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性虽有师,但今后对文和,必也以师礼待之。”

“主公客气!”贾诩闻言,有些感动。

看着曹性真诚的脸庞,他心中有些安慰。

说实话,他内心其实也是有些忐忑的。

拜主了,这位主公的一言一行都很重要。

是不是合格的人主同样重要。

他首先其实是不打算拜主的。

但这位主公刚才那样,明显有了杀意。

他也是不得不拜主。

不过主公杀伐果断,这倒是好事。

要是主公犹豫不决,或者刚才放自己离开,那自己反而倒看不上他。

主公虽然年轻,但有能力。

做蔡邕弟子可比做自己弟子好。

所以主公也算是有地位了,现在就差名望和地盘。

但要是杀了董卓,再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样不但名声也有了,地位更是高了不少,天下文人武将肯定来投。

“文和请坐!”曹性欣喜地扶着贾诩坐下。

然后坐到贾诩对面。

期待地问:“我欲救万民于水火,不知文和有何教我?”

贾诩低头沉吟。

其实他也想和这位主公好好说说。

毕竟这不止关乎主公今后的基业,同样关乎他贾诩和贾家的未来。

事关重大。

拜主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现在既然拜主了,就要好好做事。

并且这位年轻主公的做法自己其实还是挺欣赏的。

他不拿剑对着自己,自己倒是不会投。

他拿剑指着自己,自己不但投,还是欣喜的投。

想到这,他抬头看向曹性,眼中精光一闪。

正色回道:“眼下主公欲争天下,最重要的便是名声。”

“嗯,不错!”曹性点了点头。

他的名声实在不怎么好。

一是算董卓麾下,而是家族非大世家。

名声不好,别人不投。

别人不投,无论是治理一方还是带兵打仗,都很危险。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特别是有了地盘,不但要治理,还要镇守,同样也要出兵攻打他人。

所以就需要很多人才。

贾诩同样微微点头,他看着曹性,缓缓说道:

“但主公今在相国麾下,而天下之人皆恨不得将相国......”

“所以,眼下主公最重要的便是想办法和相国划清界限。”

“当然,若是主公如同曹操那般刺董,或者主公直接将相国.....杀了,那主公名声瞬间可以从谷底上涨到一个高峰。”

“然后便是基业!”

贾诩面色严肃,继续开口:

“基业于争天下而言,乃重中之重。”

“一块好的根基之地,可谓是绝对的地利。”

“好的根基之地,不但有人,还有粮。”

“好好经营,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要说根基之地,诩最先要说的便是冀州。”

“冀州有钱有粮有人,得冀州者得河北四州。”

“其次便是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

“但据中原,最先还是要取徐州,如此方可养兵。”

“而后便是荆州扬州益州,此三地皆可称霸一方。”

“占此三地,待天下有变,亦有机会与天下诸侯争雄。”

“而后便是人才!”

“说实话,一个内政大才,可保后方基业安稳。”

“后方基业安稳,出兵在外方可安心。”

“而一名多智计的谋士,可抵十万大军。”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所以眼下,主公便是先想办法提名,而后找人才,谋基业。”

“对了,有一个重要的事诩不得不提醒主公。”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贾诩直勾勾地看着曹性,面色更加严肃,他叮嘱道:

“人主者,尽量不可入敌军阵中,刀剑无眼。”

“人主关乎一个势力的兴亡!”

“主公欲马上取天下,恐怕不妥。”

“不过......眼下主公却又不得不马上争军功。”

“属下只希望,他日主公麾下有了人才,不可再如将士般入敌阵中杀敌。”

“此事,望主公思之慎之。”

贾诩说完,紧紧地盯着曹性。

说实话,为人主,最重要的便是自己安全安稳。

这样大军才有主心骨。

战场上,要是中军的大纛倒了,这是绝对影响士气的。

同样的,要是将士的主公有危险,将士同样是将无战意,兵无战心。

于将士而言,只要他们的中军在,他们的主公在后方,他们在前方杀敌就无惧。

曹性听完,点了点头,认真回道:

“文和之言,某必慎重。”

“他日麾下将领多了,自然是在后方指挥大军。”

贾诩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如此,属下心安矣!”

说实话,他还真怕这位年轻的将军主公喜欢在战场上杀敌。

那样的话,每次只要打仗,他们所有人都会心惊胆颤。

生怕一个不小心主公有什么意外发生,到时候所有的努力和所有的基业都毁于一旦。

“文和安心!”

曹性笑着点点头。

贾诩面色又变得严肃,再次开口:“主公,属下以为,主公可联王允等人杀了董卓。”

“王允等人有百官相助,还有皇甫嵩等人相助。”

“若是杀了相国,再凭主公麾下之兵和皇甫嵩等人的数千家仆,可快速稳定朝堂。”

“只是吕布......但仔细谋划,吕布也难以应对我等。”

“主公只要杀了董卓,便可得天下人称赞。”

“届时投主公者必然不少,且主公招揽别人也更容易。”

“而后主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长安,得数百万石粮草,可养二十万大军。”

“以长安取西凉易尔,取益州亦可。”

“向东谋河东河内,王匡韩馥皆无能之辈,主公若取河内,可与冀州争雄。”

“甚至是从河内发兵兖州,占据中原也有机会。”

“不过......冀州中原等地世家太多,恐怕会排斥主公。”

“但有个好处是,冀州韩馥着实是无能之辈。”

“届时袁绍必争冀州,若是他们争冀州时间久,主公或可从河东出兵河内。”

“而后从河内发兵魏郡,或有机会取冀州。”

“至于中原,刘岱非明主,陶谦老矣!”

“张邈张超兄弟和鲍信也无争天下之才。”

“曹操虽有才能,却无根基之地。”

“中原,主公亦可考虑!”

“益州虽为天府之国,但易守难攻。”

“取汉中或有机会取益州!”

“此诩之愚见,主公当斟酌之!”

曹性闻言,心中一动,赞道:“文和之言甚善啊!”

确实,河北和中原才是争霸的主基业。

可惜自己没有袁绍那种家世,不然取河北和中原可就简单多了。

但要是挟天子以令不臣,那自己在哪里应该都有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