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洪武:医圣朱橚 > 第35章 坤宁慈谕 夜枭潜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乾清宫那扇沉重的朱漆大门在身后合上,将暖阁内令人窒息的威压隔绝开来。午后的阳光刺眼地洒在汉白玉广场上,朱橚却觉得浑身发冷,仿佛那股无形的寒意已渗入骨髓。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身旁平安微微颤抖的手。小太监脸色惨白如纸,几乎是被他半拖着往前走,腿软得一步三晃。

“殿下……”平安的声音带着哭腔,气若游丝。

“闭嘴,走路。”朱橚低声喝道,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冷硬。他自己心也乱如麻,后怕如同冰冷的潮水,一阵阵拍打着神经。父皇那看似平静的目光,每一次扫过都如同刀锋刮过皮肤。差一点,只差一点……

刘纯太医跟在身后,官袍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一片。他朝着朱橚深深一揖,嘴唇翕动,最终只化作一声无言的叹息,匆匆转向太医署的方向。今日之事,于他而言,何尝不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朱橚没有回头,拉着平安,几乎是脚步不停地直奔坤宁宫。

坤宁宫的殿门仿佛是一道安全的界限。刚踏入那熟悉温馨的庭院,朱橚就看到母亲马皇后正站在正殿廊下,目光焦灼地望向宫门方向。她身边只跟着最信任的掌事宫女苏禾。

看到儿子的身影,马皇后明显松了一口气,快步走下台阶。

“橚儿!”她一把将朱橚揽入怀中,上下打量着,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急切,“没事吧?你父皇他……没有责罚你吧?”

感受到母亲怀抱的温暖和微微的颤抖,朱橚一路上强行筑起的心防瞬间崩塌了一角。属于孩童的委屈和后怕汹涌而上,他鼻子一酸,小脸埋在母亲腰间,声音闷闷地带上了哭腔:“娘……爹好凶……我只是喜欢那些药草……铜钱臭……我就让平安洗手……我没做坏事……”

他语无伦次,半是真心的惊吓,半是固化的表演,将一个受了委屈、不明所以的孩子扮演得淋漓尽致。

马皇后心疼地搂紧他,轻轻拍着他的背:“好了好了,娘知道了,没事了,吓着我的橚儿了。”她抬起头,目光扫过瘫跪在地、抖如筛糠的平安,眼神复杂了一瞬,最终化为一声轻叹:“苏禾,先带他下去,给他碗安神汤,让他歇着。”

“是,娘娘。”苏禾低声应下,示意旁边一个小宫女将几乎虚脱的平安搀扶起来带下去。

马皇后牵着朱橚的手走进内殿,屏退了所有宫人。

殿内只剩下母子二人,熏香袅袅,却驱不散那份凝重。

“橚儿,告诉娘,在乾清宫,究竟都发生了什么事?你父皇问了什么?你又答了什么?”马皇后拉着儿子坐在软榻上,语气温柔却带着不容错辨的严肃。

朱橚抽了抽鼻子,断断续续地,将过程大致说了一遍,重点强调自己如何用“怪味”、“弄坏药材”来解释,如何理直气壮地觉得送香囊是做好事,最后小心翼翼地复述了朱元璋那句“莫忘本分,莫沾军国”的警告。

马皇后静静地听着,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儿子的小脸。她的眼神里有慈爱,有担忧,更有一种深沉的、几乎能看透人心的了然。

待朱橚说完,她沉默了良久,轻轻将他揽入怀中,抚摸着他的头发。

“橚儿,”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你记住娘的话。你是皇子,天家无私事。你喜欢的,在旁人眼里,未必只是喜欢。你做的,哪怕出于好心,也可能被解读出千百种意思。”

“你父皇……他是天子,他肩上是整个大明江山。他不得不疑,不得不防。今日之事,是敲打,也是警告。”她捧起儿子的小脸,直视着他的眼睛,“有些事,你自己心里明白,比说出来更好。有些人,能少接触,就远着些。那个平安,若真是身子骨不济,就让他好好将养一段时日,换个稳妥的人在你身边伺候。这,就是‘分寸’,懂吗?”

朱橚的心猛地一沉。母亲的话,像温水流过,底下却是冰冷的磐石。她知道了什么?她猜到了多少?她这是在用最温柔的方式,告诉他“夜枭”的存在过于危险,告诉他必须收缩,必须隐匿。

他用力地点点头,眼圈更红了,这次却少了些表演成分:“橚儿懂了……娘,我害怕……”

“傻孩子,在娘这里,不用怕。”马皇后替他擦掉眼角的泪花,语气重新变得柔软,“只是往后要更加谨言慎行。喜欢医术是好事,娘支持你。若有疑难,多正经请教太医,或是来问娘,莫要再自己瞎琢磨,惹你父皇担心,嗯?”

