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零域建筑师 > 第41章 识破陷阱·伏击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密封舱里的金属样本还在震动,表面那四个字——“你也醒了”——像刻进了我的脑子里。

苏晴把检测仪收走时没说话,但她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停了两秒,那是她判断出问题严重时的习惯动作。

我站在F-01车顶,盯着远处起伏的地表,风从荒原吹过来,带着焦味和尘土的气息。车队已经停下二十分钟,没人下车,也没人打开通讯频道。我们都在等一个决定。

“北线。”我说,“走高架残段。”

王强抬头看了我一眼,没问为什么。他知道我不做无根据的判断。老周检查完最后一辆房车的能源模块,抬手示意系统正常。十辆车重新启动,缓缓调头,轮胎碾过碎裂的沥青路面,朝北边断裂的高架桥驶去。

天快黑的时候,信号接收器响了。

不是警报,是求救频段。一段加密音频自动解码播放:“这里是灰点外勤组陈隐……遭遇守夜人伏击,坐标东经137.2,能源耗尽,请求支援……重复,请求支援。”

声音很稳,频率与标准灰点通讯完全一致。但我注意到一点异常——他说“守夜人伏击”,可我们刚摧毁的据点明明挂着灰点标志。而且这个坐标,正好落在废弃工业区中心,地下管网交错,是我们明确要避开的区域。

我让苏晴回放音频三遍。她听完后摇头:“声纹比对通过,但语调太平稳了。人在脱险状态下不可能保持这种呼吸节奏。”

我把这段信号导入零域,意识中展开波形图谱。伪造得很精细,几乎看不出破绽。可就在第三遍循环时,我发现了一个微小的延迟——每十二秒,信号会重复一次前0.3秒的内容。这是基站广播才会有的特征,移动终端不会这样。

这不是求救,是诱饵。

我接入全队通讯:“关闭主动雷达,切换被动侦测模式。所有车辆降功率运行,禁止使用高频通讯。”

王强立刻回应:“是不是陷阱?”

“百分之九十五。”我说,“他们想让我们进工厂区,利用地下结构围杀。”

老周在频道里低声道:“那边有大量金属管道,电磁环境复杂,我们的设备一旦失灵,就成了活靶子。”

“所以不能按他们的节奏走。”我闭眼,精神力沿着意识中的图纸铺展,开始构建一种新型干扰装置。它不需要持续供能,而是利用环境背景波自激震荡,形成动态频段屏障,能打乱远程锁定信号。

七分钟后,我在车队尾部生成了第一台原型机。银灰色外壳嵌着能量导槽,启动后发出低频嗡鸣。测试结果显示,周边三百米内的定向追踪信号全部偏移。

“有效。”我说,“继续部署。”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们在行进途中陆续布设了八台干扰器,呈锯齿状分布,覆盖整个移动路径。车队绕开主干道,沿着荒废的货运支线缓慢推进。

凌晨三点十七分,我们距离废弃工厂还有两公里。

地面突然传来震动。

不是裂缝那种深层蠕动,而是规则的震颤,像是某种机械阵列正在激活。我立刻下令停车,所有人退回车内,关闭非必要电源。

前方视野内,一片荒地上缓缓升起环形金属杆,共十二根,均匀分布,顶端连接着弧形天线。它们组成一个直径约五十米的圆阵,中心点正对着我们车队最前端。

“电磁脉冲陷阱。”王强盯着监控画面,“他们在等我们进入覆盖范围。”

我没说话,迅速调出地形数据。这片区域地下埋着三条老旧电缆沟和一条废弃排水管,正好构成天然导体网络。一旦Emp释放,电流会沿着这些路径扩散,瘫痪所有电子系统。

第一道脉冲来了。

无声无息,却让五辆靠前的房车瞬间熄火。仪表盘全黑,能源读数归零。通讯中断,连应急灯都亮不起来。

“导电通路!”我对苏晴喊,“把残余能量引到后方车辆!”

我集中精神,用零域在失能区边缘构建一组临时导体。复合金属丝从地面延伸而出,像藤蔓一样缠绕在受损车体底部,将未耗尽的储能转移到还能运行的车上。两分钟后,六号到十号车恢复基本动力。

“分散突围。”我下令,“三辆车向左,三辆向右,释放烟雾弹和假信号源,吸引火力。主控车跟我走地下通道。”

王强已经坐进F-01驾驶舱。那条八米深的应急通道是我昨天修桥架时顺带建的,避开了所有管网节点,出口就在工厂西侧三百米处。

“老周,你在地表牵制。”我说,“用震波枪压制液态哨兵。”

他点头,拎起武器下车。武装小队迅速占据有利位置。几秒钟后,三团银灰色液体从地底冒出,正要靠近车队,就被高频震波击中,表面出现裂纹,暂时退缩。

我启动地下通道入口。一块伪装成废墟的盖板滑开,露出向下的斜坡。F-01缓缓驶入,灯光扫过混凝土壁面,映出零域刻印的能量导轨。

通道尽头是封闭状态。我闭目,再次调动精神力,在意识中绘制定向共振结构图。这次的目标不是破坏整体承重,而是在敌方堡垒底部生成一组腔体,放大激光炮的频率,引发局部共振坍塌。

图纸完成,我睁开眼:“准备爆破引导结构。”

零域启动,一道半透明的能量框架在车顶上方成型,向下延伸,嵌入地面。这是聚焦通道,能把激光束精准导入预定深度。

“开火。”我说。

王强按下按钮,车载激光炮射出一道刺目红光,顺着能量通道直插地下。冲击波传来,头顶泥土簌簌掉落。三秒后,远处工厂方向传来沉闷的爆炸声,接着是连续的崩裂响动。

“成功了。”王强看着监控,“指挥中心电路短路,监控全灭。”

“冲出去。”我说。

他加大油门,F-01撞破顶部封层,冲上地面。车身腾空一瞬,激光炮转向四周阵地,扫射覆盖。敌方火力点接连被摧毁,几处掩体燃起大火。

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五分钟。

确认没有幸存威胁后,我让王强回收五辆受损房车的数据核心。其余残骸全部焚烧,防止技术泄露。

苏晴在医疗舱内发现三名队员脑波异常,显示出轻微同步迹象。她立即切断他们的外部连接,初步判定灰点具备远程意识干扰能力。

“他们不只是想抓我们。”她说,“还想复制我们的反应模式,甚至替代我们。”

我没有回答。远处工厂的火光正在熄灭,风吹过焦黑的墙体,卷起灰烬。

“返程。”我下达命令,“保持编队,警惕任何远程联络。”

十辆车重新集结,六辆可自主行驶,四辆由牵引装置拖行。夜色中,车队缓缓调头,驶向来时的方向。

后视镜里,那片废墟逐渐模糊。王强握着方向盘,手臂上的汗还没干透。

苏晴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林川,刚才那段求救信号……最后那句‘请求支援’,语速比前面快了0.4秒。”

我看着前方漆黑的道路,手指轻轻敲击扶手。

就在这时,F-01的备用频段突然接收到一段新信号。

未经加密,只有一个词反复播放: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