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杭州国际论坛载誉归来的凌空和苏暮雨,仿佛为飞云一中的冬日注入了一股温润的暖流。他们不仅带回了“最佳国际理解奖”和“创新技术应用奖”两份沉甸甸的荣誉,更带回了开阔的眼界和更加自信从容的气度。

周一的校园,欢迎仪式比上次更加热烈。红色的横幅挂在校门口,上面写着“热烈祝贺凌空、苏暮雨同学国际论坛斩获双奖!”操场上,全校师生齐聚,校长热情洋溢的表扬、同学们羡慕钦佩的目光、还有那经久不息的掌声,都让凌空感到一种沉甸甸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面板上【声望:精通(105\/)】和【集体荣誉感:精通(80\/)】的光芒稳定而明亮。但他更在意的,是站在他身旁的苏暮雨。她今天穿着整洁的校服,马尾辫梳得一丝不苟,面对全校师生的注目,虽然脸颊微红,但眼神清澈而坚定,与他一起承受着这份荣光。两人目光偶尔交汇,都能看到彼此眼中那份无需言说的分享与鼓励。

仪式结束后,回到教室,更是被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争相看着那两座造型别致的奖杯,听着凌空和苏暮雨简要分享论坛的见闻。

“哇!真的和那么多国家的学生交流了吗?” “那个VR体验区听起来太酷了!” “暮雨,你用英语做演讲的时候紧张吗?” 凌空和苏暮雨耐心地回答着大家的问题,分享着趣事。凌空注意到,苏暮雨在描述过程中,【英语口语:精通(205\/)】和【演讲技巧:熟练(250\/1000)】带来的自信让她整个人都像是在发光。

“其实最重要的是,”苏暮雨最后轻声总结,目光扫过全班同学,“我们看到了世界各地和我们一样的高中生,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关注和改变着自己的社区。学习真的可以很有力量,也很有趣。”她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赵大力撞了一下凌空的肩膀,嗓门依旧洪亮:“行啊你们!这下可是给咱飞云一中长脸了!以后是不是要叫你们凌博士、苏博士了?” 凌空哭笑不得:“别闹了。” 苏晓晓则骄傲地挽着姐姐的胳膊,下巴扬得老高:“那当然!我姐姐和最厉害的凌空哥搭档,当然是天下无敌!”她的话引来一片善意的笑声。

第一节课是语文。李老师笑着让凌空和苏暮雨再次站到讲台上:“这次不是让你们做报告,而是想请你们分享一下,这次国际经历,对你们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比如飞云江的文化,有没有新的触动?”

这个问题很有深度。凌空想了想,结合【知识整合:精通(550\/)】的感悟说道:“有的。看到了别人如何保护和讲述他们的故事,反而更觉得我们飞云江的故事独特而珍贵。技术是相通的,但文化的情感内核是独一无二的。”

苏暮雨点头补充,【文化理解:熟练(180\/1000)】在她的话语中体现:“是的。就像我们项目里那个祭祀遗迹,在国外专家看来,不仅是考古发现,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对话的古老哲学体现。这让我们觉得,之前所有的考证和挖掘工作,意义更深远了。”

他们的分享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赞许的掌声。这节课,仿佛不再是单一的语文课,而是变成了一场关于文化、科技与全球视野的小型研讨会。

课间,凌空发现自己的桌洞里又多了几张卡片,有本班同学的,也有其他年级陌生笔迹的祝福和请教问题的小纸条。【影响力:精通(110\/)】持续发挥着作用。他小心地收好这些纸条,决定找时间一一回复。

中午食堂,俨然成了“国际论坛经验分享会”的分会场。凌空、苏暮雨、林雪(虽然没去,但一直是核心成员)和苏晓晓被围在中间,七嘴八舌的问题抛过来。 “国外的学生课余时间都做什么?” “他们考试压力大吗?” “论坛上最让你惊讶的项目是什么?” 凌空主要负责技术相关问题,苏暮雨则偏重人文交流体验,林雪冷静地补充数据支撑,苏晓晓活泼地描述她通过照片和视频看到的异国风情。四人配合默契,仿佛一个微型新闻发布会。

