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儒点点头,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主公,雒阳八关。”

“联军已经分兵,任何一路只要兵进雒阳,我等将首尾难顾。”

“若是不擦,可能兵败无路也!”

“且若是雒阳任何一关被占,我等士卒必定士气大跌。”

“届时联军一战即可破我等,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

见董卓紧皱眉头,李儒却是笑而不语。

他知道董卓不会反对。

毕竟这雒阳确实有些危险了。

随即李儒摸了摸胡须,继续开口:

“而长安地广人多,更是各代帝王建都之地。”

“且主公在长安经营多年,可为主公根基之地。”

“而后方更是主公家乡西凉,主公在长安,可是稳如泰山啊!”

“主公应知桃林塞?桃林塞旁边有潼水。”

“若主公建一潼关,此为天险。”

“纵关东百万大军,也过不了潼关。”

“如此,既可远避关东诸侯,还能据险而守。”

“进退有路,此根基之地啊!”

“待他日天下有变,主公发兵出关,呵呵!”

李儒笑眯眯地看着董卓:“天下何愁不得?”

李儒说完,笑着对着董卓点了点头。

董卓作沉思状。

李儒继续开口:“且主公可有听过一句童谣?”

“童谣?”

董卓微微一愣,诧异地看向李儒。

其他人也是好奇地看着李儒。

他们可没听过什么童谣。

不过曹性倒是知道,因为他派人禀报他长安的消息。

吕布也是眯着眼,好奇地看着李儒。

此刻他也想迁都了,实在是诸侯不讲武德。

动不动就几个人围攻他。

同样围攻曹性贼子。

李儒轻笑道:“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董卓眉头一挑,惊讶道:“何意呀?”

李儒笑着解释:“西头一个汉,应高祖皇帝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

“这东头一个汉,应光武帝旺于东都雒阳。”

“到今时,亦传一十二帝。”

“这是命数啊主公,若是主公迁都长安,必可无忧啊!”

“好!”

董卓闻言,眼中一亮。

一脸兴奋地对着李儒笑道:“好,哈哈哈,好,不是文优说出来,老夫实悟不出其中妙意啊!”

“好!童谣,此天意也!”

“我等当星夜会师雒阳,以商大计。”

说完,他一脸兴奋地看着众人,打算安排回雒阳事宜。

“主公!”

李儒却是再次抱拳提议道:“迁都乃我西凉必做之事。”

“但还有两事,主公当思之慎之。”

“何事?”董卓又是一脸好奇地看着李儒。

李儒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道:“主公,一是我军去往长安,这二十万大军今后所需之粮。”

“二是雒阳富饶,若留给那些诸侯,或者有诸侯占据雒阳,我等将寝食难安。”

“嗯~为之奈何?”董卓微微点头,眉头一皱。

雒阳他肯定不可能留给其他诸侯。

“主公!”

李儒抱拳,狠声道:“这粮草,可杀雒阳富户,这雒阳富户上千,我等可得粮草上千万石,财宝无数啊!”

“至于雒阳,如此之富,留给关东联军肯定不行。”

“甚至他们若是以雒阳为据点继续与我等对峙,也不好。”

“特别是若是有诸侯占据雒阳,我等将随时被威胁。”

“再加上主公迁都长安,这雒阳百姓肯定也要迁至长安。”

“如此......可烧毁雒阳,时关东诸侯无吞并之地。”

“这雒阳百姓也无家可回,我等在长安,方可无忧也!”

“妙!”

董卓点着头,颇为认可。

满脸欣喜地赞道:“妙啊!”

曹性在台下听着两人的对话,也没有劝阻。

当然,也不敢劝阻。

雒阳那么富,董卓离开雒阳肯定不会留一个完好的雒阳给关东诸侯。

并且关东诸侯应该也不想看见完好的雒阳被哪路诸侯占据。

这也算对双方的好处。

或者说这个雒阳成为了关东诸侯和董卓的缓冲带。

董卓看向众将,目光在众将身上扫视。

最后将目光停留在曹性身上。

他笑着看向曹性,温声道:

“伯善,如此,汝先带兵守一下汜水关。守个五日,汝再回来。”

毕竟他的嫡系是西凉众将和西凉兵。

本来打算安排吕布的,但吕布还是留着保护他的好。

现在曹性武艺不下吕布,倒是可以用曹性来断后。

“这?”

曹性心中一沉。

这董卓,还真是把自己当外人啊!

他的西凉嫡系不用,吕布也不用。

“怎么?莫非伯善不愿?”董卓面色一沉,眯眼看着曹性。

李儒见状,皱眉提议道:“主公,要不用其他人?”

董卓缓缓开口:“伯善守汜水关,我等可安心前往雒阳。”

让李傕郭汜等西凉嫡系肯定不行,同样,让吕布也不行。

要是没有曹性,倒是可以考虑让吕布守几天。

不过如今有曹性,自己自然要用曹性。

曹性为难道:“相国,可属下本部人马只有两千,两千人守虎牢关,肯定不妥啊!”

董卓淡淡地看着曹性,轻声道:

“汝此次立有大功,老夫封汝为讨贼将军,领兵一万,老夫再给汝八千步卒。”

这曹性这次那么大功劳,肯定要封赏。

现在封赏倒也刚刚好。

至于汜水关,只要曹性不轻举妄动,守五天肯定是轻轻松松的。

到时候直接悄悄带着兵马回来就行。

那时候自己等人也已经从雒阳出发了。

“多谢相国!”曹性郑重地拜道。

心中则是大喜,也是统兵一万了。

也不枉自己平时辛苦杀敌和出谋划策了。

还是将军职位。

虽然说和董卓麾下的什么将军中郎将比不过,但好歹也是将军了。

而联军最近都没有攻打虎牢关。

并且虎牢关那么险,五千人都能守住。

现在一万人,就算联军攻城都没问题。

当然,曹性知道董卓给的八千人肯定不是董卓的西凉嫡系,董卓也舍不得。

给的也只是他在雒阳收拢的何进等人留下来的兵马。

毕竟董卓来了雒阳收拢了数万大军。

随即董卓开始让李儒和众将去安排回师事宜。

曹性下来后安排自家从弟先跟着李儒回雒阳。

然后便带着张辽秦宜禄前往关上守城。

当天晚上,董卓带着大军悄悄离开。

两日后,天空下起了小雨。

暮霭沉沉,细雨如织。

淅沥沥的小雨滴在关上,同样也滴在曹性张辽等人的身上。

他们的亲卫拿着伞在一旁看着。

不是他们不想给自家将军打伞,是自家将军偏要淋雨。

虽然说雨不大。

张辽抬头看了看小雨,又看了看空旷的关外。

对着曹性提议道:“将军,下雨了,联军肯定不会攻城,要不将军先回去休息,这里交给末将即可。”

他有些关心地看着曹性,心中也是有些佩服。

这位将军这几天随时在关上看着敌人,连睡觉都在关上,也是够累的。

“无妨!”

曹性看向张辽,笑着摇摇头。

开口道:“这样吧!文远回去休息休息,关上交给我即可。”

“哈哈!”

张辽哈哈一笑,摇头豪爽道:“辽陪将军一起守城,反正只用守五天,辽能坚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