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前哨站的土木工程已初具规模,坚实的木石围墙、隐蔽的了望塔和可供栖身的居所静静矗立在无名山谷中,如同一个等待注入灵魂的空壳。拥有了据点,下一步便是为其寻找合适的“居民”。这件事关乎堡垒的安危与未来的发展,绝不能有丝毫马虎。在“磐石”主体结构完工后的第一次家庭核心会议上,招募标准成为了最重要的议题。
会议在堡垒指挥中心进行,气氛严肃。陈默开门见山:“‘磐石’不能一直空着,我们需要招募第一批外围成员进驻。但人选,必须慎之又慎。今天,我们必须确立一套清晰、严格且可执行的招募标准。”
他示意陈雪将讨论要点投射在屏幕上。
“第一,价值导向:一技之长。”陈默指向第一条,“末世是现实而残酷的,我们不能做纯粹的慈善机构。每一位被招募者,都必须能为我们的集体带来切实的价值,弥补我们自身能力的短板,或提升我们社群的生存与发展水平。”
他列举了优先考虑的方向:
“医疗人员:苏婉医生虽然优秀,但一个人力量有限。我们需要更多的护士、护理员,甚至其他专业的医生,尤其是擅长外科和传染病防治的。”
“农业专家:吴教授是宝贵的财富,但农业实践需要更多的人手和经验。我们需要真正会种地、懂养殖、能改良土壤的农夫和畜牧员。”
“工匠与工程师:涵盖范围要广。木匠、铁匠、泥瓦匠、水电工、机械师……任何能制作、修复、维护我们生存所需物品和设备的人,都极具价值。”
“其他特殊技能:例如,拥有丰富野外生存经验的老猎人,懂得处理动物皮毛的匠人,甚至是有管理经验、能协助爸处理日常事务的人,都在考虑范围内。”
陈建国点头补充:“对,不能只看武力。一个能把田地照料好的老农,价值未必低于一个只会挥刀的壮汉。”
“第二,品性核心:忠诚与可靠。”陈默的语气加重,这是他最看重的一点,“能力再强,若品性不端,便是埋在身边的不定时炸弹。品性考察必须放在与技术能力同等,甚至更重要的位置。”
如何考察品性?众人展开了讨论。
陈锋提出:“可以设置观察期和考验。比如,故意制造一些小范围的‘物资短缺’或‘内部矛盾’,观察其反应和行为。是自私自利,还是顾全大局?是煽风点火,还是努力化解?”
陈雪建议:“情报核查至关重要。我们要利用一切渠道,核实其末世前的背景和末世后的经历。是否有过背叛、欺凌、劫掠等不良记录?这些信息往往能从其他幸存者零星的交流中拼凑出来。”
李秀娟则从感性角度提出:“眼神和细节也很重要。一个人是心存善念还是满腹算计,很多时候能从日常接触中感受到。招募进来后,初期也要密切观察其言行是否一致。”
“第三,结构偏好:以家庭为单位优先。”陈默提出第三条标准,“有家庭羁绊的人,通常更渴望稳定,行为也更有底线和顾虑。他们为了家人的安全,会更有动力去维护我们社区的秩序与和平,背叛的成本也更高。而且,家庭本身就是一个小的稳定单元,有助于社区的和谐。”
陈浩有些担忧:“哥,如果拖家带口,会不会消耗太多资源?”
陈默摇摇头:“资源可以创造,但忠诚与稳定千金难换。一个可靠的家庭,其长期价值远大于初期投入。当然,对于单身的优秀人才,我们也不排斥,但审查需要更加严格。”
“第四,规则底线:绝对服从核心管理。”陈默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所有被招募者,必须明确理解并无条件接受一个前提——堡垒以及‘守望者’势力的最高决策权、军事指挥权、核心资源分配权,归属于我们陈家。他们可以提出建议,可以凭借贡献获得地位和资源,但绝不能挑战核心权威,绝不能破坏内部团结。任何试图拉帮结派、散布谣言、质疑核心决策的行为,都将被视为背叛,后果只有一种。”
他没有明说后果是什么,但在场所有人都清楚那意味着什么。这是维持势力纯洁和统一的铁律。
“第五,流程保障:严格审查与循序渐进。”陈雪将讨论结果汇总成流程,“初步接触与信息收集 -> 背景调查与初步筛选 -> 设置观察期与小型考验 -> 正式引入外围(如前哨站)进行更长期观察 -> 根据表现逐步提升权限和信任等级。整个过程必须由我们核心成员严格把控。”
标准一条条被明确下来,清晰而苛刻。这绝非普通人能够轻易达到的门槛。
李秀娟轻轻叹了口气:“条件是不是太严了?会不会……很久都招不到人?”
陈默看向母亲,语气缓和但坚定:“妈,宁缺毋滥。‘磐石’可以空着,也绝不能让它成为隐患的温床。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能够长久生存、发展的家园,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从内部崩溃的散沙团体。每一个加入我们的人,都应该是能够共同抵御风雨的同伴,而不是需要时刻提防的潜在敌人。”
陈建国拍了拍妻子的手:“默娃说得对。我们现在有这个底气和时间,去精挑细选。根基不稳,大厦将倾啊。”
最终,全家一致通过了这套以“价值、品性、家庭、忠诚、流程”为核心的招募标准。陈雪将其整理成详细的《“守望者”外围成员招募与管理条例(试行)》,作为未来行动的准则。
标准已然确立,如同竖立起一道高高的门槛。接下来,就是按照这套标准,去茫茫废土中,寻找那些符合要求、能够与他们并肩而行的“同行者”了。而第一个目标,陈默心中已有了初步的人选——那位独自在附近山区挣扎求生、品性刚正的老兵,老周曾经的战友。这将是对这套标准的一次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