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洪武:医圣朱橚 > 第86章 九死一生 各方角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宫深处,一间被严密守卫的偏殿内,空气凝固得如同铅块。皇长孙朱雄英接种牛痘后的反应,远比那两名内侍剧烈得多。或许是孩子本就年幼体弱,又已被天花病毒侵袭,身体正处于最脆弱的时刻,这一次的接种,引发了一场凶险万分的高热和剧烈的排异反应。

接连两日,朱雄英持续高烧不退,甚至一度出现谵妄和惊厥,身上的痘疹不仅未消,反而有加剧之势,与天花症状混杂在一起,情况看上去比之前更加骇人。小小的身躯在锦被中痛苦地抽搐,呼吸急促而微弱,仿佛随时可能油尽灯枯。

东宫之内,刚刚升起的那一丝微弱希望,瞬间被这可怕的现实击得粉碎,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恐惧和绝望。太子朱标守在一旁,几乎不曾合眼,脸色灰败,嘴唇因紧张和担忧而咬出了血痕。每一次看到儿子痛苦的模样,他的心都如同被凌迟一般。

马皇后同样心力交瘁,但她强撑着病体,表现得异常镇定。她一边安抚几近崩溃的长子,一边亲自指挥宫女内侍,用温水不断为孙儿擦拭身体降温,严格按照朱橚奏疏中提到的辅助护理方法操作,尽管收效甚微,但她坚持不肯放弃。

“标儿,稳住。”她握着朱标冰凉颤抖的手,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小五的奏疏里提到过,可能会有剧烈反应,熬过去……或许就好了。现在放弃,就前功尽弃了!”

她的镇定,成了朱标和整个东宫最后的精神支柱。

然而,皇长孙病情急剧“恶化”的消息,终究是瞒不住的。风声很快透过宫墙,再次在暗流涌动的朝堂上传开。

这一次,引起的波澜远比之前更加剧烈。

以凉国公蓝玉为首的淮西武将集团,反应最为激烈和直接。

“看看!看看!某早就说过!妖术误人!妖术误人呐!”蓝玉在府邸中气得暴跳如雷,对着麾下将领和前来探听消息的勋贵怒吼,“皇长孙何等金贵之体?岂能容那等来历不明的邪术糟蹋!如今好了!病情加重!若是……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他周王朱橚百死莫赎!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也是糊涂啊!”

他麾下的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等悍将也纷纷附和,言辞激烈。 “国公爷说得对!此事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定要参那周王一本!蛊惑储君,谋害皇孙,其心可诛!” “太医院才是正道!岂容旁门左道猖獗!”

他们甚至开始暗中串联,准备在下次朝会时联合发难,不仅要求严惩周王,更隐隐有逼迫皇帝下令停止一切“邪术”、重回太医院正统治疗的意图。他们的动机复杂,既有对皇长孙真实的担忧,有对太医院体系维护,更有通过打击周王来巩固自身在太子身边影响力的算计。

江南文官集团和士族代表们,则大多选择了沉默观望,但私下里的议论更加微妙。 “果然……还是太冒险了。” “唉,周王殿下毕竟年轻,急于求成,终是酿成大祸。” “如今这局面,恐难收场了。只是苦了皇长孙……” “我等还是置身事外为妙,切勿沾染此事。”

他们乐见周王和其“邪术”受挫,这符合他们维护传统礼法、排斥“奇技淫巧”的立场,也能间接打击与周王可能关联的势力。但出于对疫情蔓延自身利益的担忧,他们又不敢将话说死,内心深处或许还残留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希望奇迹发生的侥幸。

谨身殿内的朱元璋,再次陷入了极致的焦灼和暴怒的边缘。每日都有无数密报呈送上来,有东宫关于雄英病情的,有检校关于朝臣动态的,尤其是淮西勋贵们摩拳擦掌准备发难的消息。

“废物!都是废物!”他对着空荡的大殿低吼,再次将一份奏报揉成一团。他后悔了,后悔那一瞬间的心软和动摇!若是雄英真的因此……他简直不敢想象后果!

他甚至已经秘密下令,让锦衣卫做好前往开封拿人的准备!一旦雄英不测,他必将雷霆震怒,彻底清算!

然而,就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所有人都认为皇长孙已然无救,周王朱橚大祸临头之际,转机,在第三天的深夜悄然而至。

连续肆虐的高热,如同潮水般,毫无征兆地开始退去。 朱雄英的呼吸逐渐变得平稳悠长,虽然依旧虚弱,但那令人恐惧的急促和抽搐停止了。最令人惊喜的是,他身上那些原本狰狞可怖的痘疹,开始逐渐收敛、干瘪,呈现出愈合的迹象!而原本的天花症状,竟也被这股来势汹汹的“人工感染”生生压制了下去!

一直守候在旁的太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诊脉之后,终于颤抖着向几乎虚脱的太子和马皇后报喜:“殿下!娘娘!长孙殿下……脉象渐趋平稳!高热已退!痘疹……痘疹似乎在收口了!这……这真是奇迹!奇迹啊!”

朱标闻言,猛地从榻边站起身,却因长时间跪坐和心神激荡而眼前一黑,险些栽倒,被身旁内侍慌忙扶住。他顾不上自己,扑到床前,小心翼翼地看着儿子那虽然苍白却终于恢复平静的睡颜,眼泪瞬间奔涌而出,那是绝处逢生的狂喜!

马皇后也是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身体骤然放松,几乎站立不稳,全靠女官搀扶。她双手合十,望向窗外微露晨曦的天空,喃喃自语:“苍天保佑……列祖列宗保佑……小五……你这孩子……”

这一夜之间的惊天逆转,再次以最快的速度,震撼了所有知情人。

正准备发难的蓝玉等人,如同被扼住了喉咙,所有准备好的激烈言辞瞬间噎在了胸口,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和尴尬。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那看似荒谬的“邪术”,竟然……真的起死回生了?!

而原本沉默观望的江南官员们,则陷入了更大的震惊和复杂的思量之中。有效?竟然真的有效?预防天花?这是何等巨大的功绩?!若是真的……那周王朱橚的地位和声望,将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朝堂格局,恐怕要为之改变了!

谨身殿内,朱元璋看着最新送来的、确认皇长孙转危为安的密报,久久无言。他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着,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狂喜,有庆幸,有难以置信,更有一种被事实狠狠冲击了固有认知的茫然,以及……对那个远在开封的儿子,更深一层的忌惮和审视。

他缓缓坐回龙椅,挥退了已经整装待发的锦衣卫,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

老五……你这次……可是给了咱好大一个“惊喜”啊……

然而,就在这胜利曙光初现的时刻,一份来自武当山的、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祈福奏报,被混在一堆无关紧要的文书中,送到了朱元璋的案头。奏报中提及,久不闻世事的张真人(张三丰)近日似有感于天下疫气弥漫,于金顶闭关静坐时,曾对弟子言及“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痼疾顽疫,或可寻“非常之道”,“以毒攻毒,以疫克疫”亦合天道自然云云……

这番话,说得云山雾罩,玄之又玄,与眼前这“牛痘”奇术,似乎有着某种模糊的、难以言喻的暗合。

朱元璋的目光在这份奏报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

张真人……他也这么说? 难道……这看似离经叛道之法,真的暗合某种……天意?

这个念头,如同一颗种子,悄然落入了帝王的心湖深处。

(第八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