【团队协作:精通(650\/)】和【知识分享:熟练(90\/1000)】悄然提升。凌空很喜欢这种氛围,分享知识、交流见解,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下午,王老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除了再次表扬,还带来了一个新的任务:“下学期开学,学校要举办一个‘跨学科学习成果展’,希望你们小组能做一个核心展区,全面展示你们从飞云江项目到国际论坛的完整历程和思考。这会对全校同学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任务很重,但四人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跃跃欲试。 “没问题,王老师!”凌空代表小组接下了任务。 “好,”王老师欣慰地笑了,“需要什么支持,随时提出来。”

走出办公室,苏晓晓第一个欢呼:“太棒了!又有大展身手的机会了!我的艺术细胞已经按捺不住了!” 林雪推推眼镜:“需要系统梳理时间线、技术迭代节点和成果数据。” 苏暮雨轻声说:“叙事部分可以更深入,加入国际论坛后的反思。” 凌空总结:“嗯,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把我们的所有收获沉淀下来。老规矩,分头准备,定期汇总。”

于是,校园日常又加入了新的主题。筹备成果展,成为了继国际论坛后的又一个重心。他们利用课间、午休、放学后的时间讨论方案、分工合作。

凌空负责技术脉络梳理和互动体验设计。他常常泡在计算机社,或者就在教室里对着笔记本电脑敲代码、画流程图。【编程能力:精通(700\/)】、【项目规划:精通(300\/)】稳步提升。

苏暮雨负责故事线撰写和人文深度挖掘。她频繁出入图书馆和历史文献室,有时也会拉着凌空,让他从技术角度帮她理解某个现象如何更好地呈现。【文案撰写:熟练(220\/1000)】、【深度思考:熟练(150\/1000)】进步飞快。

林雪依旧是数据女王,负责将所有成果量化、可视化,制作出清晰有力的图表。 苏晓晓则负责整体视觉设计和艺术呈现,她绞尽脑汁地想如何把枯燥的技术数据和深刻的人文思考变成吸引眼球的画面和互动装置。【平面设计:熟练(190\/1000)】和【空间设计:熟练(110\/1000)】得到了充分锻炼。

四人小组的身影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他们的讨论声常常引来其他同学的驻足和好奇的目光,甚至会有同学大胆地提出一两个问题,他们也会耐心解答。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在飞云一中弥漫开来。

一个寒冷的周四傍晚,又只剩下凌空和苏暮雨在教室整理资料。窗外飘起了细碎的雪花,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 “下雪了。”苏暮雨停下笔,望向窗外,眼神有些欣喜。 凌空也抬起头。雪花在昏黄的路灯光线下翩翩起舞,静谧而美好。【审美感知:熟练(70\/1000)】让他更能欣赏这一刻的宁静。 “时间过得真快,”凌空感慨,“从秋天银杏叶黄,到现在都下雪了。” “嗯,”苏暮雨轻声应和,转过头看他,嘴角带着柔和的笑意,“但我们做了好多事情,对不对?” 从学科桥梁项目到全国赛,再到国际论坛,如今又在筹备成果展。短短一个学期,充实得如同过了几年。 “是啊,”凌空也笑了,目光落在她略显疲惫但依然明亮的眼睛上,“辛苦了。” “你也是。”苏暮雨低下头,继续整理文稿,耳根却微微泛红。

凌空起身,走到教室角落的饮水机,接了两杯热水。他将其中一杯轻轻放在苏暮雨手边。 “谢谢。”苏暮雨抬起头,接过水杯,温暖透过杯壁传到微凉的指尖。 “不客气。”凌空靠在旁边的课桌上,喝着水,看着窗外越下越大的雪,“待会儿雪大了,我送你回去。” “……好。”苏暮雨没有拒绝。

安静的教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喝水的声音和窗外簌簌的落雪声。一种难以言喻的温馨和默契在空气中流淌。面板上【共情能力:熟练(85\/1000)】和【人际互动:精通(400\/)】微微闪烁,但凌空觉得,此刻的安宁远胜于任何技能提升的提示。

