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月二十五日。

天气很是炎热,曹性一大早就领着大军出发。

带领两万五千大军朝着河东而去。

随后直接屯兵在河东郡大阳县。

大阳县在河东郡正南面最下方位置,它的正北方向就是河东安邑县。

不过两地距离还是有些远。

晚上。

此时曹性正坐在后堂的主位上,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几人,微微点头。

决定还是问问他们的看法。

虽然心中有了想法,但自己可不能自以为是。

别到时候被人打败了可就尴尬了。

同样影响也大。

自己如今的水平,或许可以算纸上谈兵。

还是要众人决定好才能出兵。

于是好奇地问道:“诸位,此次讨伐这些白波,不知诸位有何教我?”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的。

张辽和徐荣在贾诩身上看了看,见贾诩皱眉沉思。

于是两人看向秦宜禄,见秦宜禄低着头,两人对视一眼,相互点了点头。

徐荣抱拳道:“将军,某以为可示敌以弱,然后引诱敌军至我军埋伏点。如此或可灭敌。”

“不错!”

曹性满意地点点头,赞道:“所谓骄兵必败,白波初败牛辅三万大军,眼下正是士气正浓时。”

“若我等示弱,确实有机会大败他们。”

张辽和贾诩也是颇为赞赏地看了徐荣一眼。

心中暗赞徐荣果然是大将,可惜不得重用。

“文远可有妙计?”

曹性看向张辽。

张辽沉吟道:“白波人多而缺粮,我军或可以粮草诱敌。或可败之。”

“妙!”

曹性点点头,笑着赞道:“以粮草诱敌,倒也不失为好办法。”

他想到了把粮草辎重丢在地上让敌军去捡的办法。

不过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然后曹性目光停留在贾诩身上。

面带笑意道:“文和可有妙计?”

贾诩闻言,假装思索。

他倒是知道曹性对他多有考校之意。

并且和曹性相处下来,曹性对自己也算尊敬。

眼下曹性心中肯定也有计较,只是想听自己的看法。

正好,自己出几个计谋看看曹性怎么考虑的。

并且这曹性好像知道自己有谋略一般。

不说说肯定也说不过去。

曹性是自己的直接上司,拿捏自己倒是容易。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很明显曹性惦记自己。

想到这,贾诩幽幽开口:“诩有上中下三策,可供将军思考。”

“上中下三策?”

张辽和徐荣眉头一挑。

这个低调的文士竟然愿意说计策?还是三个?

曹性更是眼中冒光,高兴地追问道:“愿闻其详!”

自己看的电视剧什么的,那些文士总喜欢说上中下三策。

贾诩看了看几人,点点头,不紧不慢地说道:

“上策,邀贼交战,而后假意败退。”

“将其引诱至埋伏好的山谷或河边,以石击之,以木投之,以箭射之,以火攻之,以水淹之。”

“中策,离间分化,白波内部并不和谐,韩暹杨奉不服郭太久矣!”

“且还有南匈奴等异族,异族与白波更不是一条心。”

“待其内部生乱,我军渔翁得利。”

“下策,直面交战,多设伏兵。”

“不过这下策要想取胜,不但要于首先交战时不落下风。”

“后面来援的兵马更是要及时从左右两翼杀入,此必需良将方可。”

“并且,下策除了险外,麾下士卒伤亡也更惨重。”

“但也不一定,毕竟有的将领带数千兵马直面数万大军同样一战而胜。”

“而白波多是些无甲胄无兵器的乌合之众,真正勇猛可战之士不过万。”

“虽说将军麾下也是些不带甲胄之卒,但比那些乌合之众强多了,要败之不难。”

“唯一可怕的是于夫罗麾下的匈奴骑兵,骑兵的可怕之处,想必将军不是不知。”

“擒贼先擒王,下策若是能直接斩杀敌军主将,可一战而胜。”

“此三策,望将军思之慎之。”

“当然,徐将军的示敌以弱不错,张将军的粮草诱之亦可。”

“两位将军的计谋,皆符合上策。”

贾诩说完,静静地看着曹性。

他想知道曹性怎么抉择。

现在具体怎么打,还是要看这位将军的。

“中策?”曹性心中暗忖。

很多人都喜欢中策,主要是稳。

上策是险,但赢的快。

贾诩的上策中策确实符合险和稳。

不过中策太耗时间。

上策又需要好好谋划。

上策先交战,然后引诱敌人到埋伏点。

就像交战那里就需要很多布置。

保证败,但不能大败。

这需要良将来把握时机。

至于下策,还是不要想。

自己麾下大多都是新兵,还没经过训练,可战的不过是那一万老兵和徐荣麾下的五千兵马。

那些新兵上战场,看见血恐怕就已经胆寒。

到时候一逃跑就容易带动其他人逃跑。

战场上有人带队逃跑,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还是无力回天那种。

所以只能用计谋。

自己本来就是打算把敌人引到埋伏点杀。

贾诩说山谷还说火攻,要是把诸葛亮的上方谷计谋用出来,敌人绝对是插翅难飞。

虽然说找不到那种葫芦谷,但只要是好埋伏的谷就行。

到时候只要把谷两边用大石堵住或者派兵在两边拦截埋伏就行。

想到这,曹性缓缓开口:“白波匈奴势大,若得知我等前来挑战,其必交战。”

“某意,引军交战,而后诈败。”

“将其大军引入我等找好的谷中。”

“敌军缺粮,便透露消息我军在外无法将粮存于县城,而谷中便是我军存粮之地。”

“如此,其必中计!”

“在一边谷口筑木栅挖壕沟,再堆积干柴等易燃物,多带引火物及火油。”

“山谷两策设伏兵,弓箭手埋伏两策,再堆积滚木大石。”

“待敌军入谷后,以大石封其后路。”

“如此,敌军必败。”

几人闻言,满脸喜色。

相互对视后又点头表示认可。

贾诩眼中同样闪过一道精光,他有些诧异地看着曹性。

本以为曹性这个武夫会自诩武艺高强,打算用下策来个擒贼先擒王,没想到竟然是有如此高深的计谋。

要知道,这计谋本身就很高明。

但这曹性能如此清晰地分析说出来,确实是不错了。

现在很多武将甚至根本不会考虑计谋,只想着两军旷野上交战,正兵破敌。

就像那个牛辅,竟然和白波匈奴正面交战。

最后人家南匈奴从后方杀出,牛辅直接大败。

看来不能小看这个曹性啊!

这曹性拜师蔡邕,娶蔡邕长女蔡琰。

绝对是个聪明人。

要是不聪明,蔡邕不可能把他长女嫁给一个武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