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安坚守“山海盟约”后的第七个暮春,江南海边的三棵古树(老桃树、灵桃树、珠灵树)迎来了一场奇景——三树的枝桠在一夜之间交织得愈发紧密,老桃的粉花、灵桃的白花、珠灵树的蓝花缀满同一枝桠,风一吹,花瓣飘落时竟在空中组成清晰的字迹,时而显现“平安”,时而浮现“同心”。百姓们都说,这是三地灵脉交融到极致的征兆,也是古树在向远方传递讯息。
这日清晨,沈念安正带着女儿沈清禾(刚满十七岁,眉眼酷似苏清鸢,自幼跟着父亲学习灵气传音之术)在树下观察花瓣字迹。沈清禾伸出手,接住一片飘落的蓝花,花瓣在她掌心停留片刻,竟化作一行小字:“南洋婆罗国遭遇罕见风暴,珠灵树幼苗受损,百姓急需灵气支援。”
“爹,你看!”沈清禾激动地将掌心递给沈念安,“珠灵树在传信!南洋出事了!”
沈念安接过花瓣,指尖触到残留的清凉灵气,脸色瞬间凝重:“这花瓣上的灵气波动紊乱,显然南洋的灵脉受到了风暴冲击。‘山海盟约’约定患难与共,我们必须立刻驰援。”他转头看向沈清禾,“清禾,你自幼与珠灵树灵气相通,且精通灵气传音,先试着联系南洋的珠拉公主,确认灾情细节;我去召集族中长辈、西域驻留的匠人,商议驰援之法。”
沈清禾点头,立刻盘膝坐在珠灵树下,闭上双眼。她运转体内灵气,指尖轻轻触碰树干,口中默念传音口诀。片刻后,她睁开眼,神色带着几分焦急:“爹,联系上珠拉公主了!她说风暴持续了三日,海边的珠灵树幼苗几乎全被摧毁,灵脉灵气紊乱,部分百姓因灵气反噬病倒,婆罗国的匠人尝试用南洋珠灵气安抚灵脉,却收效甚微,急需老桃与灵桃的灵气支援。”
此时,西域灵香山驻留的匠人首领巴图已带着几位西域子弟赶来。巴图是叶尔羌的堂弟,自幼修习灵桃灵气运用之术,听闻南洋灾情,立刻说道:“沈念安兄,灵香山与南洋同属盟约之地,我们愿一同驰援。我已让子弟们备好灵桃灵气结晶,可临时稳定灵脉;只是南洋路途遥远,寻常船只往返需两月,怕是耽误灾情。”
沈念安沉思片刻,目光落在三棵交织的古树上:“我倒有个办法。古籍记载,当年墨尘与苏清鸢曾用‘桃语传信’之法,借助古树灵气与传承贝壳,搭建跨山海的灵气通道,既能快速传递物资,又能远程输送灵气。如今三树灵脉交融,灵气通道的稳定性会更强,只是需要一位灵气纯净、能同时驾驭三种灵气的人作为‘灵媒’,维持通道运转。”
“我来做灵媒!”沈清禾站起身,眼神坚定,“我自幼在三棵树下长大,体内同时蕴含老桃、灵桃、珠灵三种灵气,且跟着父亲修习过灵气通道维持之术。虽然我修为尚浅,但我愿意一试!”