回去的路上,雪花落在头发上、肩膀上。两人共撑一把伞,肩并肩走着,步伐不自觉地放慢。 “国际论坛的时候,”苏暮雨忽然轻声开口,“那天晚上交流活动,那个西班牙女孩过来和我们聊天,我其实有点紧张,差点没听懂她的口音。” “我知道,”凌空想起当时的情景,笑了笑,“但你后来应对得很好,还纠正了她一个关于中国剪纸的小误解。” “因为你悄悄给我提示了那个单词。”苏暮雨侧头看他,眼睛在雪夜中格外明亮。 “举手之劳。”凌空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不过,暮雨,你真的很厉害。站在那么多陌生面孔前,从容地讲述我们的文化,那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苏暮雨的脸在围巾里埋得更深了些,声音轻轻的:“是因为……不是一个人站在哪里。”

凌空的心跳漏了一拍。雪落在伞面上,发出细微的声响,却仿佛敲在他的心上。 他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鼓足勇气:“暮雨,其实我……” 话到了嘴边,还是有点紧张,【情绪管理:熟练(85\/1000)】急需升级。 “嗯?”苏暮雨停下脚步,抬头看他,眼神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和鼓励。 “……成果展的互动环节,我们可以试试加入那个AR滤镜效果,让参观者可以和自己‘修复’后的虚拟遗迹合影。”凌空最终还是把话题拐回了项目上,心里暗暗骂了自己一句。 苏暮雨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失落,但很快被笑意取代:“好主意!晓晓肯定喜欢这个点子。”

送到苏家楼下,苏暮雨收起伞,抖落上面的雪花。 “那就……明天见。”凌空看着她。 “明天见。”苏暮雨点点头,转身走上台阶。走了两步,又回头,“凌空。” “嗯?” “雪天路滑,回去小心。”她说完,快速转身进了楼道。

凌空站在楼下,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门后,心里暖洋洋的,又有点怅然若失。他抬头望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深吸一口气。看来,有些话,还需要更好的时机。

成果展的筹备紧锣密鼓,期末考试也悄然临近。校园里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凌空发现自己如今更能平衡项目和学习。【时间管理:精通(100\/)】和【专注力:精通(250\/)】发挥了巨大作用。他甚至能抽出时间,给赵强讲讲数学题,或者帮苏晓晓看看她的艺术节作品陈述稿。

苏暮雨也是如此,她似乎总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全身心投入到成果展的文案工作中。她的成绩依旧稳定优秀,让凌空暗自佩服。

偶尔,在图书馆复习功课时,两人会默契地坐在一起。遇到难题,会低声讨论几句;学累了,会共享一包零食,或者只是安静地各自看书,偶尔抬头看看对方,相视一笑,便觉得疲惫消散了不少。

这种朝夕相处、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的感觉,让凌空觉得无比踏实和满足。他对苏暮雨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喜欢她的认真,欣赏她的才华,心疼她的隐忍,更珍惜两人之间那种无需多言的默契。

飞云一中的冬日校园,也许没有春秋季的绚烂色彩,但却有着别样的宁静与深厚。银杏树光秃秃的枝干勾勒出简洁的天空线条,教室里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走廊上抱着书本匆匆走过的身影,还有那偶尔响起的讨论声、笑声……一切都充满了蓄势待发的力量。

凌空知道,当明年春天来临,银杏树再次萌发新绿时,他们或许已经走向更远的未来。但无论走多远,这个冬天,在飞云一中的校园里,与苏暮雨、与伙伴们一起经历的这些忙碌、充实、夹杂着细小悸动和温暖默契的日常,都将是他记忆里最珍贵的一页。

他的技能面板依旧每日更新,记录着每一项能力的精进。但凌空心里清楚,有些东西,比如信任,比如默契,比如那份悄然生长、尚未言明的情感,其价值,远非任何熟练度等级所能衡量。

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有了这些,他便无所畏惧。