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岁月安澜共相守
婚后第三年,林依依诞下一对龙凤胎,男娃眉眼肖似萧策,英气勃勃,女娃则继承了她的温婉清丽,粉雕玉琢。靖安侯府上下喜气洋洋,萧策更是欣喜若狂,亲自为儿子取名萧承泽,寓意承继恩泽、光耀门楣,为女儿取名萧清欢,愿她一生清雅喜乐、无忧无虑。
林依依将后宅打理得愈发妥帖,她摒弃了以往的严苛规矩,宽严相济,府中上下和睦融融。闲暇时,她便教女儿读书识字、描红绣花,陪儿子舞刀弄枪、习文练武。萧策只要得空,便会陪在妻儿身边,手把手教儿子射箭,或是坐在一旁,静静看着林依依教女儿绣花,眼中满是化不开的温柔。
一日午后,阳光正好,庭院中的海棠开得正盛。林依依带着一双儿女在院中玩耍,萧策处理完公务归来,远远便看见妻儿的身影,脚步不自觉地放轻。只见女儿萧清欢拿着一朵海棠花,踮着脚尖要插在林依依发间,儿子萧承泽则在一旁蹦蹦跳跳,想要抢夺妹妹手中的花,引得林依依轻笑不已,眉眼弯弯,满是柔情。
“爹爹!”萧承泽率先看到萧策,兴奋地跑过去,扑进他怀里。
萧策一把将儿子抱起,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大步走向林依依和女儿。“在玩什么,这么开心?”
“爹爹回来了!”萧清欢跑到他身边,拉着他的衣袖,献宝似的举起手中的海棠花,“爹爹,你看这花好看吗?我想给娘亲戴上。”
萧策笑着点头,接过花,轻轻插在林依依的发髻上,指尖拂过她的发丝,语气温柔:“好看,配你正好。”
林依依抬头看向他,眼中满是笑意:“刚回来?累不累?”
“不累。”萧策摇头,顺势坐在她身边,接过她递来的茶杯,“今日朝堂无事,便早些回来陪你们。”
一家人坐在海棠树下,聊着家常,说着趣事。萧策说起军中的新鲜事,林依依便讲起府中孩子们的趣事,一双儿女在一旁叽叽喳喳,庭院中满是欢声笑语。这般岁月静好的模样,正是林依依心中最向往的生活。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萧承泽展现出了过人的武学天赋,萧策便亲自教导他武功,希望他日后能像自己一样,保家卫国、建功立业。萧清欢则对医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林依依便请了京城有名的女医来教导她,还将系统中兑换的医书拿给她看。
林依依自己也未曾停下脚步,她利用嫁妆开设的铺子越做越大,还创办了一所女学,收留那些家境贫寒却渴望读书的女子,教她们读书识字、女红技艺,让她们能够自食其力。此事在京城中传为美谈,连太后都特意召见了她,称赞她“心怀天下,贤良淑德”,还赏赐了不少珍宝。
萧策始终支持着林依依的一切决定,女学创办之初,资金短缺,他便默默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有人质疑女子读书无用,他便在朝堂上据理力争,为女学正名。他常说:“我的妻子,本就这般优秀。”
岁月流转,十年光阴转瞬即逝。萧承泽长成了一名英武挺拔的少年,跟着萧策在军中历练,屡立战功,成为了京城中人人称赞的少年将军。萧清欢则成了一名医术高明的女医,她走遍京城内外,为百姓诊治疾病,尤其是那些看不起病的贫苦人家,她更是分文不取,深受百姓爱戴。
这一年,皇上驾崩,太子继位,萧策因战功赫赫、忠心耿耿,被新帝封为靖安侯,林依依也被册封为侯夫人。册封大典那日,林依依穿着华丽的诰命服饰,陪在萧策身边,接受百官的朝拜。她看着身边的丈夫,看着不远处英气勃发的儿子和温婉贤淑的女儿,心中满是欣慰与幸福。
大典结束后,一家三口回到府中。萧策牵着林依依的手,走进他们初婚时的院落,这里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庭院中的海棠树也已枝繁叶茂。
“依依,还记得这里吗?”萧策看着她,眼中满是深情。
林依依点头,眼中泛起泪光:“记得,这里有我们太多的回忆。”
“是啊。”萧策握紧她的手,“从初见时的惊艳,到定情后的相守,再到如今的相濡以沫,这一路走来,幸好有你。”
林依依靠在他肩上,轻声道:“我也是。幸好有你,护我周全,陪我共度风雨。”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庭院中的海棠花随风飘落,落在他们的发间、肩头,满是浪漫与温情。
往后的日子,林依依与萧策携手并肩,继续守护着这个家,守护着彼此。他们会在闲暇时,带着一双儿女回到永宁侯府看望沈毅和老太太,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他们会在节日里,宴请亲朋好友,共享团圆之喜;他们会在暮年时,坐在庭院中,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笑着说起那些年的阴谋诡计,感慨着如今的岁月安澜。
林依依知道,自己这一世,彻底摆脱了炮灰的命运,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她不仅拥有了美满的爱情、幸福的家庭,还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与智慧,更离不开萧策始终如一的陪伴与守护。
他们的爱情,如同细水长流,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厚;他们的相守,如同海棠花开,年复一年,永不凋零。往后余生,岁月安澜,情深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