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家庭会议室内,气氛在陈默宣布“主动出击时机即将到来”后,变得灼热而凝重。主动出击,这四个字背后代表着无限的可能,也意味着无法预估的风险。所有人都明白,这绝非一时兴起的冒险,而是经过两个月积累后,必须迈出的战略步伐。

陈默没有让这股高涨的情绪无序扩散,他需要将家人的思路引导向一个更具体、更具建设性的方向。他调出了堡垒及周边区域的精细地图,目光扫过每一位家人。

“主动出击,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堡垒,盲目地冲入城市与林凡硬碰硬。”陈默的声音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现实,“那是最愚蠢的行为。我们的出击,首先要服务于一个核心目标——增强我们自身的生存能力和战略纵深。”

他的手指点在地图上代表堡垒的绿色安全区。

“大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事实:仅靠我们自家六人,或许可以凭借堡垒的坚固和我们的能力守住这个家。但长远来看,力量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同时应对多线威胁,无法有效控制和管理更广阔的区域,更难以支撑起一个足以对抗林凡甚至‘净世会’那样庞然大物的势力。”

他顿了顿,让这个现实被充分消化。陈建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陈锋则抿紧了嘴唇,显然也认同这个判断。

“因此,我们扩张的第一步,不是去攻城略地,而是‘向内’延伸。”陈默的手指从堡垒绿色区域向外划出了一个更大的圆圈,“我们需要吸纳可靠的、有价值的外围成员,并以堡垒为核心,建立一道真正的、由我们绝对控制的‘缓冲区’。”

他详细阐述了这个构想的必要性和具体形态:

“首先,关于吸纳成员。”陈默语气严肃,“这绝非滥竽充数。我们必须设立极高的门槛。优先考虑以下几类人:”

“一,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例如更多的医生、工程师、经验丰富的农夫、工匠。他们的技能能直接提升我们社群的生存和发展质量。”

“二,品性经过严格考验,背景相对清白,无严重劣迹。我们需要的是同伴,而不是潜在的隐患。末世前的人品和末世后的行为同样重要。”

“三,以家庭为单位优先考虑。有家庭羁绊的人,通常更稳定,也更不容易背叛。”

“四,必须完全认同并遵守我们的核心规则,接受‘贡献点’制度管理。任何试图挑战堡垒权威或破坏内部团结的行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惩处。”

李秀娟忍不住问道:“默娃,这……会不会太严格了?万一找不到合适的人怎么办?”

“宁缺毋滥,妈。”陈默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一个不可靠的内鬼,造成的破坏可能超过十个敌人。我们需要的不是数量,是质量和忠诚。”

陈建国接口道:“默娃说得对。人心难测,尤其是在这末世。筛选必须严格,我们可以慢慢找,但不能出错。”

“其次,关于缓冲区。”陈默将话题拉回地图,“这个缓冲区,不能是名义上的,而必须是实体的、功能性的。”他指向几个距离堡垒一到两公里,地势险要或资源相对集中的点。

“我们可以在这些位置,建立小型的、功能化的前哨站或资源点。比如,一个专注于农业种植的‘垦殖站’,一个负责警戒和早期预警的‘观察哨’,甚至未来可以发展一个小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点’。”

“这些外围据点,由我们信任的外围成员驻守和管理,他们构成了堡垒的第一道防线。任何来自外部的威胁,无论是丧尸还是人类,都必须先突破这些外围据点,才能触及我们的核心。这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预警和反应时间。”

“同时,这些据点也能分担堡垒的部分功能,比如粮食生产、初级加工等,形成互补,减轻核心堡垒的压力。”

陈锋眼中精光一闪:“这个思路好!军事上这叫建立纵深防御。我们可以把这些据点打造成刺猬,不好啃,但被攻击时能牢牢钉在原地,为我们主力调动和反击创造条件。”

陈雪也补充道:“从情报角度,这些分散的据点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信息触角,能更早捕捉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动向。”

陈浩挠了挠头:“那管理和通讯呢?人散了,不好管啊。”

“这正是关键。”陈默赞许地看了弟弟一眼,“管理依靠制度——我们正在完善的‘贡献点’体系和即将颁布的‘法典’。通讯依靠技术——你和小雪要确保我们的无线电中继网络能够稳定覆盖所有据点。必要时,甚至可以铺设有限的有线通讯作为备份。”

“而且,所有据点的最高管理权、武装力量指挥权和最终决策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核心家族手中。外围成员可以获得管理岗位和相应的资源配给,但核心权力不能下放。”

这个构想,如同一幅清晰的蓝图,在家人面前徐徐展开。它不再是空泛的“扩张”,而是有步骤、有标准、有控制的稳健推进。它既解决了人手不足的困境,又构建了更安全的防御体系,还能促进资源生产和信息收集。

“我同意。”陈建国第一个表态,“步子稳一点,没错。先把根基打牢,再图发展。”

“我没意见,具体选址和防御工事,我来负责勘察和设计。”陈锋摩拳擦掌。

“筛选标准和制度细化,我可以协助爸来完成。”陈雪主动请缨。

“通讯和能源保障,包在我身上!”陈浩拍着胸脯。

李秀娟也点了点头:“后勤和医疗支持,我会提前做好准备。”

家人的意见迅速统一。扩张的构想,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和支持。

陈默看着团结一心的家人,心中笃定。他知道,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背叛。但这一步,必须迈出。

固步自封,终将被这个残酷的时代淘汰。唯有在谨慎中进取,在控制下扩张,才能让“守望者”的名号,真正在这片废土上扎根、生长,直至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陈默最后总结道,“那么,‘方舟扩展计划’,正式启动。下一步,我们需要确定第一个外围据点的具体选址和功能定位。”

扩张的构想,从蓝图走向了现实。堡垒的未来,将不再局限于这深深的地下,而是向着更广阔、也更危险的地表世界,勇敢地探出了它的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