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米小圈李黎:从同桌到白头 > 第172章 宿舍卧谈:分享求职路上的酸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2章 宿舍卧谈:分享求职路上的酸甜

初夏的夜晚,月光如水银般透过窗户,洒在404宿舍略显凌乱的地面上。空气中残留着白日的燥热,也弥漫着一种毕业季特有的、混合了期待、焦虑与不舍的复杂气息。当一天的奔波与面试结束,四个年轻人卸下外在的“盔甲”,躺在各自的床上,一场关乎未来、坦诚相见的卧谈会,在黑暗中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兄弟们,我可能……要去上海了。”王浩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也带着如释重负的兴奋,“那家我心心念念的游戏公司,给我发offer了!”

“卧槽!浩哥牛逼!”米小圈第一个反应过来,由衷地为他高兴,“是那家做了《幻界》的公司?你梦想成真了啊!”

赵磊的声音从对面床铺传来,冷静中带着肯定:“从概率上看,能进入行业头部公司从事核心开发,是职业起点的最优解之一。恭喜你,王浩。”

连一向沉默的刘洋也难得地开口:“厉害。”

王浩嘿嘿笑了两声,随即语气又低沉下来:“就是……一想到要离开这儿,离开你们,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而且,听说游戏行业加班挺猛的,不知道我能不能扛住。”兴奋过后,是对未知的忐忑和对熟悉环境的不舍。

“都一样,”米小圈接话,分享着自己的“酸”,“我今天其实也接了个拒信,是那家外企,感觉面试聊得挺好的,最后还是挂了。看到邮件那一刻,心里确实咯噔一下,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没表现好。”他将这份挫败感坦诚地暴露在室友面前。

“这很正常,”赵磊用他惯有的理性分析道,“求职是一个双向选择和市场匹配的过程。存在诸多不可控变量,单次失败不能作为能力否定的依据。重要的是从每次面试中复盘,提取有效反馈。”

“磊哥说得对,”米小圈叹了口气,随即又振奋起来,“不过我也算有点‘甜头’,手里有那个云公司的保底offer,心里踏实多了。就是还在等另一家的终面结果,有点纠结。”

“有选择是好事,”王浩羡慕地说,“像我,就这一根独苗,接了就得奔赴‘魔都’了。对了,洋哥,你稳坐钓鱼台,是不是就定下留用实习公司了?”

“嗯。”刘洋的回答依旧简短,但在黑暗中也透着一份笃定,“环境熟悉,技术对口。”他的路径清晰而平稳,少了许多折腾,却也让人安心。

话题由此铺开,大家开始分享起各自求职路上的“酸甜苦辣”。

王浩说起他面试一家小游戏工作室的“辣”经历:“那个创始人,盯着我游戏demo里的一个物理引擎参数问了半小时,问得我汗都下来了!不过确实学到了东西,知道自己哪里想当然了。”

米小圈则分享了他在群面中遇到的“猪队友”和“戏精”的趣事,引得大家发笑,也感慨团队协作中沟通的复杂性。

赵磊虽然重心在考研,但也投过几份简历作为备份,他分享了一家国企技术岗面试的独特体验:“流程极其规范,问题侧重于稳定性和合规性,与互联网公司的风格迥异,是一次有价值的认知拓展。”

他们聊起等待offer时的焦灼,收到拒信时的失落,拿到意向时的狂喜,以及面对多个选择时的权衡与纠结。这些在白天可能被隐藏起来的脆弱、迷茫和真实的情绪,在黑夜的包裹和室友的信任中,得以尽情地倾诉和释放。

“说真的,”米小圈望着天花板,感慨道,“这几个月,感觉把前二十年没经历过的紧张、失望和期待都体验了一遍。有时候觉得自己挺行的,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啥也不是。”

“谁不是呢,”王浩深有同感,“感觉自己就像个商品,被放在货架上被人挑挑拣拣,还得拼命展示自己有多好。”

“这是一种必要的市场化历练,”赵磊总结道,“它迫使我们更清晰地认知自身的价值,理解社会的需求,并学会在不确定性中保持韧性。”

刘洋难得地补充了一句,言简意赅:“成长快。”

是啊,成长快。在这条充满酸甜苦辣的求职路上,他们被迫迅速成熟。学会了如何包装自己,更学会了如何认识真实的自己;学会了承受压力,也更懂得了彼此支持的可贵。

夜深了,谈话声渐渐低下去,被均匀的呼吸声取代。月光依旧温柔地洒满房间,照亮了四张年轻却已初具成熟轮廓的脸庞。这一夜的卧谈,没有解决任何具体的难题,却仿佛一次心灵的按摩,卸下了连日积攒的疲惫与压力。

那些求职路上的酸甜,在彼此的分享与倾听中,仿佛被稀释、被理解、被接纳。他们知道,前路依然漫长,各自即将奔赴不同的城市,开启不同的生涯。但至少在此刻,在这间熟悉的宿舍里,他们仍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共享着青春尾巴上这份独特而珍贵的、充满滋味的记忆。这份情谊,将如同今夜的月光,温柔地照亮他们各自奔赴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