沈念安有些犹豫:“清禾,维持跨山海灵气通道需要消耗大量灵气,稍有不慎便会伤及经脉。”
“爹,百姓们还在受苦,我不能退缩。”沈清禾握住父亲的手,“苏清鸢奶奶当年为了守护百姓,不惜耗尽灵气;如今我作为沈家后人,又怎能畏惧艰险?而且,巴图前辈和族中长辈可以在旁为我护法,帮我补充灵气,一定能成功。”
巴图也上前说道:“沈兄,清禾姑娘天赋异禀,且灵气纯净,是做灵媒的最佳人选。我们会组成护法阵,用灵桃与老桃灵气为她补充能量,定能助她稳定通道。”
接下来,众人开始分工筹备。沈念安带着族中子弟,以三棵古树为核心,搭建“三才通运阵”——用老桃树枝、灵桃枝、珠灵树枝编织成三道灵气索道,分别连接老桃树、灵桃树、珠灵树,索道尽头摆放着传承贝壳,作为通道的能量核心;巴图带着西域子弟,将灵桃灵气结晶嵌入索道节点,增强灵气传导;沈清禾则在阵眼中央盘膝而坐,运转体内灵气,提前与南洋珠灵树建立深层连接。
百姓们也纷纷赶来帮忙。有的帮忙搬运树枝,有的采集新鲜花瓣铺在阵中,有的则在阵外祈祷,希望灵气通道能顺利搭建。李阿婆的曾孙李墨,今年十岁,捧着一篮刚收集的晨露,递给沈清禾:“清禾姐姐,这是我在三棵树下收集的晨露,蕴含着三种灵气,你喝点补充体力。”
沈清禾接过晨露,对着李墨笑了笑:“谢谢你,墨墨。等南洋的百姓平安了,姐姐给你做桃花灵桃酥。”
傍晚时分,“三才通运阵”终于搭建完成。沈清禾身着素白长裙,腰间系着一枚缩小版的传承贝壳(沈念安特意为她打造,能辅助稳定灵气),站在阵眼中央。沈念安、巴图等十二人,分别站在阵的十二方位,形成护法阵。
“清禾,记住,运转灵气时,先以老桃灵气为根基,灵桃灵气为纽带,珠灵灵气为指引,将三种灵气注入传承贝壳,激活通道后,再顺着索道传递至南洋。若感到灵气不支,立刻通过贝壳传音,我们会为你补充灵气。”沈念安大声叮嘱道。
沈清禾点头,深吸一口气。她闭上眼睛,运转体内灵气——厚重的老桃灵气从丹田升起,清润的灵桃灵气紧随其后,清凉的珠灵灵气则在经脉中流转,三者在她掌心汇聚成三色灵气球。她将灵气球缓缓推向传承贝壳,贝壳瞬间爆发出耀眼的光芒,三道灵气索道也随之亮起,如同三条跨越天际的彩绸,朝着南洋方向延伸。
“通道激活了!”巴图激动地喊道。此时,沈清禾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维持通道需要持续输出灵气,对她的修为是极大的考验。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南洋珠灵树的灵气虚弱不堪,风暴后的灵脉如同紊乱的丝线,难以梳理。
“清禾,坚持住!”沈念安运转体内灵气,通过护法阵传递给沈清禾,“用老桃灵气安抚灵脉,灵桃灵气修复受损的珠灵树幼苗,珠灵灵气调和紊乱的气息。”
沈清禾按照父亲的指引,将三种灵气顺着通道精准传递。她能“看到”南洋的景象:海边的珠灵树幼苗倒伏一地,叶片枯黄;百姓们跪在树下祈祷,不少人面色苍白,气息微弱;珠拉公主正带着匠人,用南洋珠灵气勉强维持着灵脉运转,看到三色灵气到来,眼中满是惊喜。
“清禾妹妹,多谢你们!”珠拉公主的声音通过灵气通道传来,带着哭腔,“风暴摧毁了大部分珠灵树幼苗,灵脉紊乱导致不少百姓灵气反噬,再得不到支援,后果不堪设想。”
“公主放心,我们会帮你们稳定灵脉,修复幼苗。”沈清禾一边回应,一边加大灵气输出。然而,就在灵脉即将稳定时,通道突然剧烈震动,三色灵气出现紊乱——南洋灵脉中竟残留着风暴带来的邪祟之气,正在干扰灵气的融合。
“不好!”沈清禾脸色一白,灵气反噬让她喉咙发甜,一口鲜血险些喷出。沈念安立刻喊道:“清禾,不要硬抗!用传承贝壳的力量驱散邪祟之气,我们会为你注入更多灵气!”
沈清禾握紧腰间的小贝壳,调动体内最后一丝力气,将贝壳中的温和灵气引入通道。墨尘与苏清鸢的灵气如同及时雨,瞬间包裹住邪祟之气,将其缓缓驱散。与此同时,护法阵的灵气源源不断地注入她体内,让她重新稳住了气息。
“继续修复灵脉!”沈清禾咬着牙,将净化后的三色灵气再次注入南洋灵脉。这一次,灵气顺利融入,倒伏的珠灵树幼苗缓缓直立,枯黄的叶片泛出绿光;百姓们苍白的脸上渐渐有了血色,紊乱的气息也趋于平稳。
珠拉公主的声音再次传来,满是感激:“清禾妹妹,灵脉稳定了!珠灵树幼苗也开始复苏了!多谢你们,多谢江南,多谢西域!‘山海盟约’的誓言,你们用行动践行了!”
