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守桃接手“山海蒙学”的第五个春日,老桃树下迎来了一件让整个海边百姓都欢喜的事——蒙学要举办第一届“守护童声”大赛。大赛不比技艺高低,只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心中“守护”的故事,或是演唱与墨尘、苏清鸢相关的歌谣,意在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守护”的意义,也让百姓们看到新一代的成长。
大赛筹备之初,沈守桃便带着蒙学的先生们忙活开了。他们在老桃树下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舞台,舞台背景用粉色的桃花布装饰,上面贴着孩子们亲手绘制的“墨尘斩妖”“苏清鸢送桃花糕”等插画;舞台两侧摆放着两排石凳,供百姓们观看;舞台前方的空地上,用桃花瓣拼出了“守护童声”四个大字,远远望去,格外醒目。
沈守桃的妻子苏念鸢,正带着几位姑娘在舞台旁的小棚子里准备奖品。奖品都是精心挑选的:一等奖是一把雕刻着桃花图案的桃木剑,剑身用老桃树的枝干制成,还泡过晨露与桃花酒,带着淡淡的灵气;二等奖是一本装订精美的《桃海神小故事》,里面不仅有完整的传奇故事,还有沈守桃亲手绘制的插画;三等奖则是一罐桃花蜜,是用老桃树的桃花和海边的蜂蜜熬制而成,香甜可口。
“守桃,你看这奖品准备得怎么样?孩子们肯定会喜欢的。”苏念鸢拿着那把桃木剑,走到沈守桃身边问道。她的名字取自苏清鸢,自幼便听着桃海神的故事长大,嫁给沈守桃后,更是主动参与到蒙学的教学中,负责教孩子们制作桃花点心。
沈守桃接过桃木剑,仔细打量着,剑身光滑圆润,桃花图案栩栩如生,忍不住赞叹道:“做得真好看,孩子们拿到这把桃木剑,肯定会格外珍惜。对了,参赛的孩子们准备得怎么样了?有没有紧张的?”
“有几个孩子有点紧张,尤其是那个叫沈小桃的小姑娘,她准备唱《桃海谣》,刚才还拉着我的手问,唱不好怎么办。”苏念鸢笑着说,“我已经安慰过她了,告诉她只要用心去唱,不管唱得好不好,都是最棒的。”
沈守桃点头:“你做得对。这次大赛本来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表达心意,不用太在意输赢。等会儿大赛开始,我先上台说几句话,给孩子们鼓鼓劲。”
说话间,蒙学的孩子们陆续来到了老桃树下。有的孩子穿着整洁的衣裳,手里拿着准备好的道具;有的孩子围在一起,互相交流着自己要表演的内容;沈小桃则躲在苏念鸢身后,小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神中带着几分紧张,又带着几分期待。
百姓们也纷纷赶来观看大赛,老桃树下很快挤满了人。大家脸上都带着笑容,对着孩子们指指点点,小声议论着,眼中满是喜爱与期待。
辰时三刻,“守护童声”大赛正式开始。沈守桃身着长衫,腰间系着那枚传承千年的贝壳,走上舞台。台下的百姓们立刻安静下来,孩子们也挺直了小身板,目光紧紧盯着舞台。
“乡亲们,孩子们,今天是咱们‘山海蒙学’第一届‘守护童声’大赛,很高兴大家能来观看。”沈守桃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举办这次大赛,不是为了比出谁更优秀,而是想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心中的‘守护’,讲讲自己知道的桃海神故事。不管是唱歌还是讲故事,只要能说出心里话,就是最棒的。希望孩子们都能勇敢地展现自己,也希望乡亲们能多给孩子们一些鼓励。”
说完,沈守桃对着台下鞠了一躬,然后宣布大赛开始。第一个上台的是一个叫沈明轩的小男孩,他准备讲述“墨尘引灵治水”的故事。只见他站在舞台中央,小手背在身后,虽然有些紧张,声音却很洪亮:“很久很久以前,江南下了很大的雨,洪水淹没了田地和房屋,百姓们都很害怕。这时候,墨尘爷爷站了出来,他带着沈家的子弟,用道法引来了山海的灵气,还教大家搭建堤坝。苏清鸢奶奶也帮忙,用狐火驱散了洪水里的邪祟。最后,洪水退了,百姓们又能安居乐业了……”
沈明轩虽然讲得有些简略,却把故事的核心内容说清楚了。台下的百姓们纷纷鼓掌,沈守桃也笑着点了点头,对着沈明轩说:“明轩讲得很好,不仅记住了故事,还知道墨尘爷爷和苏清鸢奶奶是为了守护百姓才这么做的。”
得到夸奖的沈明轩,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蹦蹦跳跳地走下了舞台。接下来,孩子们陆续上台表演:有的唱改编的《桃海谣》,歌声稚嫩却充满感情;有的讲述“苏清鸢制作桃花糕安抚孩子”的故事,言语间满是对苏清鸢的敬佩;还有的孩子用简单的道法招式,表演了“守护小伙伴”的小短剧,引得台下百姓们阵阵欢笑。
终于轮到沈小桃上台了。她深吸一口气,在苏念鸢的鼓励下,慢慢走上舞台。她手里拿着一朵新鲜的桃花,站在舞台中央,小声说道:“我要给大家唱《桃海谣》,这首歌是我妈妈教我的,妈妈说,这首歌里唱的都是墨尘爷爷和苏清鸢奶奶的故事,还有沈家子弟守护百姓的事。”
说完,沈小桃便轻轻唱起了《桃海谣》:“桃之夭夭,开在山海旁;海之滔滔,守护百姓康。墨尘持剑,斩妖又除魔;清鸢浅笑,桃花送芬芳。沈家子弟,代代守初心;童声朗朗,传承永不忘……”
