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承乾看着一脸着急的魏征,不由的笑着说道:“魏师,何故如此着急。”

魏征急的胡子一翘一翘的,上一次这么着急还是在他家,他着急的要吃醋芹的时候了。

“殿下,这个东西,正如臣所说,于国有大的用处。不知道这个东西是殿下偶然得到的,还是你思虑周全,已经有了制造之法?不知道是否可以推广,大规模制造应用?”

这一连串的问题,每一个都问到了要害,不愧是一代大唐名相,有着敏锐的嗅觉,在认识到此物的巨大价值后,立刻开始思考是否能大规模制作的可行性了。

李承乾自然是知道望远镜的作用,但是由于所处时代所限,目前只能用水晶来制作镜片,至于玻璃.......说真的,他目前只知道玻璃是沙子烧制出来的,其他的他一概不知。

他总是想着,等他以后有钱了,在慢慢试验一下制造出玻璃。

李承乾不慌不忙的回复魏征连珠炮似的提问,从容的回答道:“不愧是魏师。此物顾名思义,本宫命名为望远镜,其原理,是来自遥远的西方大食,名为光线折射,通过这个理论,结合自身琢磨,反复试验而成。”

他说着,指了指望远镜的两段,继续道:“其核心在于,这两片精心磨制的水晶镜片。”

“至于量产...”李承乾略微沉吟,“目前镜片的材质要求极高,要求用最优质的水晶,保证里面没有杂质、气泡,通透率高!

其二,就是磨制镜片的匠人,这一点对匠人考核极高,每次磨制镜片要求薄厚适中,不能过厚,也不能过薄,稍微差一点儿,都影响最后的成品效果.....

本宫这个望远镜还是做了五次,才成功一次.....”

听到这儿,不止魏征,就连李世民眼里都闪过一丝失望的神色,毕竟就算大唐富有四海,也经不起这么消耗纯度如此之高的水晶。

“但是!!!”就在此时,李承乾突然话锋一转,让眼前的二人眼前一亮,

“本宫已经有了新的材料来替代水晶,如果试验成功的话,就能无视材料的损耗,培养出能精通打磨的匠人,这样就能大规模生产了。”

魏征和李世民听到极为专注,听到这儿,李世民直接开口问道:

“你说的这种材料是什么?

什么时候才能有?”

李世民深知,这个东西的重要性,大军里的探马都能配备这个的话,那么就能早一步敌人,先发现敌人,料敌于先机!

若是边军都能配备这个,就能早一步发现敌人,就能提前防备敌人突袭,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所以他比任何人都要急迫。

李承乾听到这儿耸了耸肩,两手一摊道:

“父皇,儿臣都说了在研制中,还没有弄成,至于时间嘛......那儿臣哪里说得好,儿臣的东宫匠人都是将作监、少府监里匀出来的人,还不是经常能匀给我.............”

魏征听到这儿,用眼睛斜睨了一下李世民,那眼神里仿佛说的就是,“你看吧,就是你不够重视,下面的人都轻视这个太子....”

李世民脸上有些挂不住,微微发红,心道,这对师徒怎么还穿一条裤子了。

“这样,朕回去就下旨,给你多拨一批你需要的匠人,这样就可以了吧......”

魏征看着李世民表了态,微微颔首,表示比较满意,然后转头去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脸上并没有得到一批工匠的喜悦,反而沉沉的叹了口气。

“父皇,工匠固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儿臣所缺的,不仅仅是会照着图纸去做,熟能生巧的匠人。”

他抬起头,目光炯炯的看着李世民,“儿臣需要的,是能够理解格物之理,具备探究精神,那种能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举一反三,改进工艺的格物致知之才!”

在场的其他人,除了刚刚抢过望远镜的小兕子以外,都不断地咀嚼着,格物二字

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人,自然是知道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中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所以他们对这个格物更加的感兴趣了。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但是!他作为一个21世纪优秀好青年,受到了良好的义务教育,跟他们想的完完全全不一样!

“所谓格物致知,分为两部分,其中格物,指的是探究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规律和道理....”

李世民等三人听到这儿不住的点头,尤其是魏征,不住的捋着胡须,点着头,对这个弟子很为满意,毕竟这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致知,则指的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分析,总结,吸收知识,从而掌握万事万物的力量,用以富国强兵,造福百姓,‘格物致知’的真意,亦是强国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此道,或可称之为,格物学!”

魏征捋着胡须的手突然顿了一下,揪下了几根胡须。这....这...跟他所理解的格物不太一样啊.....

而孙思邈则经过了这两天与李承乾的交谈,反而更能理解李承乾的意思。

“格物……致知……探究万物之理,掌握其力……”

他喃喃自语,猛地看向那台显微镜,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妙啊!殿下此言,实乃医道之福音!若按此道,老夫便可系统探究那‘微虫’之习性、之弱点!何种温度可杀灭?

何种药材可抑制?乃至人体自身,五脏六腑,气血经络,其运行是否亦有内在之‘理’可循?若能格通此理,则疑难杂症,或可得解!此非奇技,此乃活人之无上大道!”

对他而言,“格物学”是为医道打开了一扇通往更精微、更本质世界的大门。

李世民目光则是一凝,这话..怎么这么离经叛道?将格物之后,与个人修养的道德品质剥离开来,使它变成一门可以研究万物,甚至掌握万物力量的学派,这世界..若没了道德的约束.....

“承乾,你所言掌握万物之力,此志非小。然则,此格物学若成体系,其道何以规范?其才何以甄选?其成果,又何以确保用于富国强兵,而非.......奇技淫巧,徒耗国力?”

他的问题充满了帝王的审慎与深谋远虑,既看到了潜力,也看到了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