沈清禾松了口气,缓缓收功。她站起身,身体有些虚弱,却依旧挺直了腰杆。沈念安快步上前,扶住她:“清禾,辛苦你了。你做得很好,没有辜负三地百姓的期望。”
就在这时,三棵古树的枝桠剧烈晃动,花瓣纷纷飘落,在空中组成一行清晰的大字:“山海同心,患难与共”。传承贝壳泛起柔和的三色光芒,两道温和的声音从贝壳中传来,正是墨尘与苏清鸢:“清禾,念安,巴图,珠拉,还有三地的百姓们,你们用勇气与坚守,跨越山海驰援南洋,践行了‘山海盟约’的誓言,我们为你们感到骄傲。”
“灵气通道的搭建,不仅传递了支援的力量,更传递了三地百姓彼此的牵挂与信任。邪祟之气的出现,是对盟约的考验,而你们用同心协力的坚守,通过了这场考验。从此,三地灵脉的连接将更加紧密,‘桃语传信’之法会成为三地互通的纽带,让遥远的距离不再是障碍。”
“我们曾以一生守护江南,如今看到你们将盟约化作行动,将情谊化作力量,便知这份守护精神已真正跨越山海,融入每一个人的心中。以后,三棵古树会成为‘桃语传信’的永久驿站,传承贝壳会永远守护通道的稳定。我们会化作通道中的灵气,化作花瓣上的字迹,化作百姓心中的信念,永远陪伴着你们,见证每一次同心协力,守护每一次患难与共。”
沈清禾与众人闻言,纷纷对着三棵古树深深鞠了一躬。晚风拂过,花瓣在空中飞舞,灵气通道的光芒渐渐柔和,化作一道无形的纽带,连接着江南、西域、南洋三地。
接下来的几日,沈清禾每日都会运转灵气,维持灵气通道的畅通,向南洋持续输送灵气。沈念安则组织百姓,将老桃灵气结晶、灵桃树苗、桃花糕等物资通过通道传递给南洋;巴图也带着西域子弟,将灵桃酒、羊毛毯等物资送入通道。南洋的百姓们在灵气与物资的支援下,迅速恢复生产,受损的珠灵树幼苗也茁壮成长。
半月后,南洋的灵脉彻底稳定。珠拉公主通过灵气通道,向江南与西域发来感谢信,信中写道:“山海盟约,不是一纸空文,而是三地百姓血浓于水的情谊。此次驰援,让我们看到了江南的温润、西域的坚韧、南洋的包容,三种特质如同三种灵气,相互扶持,方能共渡难关。日后,婆罗国愿将南洋珠灵气运用之法倾囊相授,与两地共同完善‘桃语传信’之术,让山海同心的信念永远传递。”
沈念安将感谢信刻在“山海盟约碑”旁,与盟约碑文相映成趣。沈清禾则在三棵树下,为“桃语传信”设立了固定的传信点,用桃木搭建了一座小巧的传信亭,亭内摆放着一面铜镜,能通过灵气反射,看到远方的景象。
此后,“桃语传信”成为了三地日常互通的重要方式。江南的桃花糕配方、西域的灵桃酒酿造技艺、南洋的珍珠打磨方法,通过通道相互传递;三地的节日庆典、百姓的生活趣事,通过花瓣字迹相互分享;遇到困难时,只需在传信亭内默念求助,远方的支援便会迅速赶来。
沈清禾长大后,成为了“桃语传信”的守护者,她不仅将传信之术传授给三地的年轻子弟,还改良了灵气通道,让物资传递更加便捷。三棵古树的枝桠愈发繁茂,传信亭旁常年弥漫着三种花香,成为了江南海边最独特的风景。
岁月流转,沈清禾的儿子沈承泽(与祖辈同名,寓意传承守护)渐渐长大,他跟着母亲学习传信之术,跟着父亲学习盟约坚守之道。墨尘与苏清鸢的传奇,不再是单纯的斩妖除魔,而是化作了“桃语传信”的温情,化作了“山海盟约”的坚守,化作了三地百姓彼此牵挂、患难与共的日常。
这年暮春,三棵古树再次同时开花,花瓣在空中组成“千秋万代”四个大字。沈承泽站在传信亭内,通过铜镜看到西域的灵桃林、南洋的珠灵树,眼中满是坚定。他知道,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与坚守,会如同三棵古树一般,生生不息;墨尘与苏清鸢的传奇,会如同“桃语传信”的字迹一般,永远清晰,永远温暖,守护着三地百姓,直至千秋万代,直至宇宙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