她的声音很轻,却格外清澈,每一句歌词都唱得格外认真。随着她的歌声,老桃树的枝桠轻轻晃动,几片桃花瓣缓缓飘落,落在舞台上,落在沈小桃的肩头;海面上泛起淡淡的金光,与桃花瓣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象。
台下的百姓们都安静地听着,有的老人眼中泛起了泪光,想起了过去被守护的时光;孩子们则跟着轻轻哼唱,脸上满是虔诚。沈守桃看着眼前的景象,握着腰间的贝壳,能清晰地感受到贝壳中传来的温暖灵气。
沈小桃唱完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对着百姓们深深鞠了一躬,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蹦蹦跳跳地跑下了舞台,扑进了苏念鸢的怀里。
大赛进行到最后,沈守桃走上舞台,宣布获奖名单。沈明轩获得了三等奖,沈小桃获得了二等奖,获得一等奖的是一个叫林晓雨的小姑娘,她讲述了自己“帮邻居张奶奶挑水”的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守护”的意义。
沈守桃为孩子们颁发了奖品。当他把那把桃木剑递给林晓雨时,轻声说:“晓雨,这把桃木剑不仅是奖品,更是一份责任。希望你以后能像墨尘爷爷一样,用勇气和善良守护身边的人。”
林晓雨接过桃木剑,紧紧握在手中,认真地说:“沈先生,我记住了!我以后一定会做个善良的人,守护张奶奶,守护百姓,守护这片山海!”
就在这时,沈守桃腰间的贝壳突然泛起耀眼的光芒,一道淡青光芒和一道雪白光芒从贝壳中散发出来,缓缓飘向舞台中央,化作了墨尘与苏清鸢的模糊身影。台下的百姓们见状,纷纷起身,对着两道身影深深鞠躬,口中念着:“多谢墨尘先生!多谢苏清鸢姑娘!”
孩子们也跟着大人一起鞠躬,眼中满是敬畏与崇拜。墨尘与苏清鸢的身影在空中停留了片刻,然后传来了两道温和的声音:“孩子们,乡亲们,我们看到了你们的心意,也看到了‘守护’精神的传承。守桃开办‘守护童声’大赛,让孩子们懂得了善良与责任,做得很好。”
“这片山海,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才有了如今的安宁。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只要你们能将这份‘守护’的初心永远记在心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这片土地都会永远平安,百姓都会永远安乐。我们会永远在这里,化作桃花,化作海浪,陪着你们,陪着这片山海,直到永远。”
说完,两道身影渐渐消散,化作漫天的桃花瓣,飘落在老桃树下,飘落在百姓们的肩头,飘落在孩子们的手中。百姓们和孩子们都仰着头,看着漫天飞舞的桃花瓣,脸上满是感动与喜悦。
大赛结束后,百姓们陆续离开,孩子们则围在沈守桃身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刚才的景象。沈小桃拉着沈守桃的衣角,轻声说:“沈先生,刚才我真的看到墨尘爷爷和苏清鸢奶奶了,他们是不是一直在看着我们?”
沈守桃蹲下身,摸了摸沈小桃的头,笑着说:“是啊,他们一直在看着我们,看着我们平安长大,看着我们守护这片山海。以后,你们也要带着他们的期望,好好成长,做一个合格的守护者。”
孩子们纷纷点头,紧紧握着手中的奖品,眼中满是坚定。
此后,“守护童声”大赛成为了“山海蒙学”每年必办的活动。每一年,都会有新的孩子站上舞台,分享自己心中的“守护”故事,演唱与桃海神相关的歌谣。老桃树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大海聆听着孩子们的童声,那枚传承千年的贝壳,依旧在危难时刻为百姓指引方向,守护着这片山海的安宁。
岁月流转,春去秋来,又是百年。“山海蒙学”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他们有的留在海边,继续开办蒙学,教导新的孩子;有的走出江南,将“善良、正义、守护”的精神带到了全国各地。老桃树依旧枝繁叶茂,每年春日,桃花依旧盛放成海;“桃海神之碑”依旧矗立在桃树旁,碑上的字迹历经风雨,却愈发清晰;墨尘与苏清鸢的传奇,依旧在世间流传,成为了永恒的精神象征。
这年春日,沈家第一百五十代传人沈护民,带着“山海蒙学”的孩子们,在老桃树下举办了“百年守护传承仪式”。仪式上,孩子们齐声唱起《桃海谣》,歌声悠扬,传遍了整个海边。沈护民握着那枚传承千年的贝壳,对着老桃树与大海,对着孩子们,郑重地说:“墨尘爷爷,苏清鸢奶奶,先辈们,你们放心,沈家子弟会永远牢记‘守护’的初心,‘山海蒙学’会永远传承‘善’与‘守’的精神,让这份传奇,永远流传,让这片山海,永远平安!”
海面上,巨浪翻滚,仿佛在回应他的话语;老桃树上,桃花盛放,仿佛在为他送上祝福。阳光洒在这片土地上,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墨尘与苏清鸢的传奇,早已融入了这片山海的每一寸土地,融入了每一个守护者的心中,永远鲜活,永远温暖,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每一个百姓,直至千秋万代,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