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洪武:医圣朱橚 > 第82章 廷争汹汹 稚子染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数日后,京师东宫。

太子朱标收到了朱橚送来的密件和那个特制的药箱。当他屏退左右,独自在灯下看完那份字字惊心、详细描述着“牛痘接种法”的奏疏时,整个人如遭雷击,僵在当场,半晌都无法回过神来。

“取牛痘之浆,种于人臂,可免天花……”这短短十数字,所带来的冲击力,远胜于千军万马的嘶吼。这理念太过匪夷所思,太过惊世骇俗,简直颠覆了他过往所有的认知!

然而,他的第一反应并非怀疑五弟是哗众取宠或包藏祸心,而是被奏疏中那详尽到极致的操作流程、对各种可能情况的预判分析、以及最后那一段“甘领欺君之罪,万死不辞”的决绝誓言所深深震撼。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五弟那颗滚烫的、不惜以身犯险也要救世的仁心,以及那份被逼到绝境的坦荡与绝望!

“五弟……你……”朱标喃喃自语,手指轻颤地抚过奏疏上那些力透纸背的字迹,眼眶竟有些湿润了。他几乎能想象到,五弟写下这些文字时,是抱着怎样一种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情。

没有丝毫犹豫,朱标立刻做出了决定——他必须验证!为了天下苍生,也为了证明五弟的清白与价值!

他动用了东宫最隐秘的力量,避开了所有可能的耳目,秘密召来了两名绝对忠心、且因家族中曾有多人死于天花而对痘疫有着刻骨恐惧的中年内侍。在东宫一处绝对隐蔽的偏殿内,由他最信任的东宫侍卫长亲自守卫,朱标按照朱橚提供的图解和说明,亲自监督带来的“杏林”人员,为这两名内侍接种了牛痘。

整个过程中,朱标的心都悬在嗓子眼,手心全是冷汗。他既期盼奇迹,又害怕这真的是五弟一场绝望的赌博,最终会将五弟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接下去几日,是焦灼无比的等待。朱标几乎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每天都要亲自询问那两名内侍的状况。当得知两人先后出现了轻微发热和手臂接种处起脓疱的症状,且与奏疏中描述的“接种后正常反应”完全一致时,他心中的希望之火瞬间被点燃!

数日后,症状消退,两人恢复如常。朱标的心脏狂跳不止,他做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定——他设法通过特殊渠道,极其危险地取得了少量从疫区紧急送来的、重度天花患者使用过的衣物碎片,让那两名已接种的内侍在严密防护下进行近距离接触!

结果是——两人安然无恙!连续观察数日,无任何异常!

奇迹!这真的是旷古未有的奇迹! 朱标激动得难以自持,他不是为这医术的神奇,而是为五弟感到无比的骄傲、庆幸和心疼!五弟没有骗他!他真的找到了抵御天花的法门!他成功了!

狂喜之后,便是沉甸甸的责任。如此奇术,必须立刻禀报父皇,推广天下,拯救万民!但如何禀报?想到父皇那多疑的性格,想到朝堂上必然掀起的滔天巨浪,朱标的心又揪紧了。

然而,还没等朱标整理好思路,思考如何向父皇进言,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如同晴天霹雳,狠狠砸在了东宫之上!

皇长孙朱雄英,太子朱标的嫡长子,朱元璋最喜爱的孙子,突然发起高烧,身上出现了稀疏的红点!

消息传来时,朱标正在书房中反复斟酌措辞,闻讯手中笔杆“啪”地落地,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整个人晃了一晃,几乎晕厥过去!

“雄英……雄英!”他嘶声喊着儿子的名字,跌跌撞撞地冲向儿子的寝殿。

殿内已是乱作一团。太医们围在床前,面色凝重,窃窃私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恐慌。年仅八岁的朱雄英躺在锦被中,小脸烧得通红,眉头紧蹙,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呓语,原本活泼灵动的眼眸此刻紧紧闭着,偶尔因为不适而扭动一下身体。

“怎么回事?!雄英怎么了?!”朱标冲到床边,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

为首的太医院院判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声音带着哭腔:“殿下……殿下恕罪!长孙殿下他……他脉象浮数,高热不退,身现红疹……这……这症候……恐……恐是……痘疫之兆啊!”

