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姚浩大王历险记 > 第57章 生态的恢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全球研学交换季的余温还未散去,一场“全球共生花展”又在各大洲同步拉开帷幕。亚洲枢纽的广场上,珙桐树与共生花相映成趣,白色的“白鸽”与粉绿的花瓣随风摇曳;非洲草原的花展就搭在沙棘灵植丛旁,共生花点缀在绿色地毯上,黑犀牛幼崽偶尔会凑过来,轻轻嗅闻花瓣;美洲森林的花展藏在水杉幼苗间,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给花瓣镀上一层金光;南极的花展则设在暖房里,共生花与冰叶灵植并肩生长,淡绿的花瓣在冰雪背景下,显得格外鲜活。

花展期间,全球文明终端上线了“共生花打卡”活动,各地的幸存者都带着终端去花展拍照,分享自己与共生花的故事。有非洲牧民晒出“共生花与牧草同框”的照片,说共生花吸引的蜜蜂,让牧草的授粉率提高了20%;有美洲猎人分享“用共生花吸引鸟类”的视频,说鸟儿来了之后,森林里的害虫少了很多;还有南极的孩子,拍了自己给共生花浇水的画面,配文“我要让南极的每一个暖房,都有共生花”。

姚浩也带着王虎、老周等人,去各大洲的花展转了转。在非洲花展上,阿木正拿着终端,给其他孩子讲解“共生花的种植技巧”,那认真的模样,像极了当初张大爷教大家种地的样子。阿木看到姚浩,立刻跑过来,拉着他去看自己种的共生花:“姚叔叔,你看!这株是我用你教的方法种的,长得比其他的都高!以后我要种更多共生花,让草原的每一个角落都香香的!”

在南极暖房的花展上,小冰则带着小伙伴,用彩色的石头给共生花围了个小圈子,圈子里还摆着她画的“冰原草地”图纸:“姚叔叔,雪姐说,等共生花长得更多,咱们就把冰叶灵植和青草种在旁边,以后这里就会变成‘南极小花园’,到时候我请你来看!”

姚浩笑着点头,心里满是触动。他刚回到亚洲枢纽,全球生态部门就传来了一个重磅消息:“姚盟主!我们通过生态监测仪发现,‘世界之心’的能量,让全球的‘生态临界点’提前突破了!现在,亚洲的森林能自主调节区域降水,非洲草原的耐旱能力大幅提升,美洲森林的土壤肥力持续增加,甚至南极冰原的融化速度,都变得平缓了——这意味着,地球的生态,已经能自主维持平衡,咱们不用再时刻担心极端天气了!”

这个消息让全球都沸腾了。老周第一时间带着机械班,拆除了部分营地周边的“临时灾害防御设施”——以前为了应对极端天气,每个营地都建了厚厚的能量防洪堤、防风沙屏障,现在生态自主平衡,这些设施大多派不上用场,拆除后还能腾出土地,种更多庄稼和灵植。张大爷则立刻让人扩大双能温室的规模,把多穗麦和草莓的种植面积,再翻一倍,“以前怕极端天气影响收成,现在不用怕了,得多种点粮食,让全球的人都能吃饱吃好!”

就在全球忙着调整生态规划时,全球文明学院传来了好消息:第一批“跨洲学员”顺利毕业。这三十名学员里,有来自非洲的“机械能手”,跟着老周学了半年,就能独立改装小型能量车;有来自美洲的“生态卫士”,能精准识别森林里的几十种灵植,还能制定简易的生态保护方案;还有来自南极的“农业新人”,把双能温室的种植技术带回了冰原,让南极的粮食产量提高了30%。

毕业典礼当天,姚浩作为名誉校长,给每位学员颁发了“全球文明传承者”证书。拿到证书时,非洲的机械能手激动地说:“以前我连能量车都没见过,现在能自己改装,以后我要造更多适合非洲的机械,帮牧民保护草原,帮农户种庄稼!”南极的农业新人也红着眼眶:“以前南极只能靠外面送粮食,现在我们能自己种,以后再也不用麻烦大家了,这都是学院和联盟给我的机会!”

毕业典礼结束后,张大爷特意在双能温室里摆了“毕业宴”,用新收的多穗麦做了饼,用刚摘的草莓熬了粥,还炖了一锅养殖园的羊肉汤。老周看着满桌的饭菜,又看了看眼前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员,感慨地说:“姚兄弟,咱们当初拼尽全力求生,就是想给后人留条活路,现在好了,年轻人都长大了,会机械、懂生态、能种地,咱们的文明,算是真的有接班人了!”

姚浩点点头,举起碗里的草莓粥,对着众人说:“这碗粥,是用全球的希望熬成的——有非洲的阳光,有美洲的雨水,有南极的冰雪,还有咱们所有人的努力。现在,地球生态自主平衡了,年轻人也能独当一面了,但这不是结束,是咱们一起守护地球的新开始。以后,咱们要陪着这些年轻人,把生态保护做得更好,把文明传承得更久,让咱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都能在这片绿水青山里,安稳幸福地生活。”

众人齐声应和,碗勺碰撞的声音,和窗外共生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格外温馨。

当天晚上,姚浩独自走到“团结与希望”铜雕旁,脚下的大地依旧透着淡淡的绿光,那是“世界之心”永远的守护。他脑海里的系统面板,最后一次轻轻亮起,没有任何数据,没有任何提示,只有一行温润的文字,像是这段漫长旅程的最终结语:“从绝境求生,到全球共生的山河无恙,你与同胞并肩,守护了地球的生机,传承了文明的光芒。此后,无需系统指引,无需任务鞭策,‘团结与希望’便是方向,‘共生与坚守’便是答案。愿岁月悠长,众生安康,地球常青。”

面板渐渐暗去,再也没有亮起。但姚浩知道,那段刻在骨子里的记忆,那些一起拼过、笑过、坚守过的伙伴,那些跨越山海的约定,那些在绿水青山间绽放的生机,会永远留在心里,留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夜色渐深,全球各地的花展还亮着灯,共生花在灯光下静静绽放;亚洲的稻田里,收割机的轰鸣声渐渐平息,农户们扛着饱满的稻穗,笑着走回家;非洲的草原上,牧民们牵着牛羊,朝着营地走去,共生花的香气随风跟在身后;南极的暖房里,小冰给共生花浇完最后一次水,轻轻说了句“晚安,小花园”;美洲的森林里,水杉幼苗在月光下,悄悄长出了一片新叶。

姚浩站在铜雕旁,看着终端上全球各地的安稳景象,嘴角露出了释然的笑容。他知道,这场从绝境开始的旅程,已经圆满落幕,但人类与地球共生的故事,还会在绿水青山间,一页一页,温柔续写,永不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