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掉错时间段的士兵突击 > 第261章 强硬的开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曾团长的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尴尬地搓着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他带兵打仗这么多年,什么硬仗恶仗没经历过,枪顶在脑门上眉头都不皱一下,可偏偏对这种科研系统下来的、说话弯弯绕绕又自带优越感的“文化人”有些没辙。但凡这要是他手底下的兵,他一定让他知道什么叫祸从口出。

这第一次带人来见张胜寒,就碰上这么个不通人情世故、摆明车马来抢功的,让他这张老脸都有些挂不住。他偷偷瞪了王研究员一眼,示意他注意分寸,别把场面搞得太僵。不然他也拦不住张胜寒动手啊!他终于知道政委为啥死活不来了。

可王研究员压根没理会曾团长的眼神暗示,也无视了现场诡异的气氛,他往前迈了一步,目光紧紧锁定在依旧淡定吃饭的张胜寒身上,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视和怀疑:“张胜寒同志,我理解你可能通过某些途径,侥幸获得了一些成果。

但特种钢材的研发,是严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靠个人运气或者小聪明就能掌握的。我希望你能以大局为重,主动把配方交出来,由我们研究所的专业团队进行验证、完善和后续开发,这才是对国家和军队负责任的态度。”

在他心里,根本不相信这么一个年轻姑娘,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能独立完成特种钢的研发,更倾向于认为她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或者掌握了某些不为人知的“捷径”。

他顿了顿,见张胜寒依旧把他当空气,甚至连咀嚼的频率都没变一下,心中恼意更盛,又加重了语气补充道:“你一个女同志,能参与到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攥着不属于你的技术资料不放,耽误了国防建设的大事。

你放心,如果配方确实有一定价值,后续的报告和功劳认定上,我们也会酌情考虑你的‘贡献’。现在,请把配方说出来吧,我记录一下,所里还有重要的实验等着我回去主持。你的这个配方,也需要经过严格的实验室验证才能确定是否可用,不要浪费彼此宝贵的时间。”

他说着,还抬起手腕,刻意看了眼那块锃亮的上海牌手表。

这番话里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他压根不承认张胜寒是凭借自身能力取得的成果,认定她是“侥幸”,是“小聪明”,而他则是来“接收”和“验证”的,甚至带着一丝施舍意味地承诺会在“功劳簿”上记一笔。

曾团长听得脸都黑透了,忍不住上前一步拉住王研究员的胳膊,语气带着压抑的火气:“王研究员!请你注意你的言辞!小寒同志为了这些技术突破,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我们全团官兵有目共睹!怎么能说是侥幸?你这是对她个人努力和贡献的极大不尊重!”

虽然他没能亲眼见证张胜寒是如何提炼钢材的,但那支性能卓越、远超他们现在装备的新枪就摆在眼前,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相比之下,研究所成立这么多年,除了仿制和改进,又拿出了多少真正领先的原创设计?

王研究员有些不耐烦地甩开曾团长的手,语气依旧强硬:“曾团长!请你冷静!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严肃的科学问题,不是讲个人感情的时候!

特种钢研究关系到国防现代化进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怎么能将如此重要的项目,寄托在一个没有经过系统科学训练、来历不明的年轻姑娘身上?我这是出于公心,是对工作、对国家利益负责!”

张胜寒依旧置若罔闻,她伸筷子夹了一块浸满汤汁的柠檬鸭肉,优雅地蘸了点盘底的酸汁,放进嘴里细细品味,仿佛身边这场关于配方归属、功劳轻重的激烈争执,与她这个当事人毫无关系,只是恼人的背景杂音。

铁路在一旁看得心急如焚,又无计可施,只能不停地给曾团长使眼色,额头都急出了细汗,心里飞速盘算着怎么才能把这个僵局打破,把这几位“瘟神”请走。

而在听着王研究员那番高高在上、充满质疑和贬低的话语,胸腔里的火气早已压抑不住——侥幸?小聪明?不属于她的技术资料?现场和张胜寒一起经历了所有的铁路、王国安、李军他们都停下了自己手里面的动作。

他们太清楚,张胜寒为了攻克材料难关,连着多少晚对着简陋的炉子调整火候、观察金属液变化,手上烫出的水泡摞着旧茧子,这些坐在明亮实验室、享受着国家资源的研究员,凭什么轻飘飘几句话就想抹杀一切?但两人脸上依旧保持着克制,只是眼神冰冷地交换了一个视线,瞬间达成了无声的共识。

铁路拿起筷子,再次给张胜寒夹了一大筷子油麦菜,声音洪亮,意有所指:“小寒啊,多吃点这个!别看它长得普通,是咱们自己的人,一颗汗珠摔八瓣,实实在在从地里种出来的,

吃着放心,也顶饿管用。不像有些东西,听着名头响亮,看着光鲜亮丽,实则内里空空,还总想着不劳而获,把别人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直接搬回自己家去,哪有这样的道理?”

王国安立刻会意,麻利地给张胜寒碗里夹了那只肥嫩的鸭腿,笑着接话,语气带着浓郁的讽刺:“老铁说得在理!这菜啊,就得自己亲手种,才知道其中的辛苦和滋味;

这功劳啊,也得自己脚踏实地去挣,心里才踏实安稳。有些人啊,就是习惯了伸伸手、张张嘴,看到别人流血流汗搞出了点名堂,就想来摘现成的桃子,脸皮厚得能当城墙拐弯用了!”

他说这话时,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桌面,偏偏完美地避开了王研究员所在的方向,可那指桑骂槐的意思,在场只要不傻都听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