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东部边境气氛日益紧张,如同绷紧的弓弦时,一支与众不同的车队,却沿着被“守望者”清理和标识出的西南方向贸易路线,以一种近乎招摇的姿态,驶入了势力范围的外围警戒区。
首先发现他们的,是设置在制高点上的观察哨。哨兵通过望远镜,看到这支车队时,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那是由五辆车辆组成的队伍。为首的是一辆经过重度改装、体型庞大的越野房车,流线型的车身覆盖着哑光黑的复合装甲,车窗玻璃显然是防弹材质,车顶不仅有着完善的光测设备,甚至还隐约可见小型雷达的天线在缓缓转动。紧随其后的四辆,则是同样坚固的武装运输车,车厢密闭,但车轮碾过路面的沉重感,显示出其承载着不轻的货物。
这绝不是寻常流浪幸存者团体或者周边那些挣扎求生的小势力能拥有的装备。它们过于整齐,过于干净,也过于……先进。
消息和图像通过无线电中继网迅速传回堡垒。负责外围警戒的部队立刻提高了警惕,一支“狼群”小队被派往前出,进行接触和引导,同时,更多的监控资源被调动起来,无声地聚焦在这支突如其来的队伍上。
车队在指定的外围检查站停了下来。车门打开,下来的人更是让见惯了末世艰辛的“守望者”士兵们暗自咋舌。
他们大约有十几人,穿着统一的、材质特殊的深蓝色制服,干净挺括,几乎没有破损和污渍。他们的武器是制式的、保养极佳的自动步枪,甚至能看到个别队员佩戴着用途不明的电子设备。为首者是一名三十多岁、面带和煦微笑、眼神却异常精明的男子,他自称是商队的主管,名叫“金不换”。
“尊敬的‘守望者’的战士们,”金不换的声音通过翻译器(他自称来自远方,语言略有不通)传出,显得彬彬有礼,“我们来自遥远的‘自由都市’,一支致力于在末世中重建贸易与交流的商队。久闻‘守望者’的繁荣与秩序,特来拜访,希望能进行友好的贸易,互通有无。”
他的态度无可挑剔,手续齐全(出示了某种电子身份凭证),车队也接受了例行的、非侵入式的检查,并未发现大规模违禁武器。
在获得堡垒内部的初步许可后,这支神秘的商队被允许进入外围的一处指定贸易区,并在严密的监视下,开始了他们的“商业活动”。
当他们打开那几辆武装运输车的货舱时,即便是见多识广的“守望者”成员,也不禁动容。
里面陈列的货物,许多都是他们急需甚至未曾见过的稀缺品:
· 高能量密度军用口粮,体积小,热量高,保质期长,远超他们自产的压缩饼干。
· 精工打造的武器零件和瞄准镜,其工艺水平明显高于堡垒工坊能生产的极限。
· 小型的太阳能充电板和高效储能设备,对于野外活动和哨所供电极具价值。
· 包装完好的抗生素和特效药,甚至还有几支标注着“广谱抗辐射药剂”的针剂。
· 一些罕见的香料、高品质的布料,甚至还有少量封装完好的咖啡豆和巧克力。
这些货物,如同磁石般吸引了大量居民和负责采购的内政官员。贸易区瞬间变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商队给出的价格,虽然高昂,但并非完全无法接受,主要以物易物为主,他们对“守望者”生产的粮食、皮革、以及一些特色手工艺品表现出浓厚兴趣。
然而,在这看似正常的、热火朝天的交易背后,一些不同寻常的理念,如同无形的烟雾,开始随着商品一同悄然散播。
金不换和他的队员,在与人交谈时,言语间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倾向。
他们会称赞某个用大量粮食换取了武器零件的护卫队员“有魄力,懂得投资自己”,暗示强大的个体理应拥有更好的资源。
他们会私下对某些抱怨贡献点制度不够“灵活”、限制了个人发展的居民表示“理解”,并感慨“在‘自由都市’,能力就是一切,强者可以凭借本事获得想要的一切,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他们会宣扬“自由都市”的“盛况”——那里没有强制性的集体任务,没有复杂的贡献点计算,一切都靠个人能力和竞争,强者居住在内城的舒适环境中,享受最好的资源和服务,而弱者,也能通过“自由”的服务和交易,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尽管他们含糊地回避了弱者具体如何生存)。
“绝对的强者支配,有限的资源就应集中在最能发挥其价值的人手中。”
“集体?制度?那不过是束缚强者翅膀的锁链。”
“末世之中,唯有自身强大,才是永恒的真理。”
这些论调,包裹在“自由”、“效率”、“强者自强”的华丽外衣下,对于部分在“守望者”制度下感到不得志,或者天生崇尚个人力量、对集体主义感到束缚的人,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吸引力。
陈雪的情报网络第一时间捕捉到了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她将情况汇报给了陈默。
陈默站在指挥中心的观察窗前,看着下方贸易区那看似繁荣的景象,目光深邃。他没有立刻下令驱逐这支商队,那显得过于小气和敏感。
“让他们交易。”陈默的声音平静,“盯紧他们,尤其是那个金不换和他核心的队员。记录下所有与他们有过深入接触的人员名单。另外,让陈浩想办法,在不引起对方警觉的前提下,分析一下他们那些‘高科技’产品的技术来源。”
他顿了顿,补充道:“通知内政总署和监察司,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内部思想波动。有些‘病毒’,比丧尸更难防备。”
这支来自“自由都市”的神秘商队,如同一滴落入清水的墨汁,虽然尚未完全扩散,但其带来的稀有商品和那套极具诱惑与破坏力的理念,已经让陈默嗅到了潜藏的危险。
这不仅仅是一场贸易。
这是一次试探,一次渗透,或者说,一场没有硝烟的……理念战争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