虽然症状还不典型,但结合当前江南大疫的背景,经验丰富的太医们已经有了极其不祥的预感。

“痘疫”二字如同丧钟,在朱标耳边轰然炸响!他眼前一黑,猛地向后踉跄一步,被身后的内侍慌忙扶住。

“不……不可能!雄英他一直待在宫里,怎么会……”朱标的声音破碎不堪,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恐惧。皇宫禁苑,看似铜墙铁壁,但在无孔不入的病毒面前,依然脆弱不堪。或许是通过某件被污染的物品,或许是某个无症状的携带者……病毒已经悄无声息地侵入了这帝国最核心的所在,并选择了最年幼、最脆弱的那一个。

巨大的恐惧和绝望瞬间将朱标吞没。他看着儿子痛苦的小脸,心如刀绞。作为太子,他深知天花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对孩童而言,那几乎是必死的判决!

就在这无尽的黑暗即将把他彻底吞噬之际,他的目光猛地落在了自己袖中——那里,还放着五弟朱橚的那份奏疏抄本!

牛痘!五弟的牛痘! 那两名安然无恙的内侍! 一丝绝境中的微光,骤然穿透了厚重的绝望!

他猛地抓住太医院判的胳膊,力道之大几乎捏碎对方的骨头,眼中爆发出骇人的光芒,声音因急切而嘶哑:“快!快去找!找最近出过痘、已经痊愈的人!他们的痘痂!或者……或者……”他差点就要脱口而出“或者去找牛痘浆液”,但残存的理智让他死死咬住了舌头。

不能!绝对不能现在暴露五弟!在没有绝对把握和父皇首肯之前,擅自对皇长孙使用这种“邪术”,万一……万一有任何差池,那不仅救不了雄英,反而会立刻坐实五弟的“罪状”,将他们兄弟二人都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可是……难道就眼睁睁看着雄英等死吗?!用那些效果渺茫、甚至可能加重病情的太医院古方?

朱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挣扎之中,一边是儿子的性命,一边是弟弟的安危和巨大的政治风险。

就在东宫因皇长孙突发急病而陷入一片恐慌和混乱之际,谨身殿的朱元璋也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

“什么?!雄英病了?!疑似……痘症?!”朱元璋听到太监总管颤抖的禀报,正在批阅奏章的手猛地一抖,朱笔在奏折上划出一道长长的红痕,触目惊心。

他霍然起身,脸上血色瞬间褪尽,那双惯于洞察一切、威严无比的眼睛里,第一次流露出了一种近乎恐慌的情绪。雄英!那是他最喜爱的孙儿,是大明的未来希望之一!

“太医呢?!太医怎么说?!”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太医……太医们初步诊断,恐……恐是痘疫之兆,但尚需观察……”太监总管跪在地上,头埋得极低,声音细若蚊蚋。

朱元璋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让他浑身发冷。他最害怕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疫情,竟然真的侵入了皇城,并且直接威胁到了他的嫡长孙!

愤怒、恐惧、心疼……种种情绪瞬间淹没了这位铁血帝王。他猛地一脚踹翻眼前的御案,笔墨纸砚散落一地!

“查!给咱彻查!雄英近日接触过什么人?用过什么东西?宫里所有可疑之人,全部给咱抓起来严加审讯!是谁把疫病带进来的?!咱要诛他九族!”暴怒的咆哮声在殿中回荡,充满了无尽的杀意。

然而,在这滔天怒火之下,是更深沉的无力感和恐惧。即便查出元凶,诛尽九族,又能如何?能救回他的雄英吗?天花……那是连皇帝都无可奈何的恶魔!

就在这极致的恐慌和暴怒之中,朱元璋的脑海中,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般,猛地再次闪过了朱橚的身影,闪过了那道他刚刚发出不久的中旨,闪过了毛骧密报中关于周王府异常动向的描述……

牛痘! 那个荒谬绝伦、被他斥为“虚妄之术”的想法,此刻却如同鬼魅般,死死缠绕在他的心头!

老五……你的法子……到底…… 朱元璋的目光猛地转向南方开封的方向,眼神复杂到了极点,其中混杂着最后的希冀、根深蒂固的猜疑、以及一种被形势所迫的极度不甘。

整个紫禁城,都因皇长孙朱雄英的突然病倒而笼罩在一片巨大的阴影和恐慌之下。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瞬间打乱了所有的节奏,将朱橚和他的牛痘之法,以一种谁也未曾预料的方式,推到了风口浪尖的最极致处。

(第八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