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零域建筑师 > 第124章 装甲反击的钢铁洪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装甲反击的钢铁洪流

赵明传来的坐标还在屏幕上亮着,我盯着那串数字,手指在终端上滑动。芯片上的符号反复闪现,像一根刺扎在脑子里。他们拿到了我的设计,还改成了武器。

我没有时间犹豫。

调出A-317文件,我把战车框架重新拆解。不是为了藏,而是为了让它更难被复制。我把生态圈实验里残留的自适应频率嵌进车身结构,让每辆车落地后能自己吸收环境能量做微调。这样就算他们再截获信号,也抓不到固定波段。

左眼突然一热,晶体表面泛起一层细光。我眨了眨眼,视线有些模糊,但图纸还在脑中成型。这次我不再等精神力完全恢复,直接启动领域构建。

第一台战车从基地广场中央升起。淡蓝色线条在空中交织,金属板一块块拼接,轮胎、装甲、驾驶舱依次出现。车头下方刻着“破晓一号”四个字。

我咬住后槽牙,脖子处传来拉扯感。晶状纹理已经爬上锁骨,皮肤发烫。但我没停,紧接着投射第二台、第三台。

到第五台时,警报响了。

“干扰脉冲!”赵明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出,“守夜人启动了信号压制,你的构建频率正在偏移!”

我看向屏幕,第三台战车的底盘芯片上的符号反复闪现,已经开始扭曲,金属板错位脱落。第四台刚完成一半,车身突然断裂。第五台连轮子都没成形就散了架。

“还能撑住吗?”赵明问。

“能。”我说。

我深吸一口气,把意识压进领域系统深处。第四台刚完成一半,车身突然断裂。第五台连轮子都没成形就散了架。

“还能撑住吗?”赵明问。

“能。”我说。

第八台落地时,老周的声音传来:“我要开‘破晓一号’,没受过装甲训练。”

我说:“我知道。”

“怎么撞门,有救援模式吗?”老周又问。

我看着眼设计图,上面标注着功能——能量网冲击波。

“授权给你。”我输入指令,把战术辅助系统对接他。他翻身坐进驾驶舱,关上舱门。

十辆战车陆续落地。它们在广场上列阵,装甲映着蒙蒙的天光。它们没有涂装,也没有旗帜,但每一辆都泛着蓝纹。

我站在原地,设定联动程序。只要我发出行动指令,我不可能亲自行动,必须让它们自己动起来。

“准备好了。”周说,“目标是三号炮台,摧毁远程打击平台。”他紧握操纵杆,“等你一声令下。”

我闭上右眼,用左眼连接系统——前进路线、护盾节奏全部打包发送。

十辆战车同时启动引擎。

“破晓一号”冲在最前,其余九辆呈扇形跟进。车轮碾过碎石路面,扬起一片尘土。它们穿过废弃街区,直扑守夜人前线阵地。

通讯画面切到老周的视角。他双手稳住方向,前方炮台轮廓逐渐清晰。敌方哨兵发现了车队,立刻拉响警报。

第一道炮火从右侧塔楼射出,击中第七台战车侧面。装甲凹陷,但没有破裂。车身微微晃动,随即展开一层半透明能量膜,将后续攻击弹开。

“反射层生效了。”赵明说,“它们在学习防御方式。”

“所有人注意规避。”我下令,“不要硬抗,按计划包抄。”

老周没有减速。他踩下油门,车头铲起一块混凝土残骸当盾牌,直冲炮台入口。其他战车分散两侧,用火力牵制守军。

“破晓一号”撞开铁门,冲进内部通道。炮管旋转,锁定主控电路箱。能量网发射装置充能完毕,一道电光扫过整个房间。

三座炮台同时断电,监控屏幕熄灭,警报声戛然而止。

“目标摧毁。”老周报告,“准备撤离。”

“不。”我说,“还有两座备用平台在南侧,继续推进。”

“燃料只剩百分之六十。”他提醒。

“够了。”我说,“我们不需要回来。”

车队调转方向,向南区移动。我站在指挥平台上,看着十辆战车渐行渐远。脖子上的晶状纹理已经蔓延到肩膀下方,每一次呼吸都像有细针在扎肺部。

赵明突然开口:“林川,敌方预备队出动了。七辆车,携带震荡弹,正从西翼逼近。”

我看向地图,侧翼空虚。如果让他们靠近,刚刚建立的优势会瞬间崩塌。

“启动最终阵型。”我输入新指令。

十辆战车接到命令后迅速变阵。六辆在外围组成环形防线,顶部展开能量护盾,底部伸出地锚插入地面。另外四辆退居内圈,形成可移动的指挥堡垒。

风刮了起来,吹得我衣角猎猎作响。我抬起手,最后一次把完整意识注入领域系统。

这一次,我不是只传图纸。

我把三年前画过的城市规划图也放进去了——悬浮建筑、垂直绿化带、光轨交通线路。那些没能实现的构想,现在以数据形式漂浮在战车上空。

刹那间,天空变了。

一座未来城市的幻象出现在战场上空。楼宇层层叠叠,绿植缠绕外墙,轨道列车无声穿行。阳光洒在虚拟街道上,映出久违的暖色。

守夜人的车队停了下来。

他们抬头看着那片光影,没人开枪。

老周通过频道问我:“这是……什么?”

我没回答。

因为我知道,这不是投影,也不是幻觉。那是零域在回应某种东西——也许是我的执念,也许是这个世界残存的希望。

风更大了。

我站在原地,手指还悬在终端上方。脖颈以下的皮肤已经完全变成半透明的晶体,脉络清晰可见。呼吸越来越慢,心跳像是隔着一层厚墙传来。

但意识还在。

我看到老周驾驶“破晓一号”缓缓驶回防线,看到其他战车稳稳守住阵地,看到那座虚幻的城市在空中轻轻摇曳。

然后,我听见赵明的声音。

“林川,西面又有动静。”

我转头看向监控屏。

新的车队正从废墟深处驶来,车身上印着灰点的标志。领头那辆的炮管泛着暗红光,明显不是普通武器。

我按下通讯键。

“所有人,准备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