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姚浩大王历险记 > 第52章 能量屏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明共生的图景刚铺展开,联盟就迎来了新的挑战——通讯站收到山林营地的紧急信号,不是灾害,而是“新发现”:“姚指挥!我们在山林深处,找到了一座‘末日之前的生态研究站’,里面有完整的生态培育设备,还有不少未激活的‘生态种子’,但研究站被一层‘能量屏障’笼罩,我们进不去,探测器显示,屏障和你们的‘世界之心’能量同源!”

“能量屏障同源?”姚浩眼前一亮,这意味着研究站的能量,或许能和“世界之心”联动,对完善生态体系至关重要。他立刻召集苏禾、老周、柳晴,带上五名绿洲学院生态保护专业的学员,驾驶三辆升级后的重型净化装甲车出发——苏禾能感知“世界之心”的能量,或许能破解屏障;老周负责修复研究站的设备;柳晴则准备接收生态种子,后续培育适配各营地的生态植物。

车队走了四天,终于抵达山林营地。研究站藏在一片茂密的古林里,通体呈银白色,外围笼罩着一层淡蓝色的能量屏障,屏障上流淌的纹路,和“世界之心”的光纹格外相似。苏禾走到屏障前,伸出手,“世界之心”的一缕绿光从她掌心溢出,轻轻触碰屏障——淡蓝与翠绿的光纹瞬间交织,屏障像水波般缓缓散开,露出研究站的大门。

研究站内部比想象中更完整:一层是生态培育室,数十个透明培养舱里,存放着不同种类的生态种子,有的能改良土壤,有的能净化空气,还有的能适应极端高温;二层是设备控制室,中央的生态控制台完好无损,屏幕上还显示着末日之前的生态数据;三层则是资料室,书架上摆满了生态研究手册,甚至还有一套“全球生态修复方案”的电子版存档。

老周立刻检查设备,发现研究站的能量核心只是处于休眠状态,他将一块能量矿石接入核心,再由苏禾注入“世界之心”的能量——控制台瞬间亮起,培养舱里的种子纷纷苏醒,散发出微弱的生机。柳晴看着培养舱里的种子,激动地说:“这些种子要是培育成功,草原营地能种上固沙的‘沙棘灵植’,河谷营地能种上净水的‘水芹灵植’,咱们的生态体系,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资料室里,生态保护专业的学员们找到了更惊喜的东西——一套“生态模拟系统”,能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土壤数据,模拟出最适合种植的植物品种,甚至能预测生态修复后的效果。姚浩立刻让学员们将电子版资料传回绿洲学院,后续各营地的生态规划,都能靠这套系统精准制定。

将生态种子和资料妥善收好后,姚浩带着众人返回绿洲。刚抵达,就看到张大爷和林叔在中枢广场等候,张大爷手里拿着一袋饱满的稻穗,笑着说:“姚小子,你们走的这几天,河谷营地的梯田收获了第一茬水稻,用的是研究站里找的‘高产稻种’(之前山林营地提前送回少量试种),产量比咱们的普通稻种高了40%,以后各营地的粮食,就更充足了!”

当天下午,姚浩在绿洲学院召开“全域生态规划会”,六大营地的生态负责人都通过通讯站远程参会。柳晴根据生态模拟系统的数据,给每个营地分配了专属生态种子:给草原营地“沙棘灵植”,给河谷营地“水芹灵植”,给潮汐营地“耐盐芦苇”,给雪境营地“雪绒草”,给山林营地“固林松”,给绿洲基地“多穗麦”;老周则负责给各营地配送生态培育设备,确保种子能顺利发芽。

短短半个月,各营地的生态改造就初见成效——草原营地的沙棘灵植长出了嫩芽,风沙明显减少;河谷营地的水芹灵植种在河道两岸,河水变得更清澈;潮汐营地的耐盐芦苇在海边成片生长,不仅能抵御海浪,还能吸引海鸟,形成小型生态链;雪境营地的雪绒草覆盖在暖房周边,让暖房的保温效果又提升了30%。

这天上午,姚浩正在查看各营地的生态数据,通讯站突然传来好消息:“姚指挥!咱们的文明播报,被‘中部联盟’接收了!对方是由十个小型营地组成的联盟,覆盖范围八千里,说想和咱们建立‘联盟互助协议’,共享生态技术和全域资源网,甚至想加入咱们的大联盟,一起推进全球生态修复!”