“嗯……”朱橚依偎进母亲怀里,汲取着这暴风雨中唯一的温暖与庇护。他知道,这道保护伞,他必须更加珍惜,绝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而拖累母亲。

是夜,坤宁宫偏殿。

朱橚独自躺在榻上,窗外月色清冷。白日的惊险一幕幕在脑中回放,朱元璋每一个审视的眼神,每一句平淡却致命的话,都清晰无比。

恐惧过后,是冰冷的清醒和决绝。

他不能再抱有丝毫侥幸。父皇的检校比他想象的更无孔不入。“夜枭”初期的模式,依赖于皇宫资源和直接的人际网络,太过脆弱。

他悄无声息地起身,来到书案前。他没有点灯,只是借着月光,磨墨,铺开一张素笺。

笔尖蘸墨,他却久久未落笔。最终,他换了一种只有他和最初几个“夜枭”核心成员才懂的、基于《千金方》页码和药名编成的密码。

指令简洁而冰冷: “谕:鸮一:各归其位,深潜勿动,非‘疾风’不起。” “谕:鸮二:旧径已废,辟新途,依‘泽中方’而行。” “谕:鸮五:‘枯木’当静养,移‘青囊’于‘嵩山’下。”

“鸮一”指的是南京城内所有“夜枭”成员,命令他们进入蛰伏状态,非重大紧急事件不再活动。

“鸮二”负责情报传递渠道,命令放弃现有可能暴露的途径,启用一条通往未来封地开封的新秘密线路。

“鸮五”负责平安和医疗小组,“枯木”指平安,令其静养隔离;

“青囊”指医疗组的核心知识和器材;

“嵩山下”暗指开封府,意为开始向开封转移储备。

他吹干墨迹,将纸条卷成极小的一卷,塞入一个特制的细小铜管中。次日清晨,这铜管会随着一批更换的盆栽泥土,被带出坤宁宫,由一个负责照料花木、几乎从不引人注意的哑巴老宦官接手。他是“夜枭”最深的钉子之一,也是目前最安全的传递节点。

做完这一切,朱橚才重新躺回床上,睁着眼睛直到天明。他的目光里,属于孩童的稚气已被彻底压下,只剩下冰冷的锐利和远超年龄的沉稳。

接下来的几日,表面风平浪静。

朱元璋似乎认可了他“医癖稚子”的人设,未再深究。坤宁宫的小厨房依旧时常飘出药香。

但变化在细微处发生。

平安“病休”了,换了一个眉眼老实、手脚麻利但绝不多言多语的新内侍伺候。

朱橚去太医署的次数明显减少,索要的物品也变得常规起来,且每次都有详细记录。

刘纯被朱元璋召见过两次,回来后对朱橚愈发恭敬,教导医理也更系统严谨,绝口不再提那些“奇思妙想”。

宫人们私下闲聊,都说五殿下经过上次被皇上训诫,似乎懂事了不少,虽还喜欢摆弄药材,却不再像以前那般疯魔胡闹了。

这日午后,朱标忙完政务,特意来坤宁宫看望弟弟。

“小五,近日可还好?听说前几日你惹父皇生气了?”朱标拉着朱橚的手,关切地打量他,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温润。

“大哥!”朱橚露出欣喜的笑容,用力摇头,“没事了!爹就是问我话,我以后会小心的!”他敏锐地注意到朱标脸色似乎不如往日红润,眼下有淡淡的青影,关切地问:“大哥,你是不是没睡好?看起来很累。”

朱标微微一怔,随即不在意地笑了笑,抬手揉了揉额角:“无妨,只是近日政务繁多,有些耗神。偶尔有些眩晕,不碍事。”

眩晕?!

朱橚的心猛地一揪,脸上却不敢显露分毫,只是立刻从随身的小香囊里掏出一个更精致的绣囊,塞进朱标手里:“大哥!这个给你!我新配的安神香,里面加了琥珀粉和酸枣仁,闻了能睡得好!你晚上放在枕边!”

香囊精致,显然是用了心的。朱标心中温暖,接过香囊,当真放到鼻尖嗅了嗅,一股清雅宁神的香气弥漫开来。

“好,多谢小五。我们小五真成了小神医了。”朱标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眼中满是兄长对弟弟的疼爱,“你好好的,听父皇母后的话,大哥就最高兴了。”

看着兄长温和的笑容,感受着他话语中的真挚关怀,再想到历史上那注定的结局,朱橚的心如同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

他脸上笑得灿烂,藏在袖中的小手却悄然握紧。

风暴只是暂时平息。他必须更快,更隐忍,更强大。

为了母亲,为了大哥,也为了在这洪武朝的漩涡中,活下去。

(第三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