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名手下那是一脸不服气的表情,明显就是刚才我只是一时疏忽,才让那小子有了可乘之机。如果可以再重来一次的话,那小子是绝对没有机会的。
但是,你就不想想,你可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工,对手能让你疏忽了,那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而且。
郑耀先为了能让这名手下彻底的死心,他给其解释道:“他刚才出门的身法你注意到了吗,他从站立之处在丈到房门之时,他走的不是直线,而是变换了好几走位,他这是在随时防备我俩可能的攻击。”
当然,这是郑耀先在陈枫还给他们弹匣后,他起心注意才发现的。不过,还不止如此。郑耀先复盘了一下自己从开始和陈枫接触的那一刻起,陈枫展露出来的表现。
在自己和手下将手枪分别顶在其腰间时,他被顶在枪口处的肌肉,不但如常人一般的一紧,而是没有任何的反应。为何说是枪口处的肌肉,因为别的地方的肌肉,郑耀先也感知不到,他只能通过枪口顶的地方来感知。
这正常吗,这肯定不正常,大大的不正常。常人在陡遇危险之时,那都是身体自然而然地绷紧,这是人体对遭遇危险的本能的反应。如果你没反应,一:是你没有察觉到危险。二:是你可以完美地控制住自己的身体,不让其做出这种反应。而这位陈区长,明显就是属于后者。
可是这一点,郑耀先自问自己都做不到,你不细想还好,如果一细想,那是细思极恐啊。自己可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自己都做不到,而对方却做到了。那说明什么,说明自己是不如对方。
而且,郑耀先这么一复盘,他惊讶地发现,自从陈枫和自己照面以来,陈枫无论在何时,都保持着防备与攻击的姿势。也就是说,人家从始至终,都在随时准备着对自己两人进行攻击。而从他能无声无息地将自己二人弹匣卸掉来看,这种近距离的攻击,自己二人还真招架不了。这,就很恐怖了。不过,这些,郑耀先就没有必要和手下说了,自己心中有数就行了。
送走了陈枫,郑耀先把和陈枫商谈的条件简洁扼要地写了一张纸条,这张纸条上的内容,得通过军统在申城的秘密情报员发回部。你要是写得太长了,那势必发报时间会过长,那电台就有暴露的风险。所以,使用这种电台,那发送的电文是越简短越好。
是夜,两封电文发往了军统总部。一封是军统的秘密情报只所发的,陈枫愿意分七年拿出三百万美金,从米国购买武器给果府。而另一封,则是王诗涵所发。是陈枫编的,小鬼子正在派人和果党的二号人物汪精伟秘密接触。汪精伟极有可能外走,另立果党政府的打算。
陈枫发这一封电报,完全就是给果委员长,给军统找点活干干。你们不要紧盯着我,我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我给你们制造一个大麻烦,你们就会忘掉我这个小麻烦的。
你们应该注意的,是那位汪精卫汪先玍,他才是一位举足轻重,能搞风搞雨的大人物。而一旦委员长和戴春风注意到了他,他们也就没有过多的精力来关注自己了。而自己提出的用钱买平安的条件,就有很大的几率被采纳。
而且,如果真能阻止汪精伟投靠小鬼子另立一个果府的话,那自己对抗战事业的贡献可就大了去了。要知道,在汪精伟投靠小鬼子另立果府以前,伪军也不少,但他们名不正言不顺。可当汪精伟投靠小鬼子另立了一个果府后,那些汉奸和伪军仿佛是找到了指路明灯,纷纷前来投靠。一些本来对投降小鬼子当伪军还摇摆不定的将领,这么一来也不用摇摆了,直接就投靠了汪精卫另立的果府。你委员长是果党,可汪先生也是果党啊。而且单以在果党的资历来看,汪先生比委员长还高来。所以,我们投靠汪先生,那是一点毛病没有。当然了,咱们得为自己的这种行为美化一下,得让他听起来名正言顺。于是,这群人就把自己的行为,来了个美其名曰:曲线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