的厚重、空间的缥缈、人道的红尘气、武道的战意、光的纯净、正的堂皇、仙的超脱、剑的锋锐——如同八条溪流,在他体内缓缓运转,试图寻找那丝渺茫的共鸣与平衡。
这是他每日的必修课,也是他最大的瓶颈。八道同修,前无古人,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道则冲突,便是道基尽毁的下场。
此刻,他正卡在“力道”与“空间道”的调和上。力之刚猛,需要空间之柔韧来承载,但两者属性相冲,如同水火难容。他已在此关卡停滞半月,眉头紧锁,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就在他气息微微紊乱,体内力量隐约有失控迹象的刹那——
嗡……
一枚悬浮于他识海深处、看似普通却与他灵魂本源紧密相连的 古朴玉佩 (姜尚渊意志的栖身之所),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
没有光芒万丈,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只有一缕精纯到极致、蕴含着无上智慧与星辰推演之妙的 清凉意念,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悄然流淌进沈在明的心田。
这缕意念并非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化作无数细微的、闪烁着星辉的符文,在他意识中勾勒出一幅玄奥的图景:
那是一片无垠的星空,星辰并非静止,而是以一种独特的韵律运转、碰撞、生灭。巨大的恒星(力)释放着磅礴的能量,而其周围的空间(空)并非被撕裂,而是如同水波般荡漾、折叠,以一种柔和的“势”将这力量引导、分散、乃至转化为推动自身运转的动力。力与空,并非对抗,而是一种 动态的共生与转化。
“力非蛮,空非虚。以空导力,以力固空。星旋宇固,方见真章。”
一个温和而苍老的声音,仿佛穿越了万古时空,直接在他道心深处响起。这声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威严与慈爱,如同一位智慧长者在耳提面命。
福至心灵!
沈在明身躯猛地一震,眼中爆发出璀璨的精光!困扰他许久的迷雾在这一刻被骤然驱散!
他不再试图强行让力道去适应空间,也不再让空间去硬扛力道。而是模仿那星辰图景,引导体内磅礴的力道,使其如同星辰引力般,形成一个内在的“力场漩涡”,而空间道则则化作环绕这漩涡的、流动的“时空薄膜”,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轰!”
他体内原本隐隐冲突的两股力量,在这一刻找到了奇妙的平衡点,开始以一种玄妙的韵律共同运转!力的狂暴被空间的柔韧所驯服,空间的虚无被力的实在所填充。他的气息瞬间变得圆融贯通,停滞的修为瓶颈轰然松动,甚至隐隐带动了其他六种道则的活跃!
“成了!” 沈在明心中狂喜,但他并未得意忘形,而是立刻稳住心神,趁热打铁,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感悟。他知道,这绝非偶然的顿悟,定是那冥冥中一直守护着自己的“先祖庇佑”(他至今仍如此认为)再次显灵。
---
玉佩深处,那方由监正秘法构筑的意念空间内
姜尚渊的虚影,比之前更加淡薄了几分,几乎要融入周遭的星光之中。他的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中却满是欣慰。
刚才那一下看似轻描淡写的引导,实则耗费了他不小的本源心力。他需要以自身对天道法则的深刻理解,推演出最适合沈在明当前状态的“力空共生模型”,还要将这份复杂的感悟,以不引起世界规则反噬的方式,精准无误地传递过去。
这好比是在一根头发丝上雕刻万里江山,需要极致精密的操控与巨大的消耗。
“咳咳……” 虚影微微晃动,发出几声几不可闻的咳嗽。他抬头,“望”向意念空间上方那片模拟出的、属于武神界的星空,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壁垒,看到了正在稳固修为的沈在明。
“力道与空间的初步调和,只是第一步。后续人道与正道的契合,光道与武道的交融,仙道与剑道的统一……每一步都远比此步凶险。”
姜尚渊低声自语。他深知,为沈在明铺路,绝非简单地输送力量,而是要在他每一次遇到瓶颈时,以最恰当的方式,引导他依靠自身去“悟”,去“突破”。如此,得来的力量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根基才足够牢固,才能承载起未来那“无敌”的宿命。
这需要他时刻关注沈在明的状态,推演其命轨变化,预判其可能遇到的危机,并提前准备好应对之策。如同一个最高明的园丁,不仅要浇水施肥,更要修剪枝叶,引导光照,确保树苗能笔直地长成参天大树。
而这一切,都在加速他这道残存意志的消耗。
但他别无选择。
时云起(第二世)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其最后传来的诡异与污染气息让他深感不安。文抱一(本我世)超脱意念已散。沈在明是唯一的希望,是三世布局最终的承载者。
“快些成长吧,孩子……” 姜尚渊的虚影缓缓闭上双眼,再次沉入无尽的推演之中,默默计算着下一个可能出现的瓶颈,以及……该如何在自身消散之前,为沈在明扫清前路上那些已知的、以及未知的障碍。
“在那场席卷诸天的风暴彻底降临之前,你必须拥有……足以撼动棋盘的力量。”
他的低语,消散在寂静的意念空间里,无人听闻。唯有那枚看似普通的玉佩,在沈在明的识海中,持续散发着微不可察的、守护的暖意。
明处,是天命之子高歌猛进的传奇。
暗处,是前世之师呕心沥血的守护。
这条无敌之路的每一寸光华,都浸染着跨越时空的牺牲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