“中部联盟!”姚浩心里一震,这是联盟第一次接触到规模如此大的外界联盟,对推动文明共生至关重要。他立刻安排苏禾和老周,作为“绿洲大使”,带着生态种子、双能设备,还有研究站的生态资料,前往中部联盟洽谈。

苏禾和老周出发后,姚浩则带着阿凯,驾驶双能勘探车,去探索中部联盟周边的区域,为后续资源联动做准备。勘探途中,他们在一片平原上,发现了一座“废弃的太阳能电站”,电站的太阳能板虽然有些损坏,但核心设备完好。老周远程指导姚浩,用能量矿石修复太阳能板,再接入“世界之心”的能量——电站瞬间重启,发电量足够供应三个营地的日常用电,姚浩立刻让人将电站纳入全域资源网,命名为“平原光伏站”,后续给中部联盟的能源支援,就有了保障。

十天后,苏禾和老周带着好消息返回:“姚指挥!中部联盟同意加入大联盟,还主动开放了他们的‘大型粮仓’和‘医疗设备库’,粮仓里的粮食足够供应所有营地半年,医疗设备库里,还有不少末日之前的急救设备,咱们的疗伤中心,终于能升级成‘全域医院’了!”

中部联盟加入后,大联盟的营地数量达到十六个,覆盖范围扩展至两万三千里。当天晚上,“世界之心”突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淡蓝与翠绿的能量交织成巨大的光网,覆盖了所有营地,系统提示音在姚浩脑海里响起,带着激昂的力量:“成功吸纳中部联盟,激活废弃太阳能电站,完成六大营地生态改造,大联盟覆盖范围突破两万里;文明传承进度提升至70%;解锁‘全域生态联动’功能,各营地生态系统相互滋养,形成‘草原-河谷-绿洲-海边-雪境’的完整生态链;解锁‘全域医院’蓝图,可整合所有医疗资源,建立跨域医疗体系,实现伤病员远程会诊与转运;解锁‘世界之心’新能力——‘生态共鸣’,可加速全球范围内的生态修复,让生机孢子扩散至五万里外。”

“生态共鸣!”姚浩立刻带着苏禾,前往绿洲中枢的广场,苏禾将手放在“世界之心”的光罩上,“世界之心”的能量瞬间爆发,无数生机孢子像蒲公英般,随风飘向远方,覆盖了五万里的土地——原本荒芜的平原,冒出了青草;干涸的河道,重新蓄满了水;甚至连五万里外的废墟里,都有幼苗破土而出。

接下来的一个月,大联盟忙着推进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建设“全域医院”,将中部联盟的医疗设备分发到各营地,在绿洲基地建立总院,其他营地建立分院,配备“能量急救箱”(老周用能量矿石改装,内置生命之花的治愈能量,可远程接收总院的医疗指导);二是完善“全域光伏网络”,老周带着机械班的学员,修复了三座废弃的太阳能电站,与平原光伏站联动,实现了所有营地的电力自给自足,绿洲学院的实验室里,学员们甚至造出了“小型能量灯”,分发给各营地的孩子,晚上读书再也不用靠篝火。

这天傍晚,姚浩站在全域医院的楼顶,看着下方的景象——总院的急诊室里,医生正在给一名来自中部联盟的伤员远程会诊;广场上,孩子们拿着小型能量灯,围着“团结与希望”铜雕,听教授讲古籍里的故事;远处的平原光伏站,太阳能板在夕阳下泛着金光,能量轨迹顺着全域资源网,流向各个营地。

中部联盟的首领、六大营地的首领,还有王虎、老周、柳晴、张大爷等人,都走到姚浩身边。中部联盟首领递过一杯用雪境营地的雪晶果和绿洲的草莓泡的茶,笑着说:“以前我们十个营地各自为战,资源不够,生态也差,加入大联盟后,有了生态种子,有了电力,还有了全域医院,这日子,比末日之前还安稳!以后咱们一起,把生态修复得更好,让更多营地加入,让‘世界之心’的绿光,照亮整个地球!”

姚浩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清甜的果香在嘴里散开。他抬头看向“世界之心”,光网正笼罩着两万里的土地,生态链里的牛羊在草原吃草,鱼儿在河谷游弋,海鸟在海边翱翔,雪鹿在雪境漫步,孩子们在绿洲的农田里追逐。系统面板上,文明传承进度停留在70%,但下面多了一行新的提示:“生态修复,是文明复苏的根基;团结共生,是文明传承的灵魂。继续推进全球生态联动,吸纳更多营地,即可触发‘全球文明复苏’终极阶段。”

姚浩握紧茶杯,看着身边满是希望的众人,轻声说:“两万里只是开始,以后咱们还要修复更多的光伏站、研究站,还要让生态链覆盖全球,让五万里外、十万里外的幸存者,都能看到‘世界之心’的绿光,都能加入咱们的大联盟。总有一天,‘全球文明复苏’会实现,这片曾经伤痕累累的地球,会重新变成绿水青山,所有人类,都会在这片土地上,共享文明与生机,再也没有末日的阴影,只有永远的团结与希望。”

夜色渐深,“世界之心”的光网依旧明亮,两万里的土地上,十六个营地的灯光像星星般闪烁,全域资源网的能量轨迹、全域生态链的生机脉络,交织成一幅壮阔的图景——这是末日之后,人类用团结与希望,重新书写的文明篇章,也是“世界之心”,为地球注入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